中国发布丨24小时呵护,孕产妇和医护零感染!这位孕产妇护佑天使是如何做到的?

***3月19日讯(记者 张艳玲 通讯员 童萱)截止3月18日,同济医院产科接诊了364位孕产妇,310位产妇在同济平安生产,其中41位是确诊或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产妇,在这里孕产妇零感染、医护零感染。“在疫情没有彻底消除前,我们不能大意,要继续加强预检分诊,保留缓冲区。有的新冠患者早期没有症状,孕产妇和医生要继续做好防护。”3月18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产科主任冯玲表示。

2020年1月中旬,从第一例术后查出核酸阳性的产妇开始,冯玲的心就一直悬着。她密切关注疑似发热的孕产妇,她要确保“三个零”——产妇间零感染、新生儿零感染、医护零感染。产科不同于别的科室,特殊时期,更要“特殊地”保持正常运转。1个多月,冯玲每日必在同济几个院区奔走,协调、手术。在抗击新冠疫情的50多天里,冯玲和她的143人产科团队“来者不拒”,24小时呵护每一位来到同济的孕产妇,他们是新冠肺炎期产妇的护佑天使。

中国发布丨24小时呵护,孕产妇和医护零感染!这位孕产妇护佑天使是如何做到的?

“裸奔”上阵为急诊产妇剖宫产手术 接生世界上最小新冠肺炎感染者

1月23日,武汉封城,疫情急剧进展。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毒,冯玲所在的产科一边收治病人,一边梳理孕产妇的门诊入院、手术、住院管理流程……作为全国疫情最严重地区中实力最强的医院,冯玲承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注与压力。

冯玲每日驻守在医院,梳理每一例疑似新冠的产妇流程,哪里做得不够的,她都默默地记在心中,盘算着更有效的流程。最让冯玲紧张的是,一次“裸奔”上阵为一位急诊产妇剖宫产手术。“当时,产妇急诊收入院,并没有发热症状,核酸结果也还没出来,手术完了,核酸结果却显示阳性,感染。”

“这应是共性问题。”冯玲快速梳理流程,并与同济妇产科马丁院士等联系,起草、修改、讨论、定稿,第一时间完成并发布了《同济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孕产妇及新生儿管理指导意见》,呼吁全国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须特别关照孕产妇及新生儿。

2月2日早上8点,一位孕40周、高度疑似新冠感染的陈女士被推进手术。“当时她一边伴有阵痛、一边发热,CT影像明确提示病毒性肺炎,必须马上手术。”冯玲团队主刀,同济医院产科和麻醉科医生们在三级防护下为孕妇紧急实施了剖宫产手术,母子平安。36小时后,孩子经核酸检测,确认阳性。这是世界最小年龄新冠病毒感染者。

随着新生儿感染新冠病毒病例的出现,新冠病毒母婴传播的可能备受关注。冯玲分析、求证,联合同济医院儿科专家修订发布了《同济医院新冠肺炎期孕产妇及新生儿管理指导意见》(第二版),提出孕妇疑似或确诊感染,新生儿应立即隔离并检测核酸,根据现有证据,母婴垂直传播尚不能确认。

中国发布丨24小时呵护,孕产妇和医护零感染!这位孕产妇护佑天使是如何做到的?

顶着巨大压力和感染风险,收治感染新冠肺炎孕妇

一个月前,2月3日凌晨,一位孕周41周多、双肺感染、羊水浑浊的孕妇辗转几个医院,终被急诊收入同济医院,“当时同济主院区并没有专门的产科传染病隔离病房,我第一时间联系了医务处,为她腾了一个隔离发热病房。”接诊的产科医生刘海意记得很清楚,半夜1点,产妇和她的丈夫一起来就诊,当时,她和她的丈夫核酸呈阳性,均已感染,他们是外地人,在武汉没有其他家人。

顶着巨大的压力和极有可能感染的风险,冯玲将她在第一时间收治入院。“当时全武汉市综合医院都没有专业产科传染病病房,孕妇已经41周羊水浑浊,对任何医院来说都很难,如果同济再拒绝,她就无路可走。”

新冠肺炎期,遇到一个发热的产妇,手术前后就需要2、3个小时的消毒。加上产科部分医生被抽调到发热门诊支援,手术资源极其紧张。当天下午有空手术室时,刘海意立刻准备急诊手术。三级防护服、护目镜下,手术视野局限,手套戴两层,远不如平日灵巧,再加上紧张压力,医生不停地出汗。“你身体不好,还是我来上。”冯玲拉住了已准备好上手术的刘海意,坚决自己上,让刘海意在隔离手术室外沟通协调新生儿转送。

手术顺利,小石榴出生了。术后,小石榴的妈妈被送回同济医院感染隔离病房继续治疗,小石榴的爸爸则在武汉肺科医院住院。一家三口分隔在三个不同的病房。“感谢同济医院,感谢冯教授和刘医生,疫情当下,她们救了我们一家。”小石榴的爸爸说。

“我宁愿感染,也无法忍受手术出现并发症。”这是冯玲说最多的话,也是对自己的要求。“我援非2年,那边艾滋病多,医疗条件更差,这或许是我淡定的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