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小土

編輯|李春暉

你爲什麼至今還是單身,大概是因爲:社交人格連大衆點評都能用成約炮神器,喫貨死宅卻只能看到推薦菜。

硬糖君一直堅信,在互聯網已經無遠弗屆的今天,人民羣衆社交已經不需要獨立的社交軟件。在音樂APP、社區論壇甚至電商的評論區,到處都是大型相親現場。當母胎單身的硬糖君寄情“嚴肅相親網站”卻苦尋無果,身邊的朋友已經靠着糗事百科網戀奔現。

但萬萬沒想到,連大衆點評這種消費工具,都被人用成了社交工具和微博、朋友圈。而當硬糖君仔細翻看這些用戶點評,簡直可以從中窺看一個人的整個生活和情感世界:虐狗、出軌、段子手和孤獨美食家。那些在大衆點評寫日記的人,到底都是怎麼想的?

我在這裏脫單

“撩漢,真是有趣的益智遊戲。”七夕當天,莎白(化名)的微博如此寫道,配圖正是某網紅酒店的打卡圖片。

從單身貴族到捕獲男神,她只花費了三個月時間。如此事蹟,使得莎白很快成了硬糖君朋友圈裏的一大傳說。朋友們表面不說,私底下拼命八卦,到底是戀愛御守還是粉水晶給她注入桃花。

若不是翻閱莎白的微博,硬糖君還無法猜透她愛情的玄機。也無法知道,同樣是九年義務教育,人家的撩漢技法怎麼如此獨具匠心。

“恰逢七夕,男友特意選的這家酒店。格調浪漫,別具風味。服務、風景和下午茶都很誘人……當然,重點是身邊人太有魅力,想跟他睡遍世間的網紅酒店,一切都很完美。”在大衆點評裏,莎白的優質點評格外惹眼。

精緻下午茶、莎白的剪影和男人的“牀照”,看得人血脈僨張。慢着,硬糖君定睛一看,這個男人…莫不是莎白的健身教練!!!點進了莎白大衆點評的個人主頁,硬糖君解鎖了多重口味的狗糧。

“這家餐廳是附近最有創意的,有點像是夜店風,小哥哥是都好這口麼……”

“店員說我們兩個人點了六個人的份,他一定不知道健身教練啥胃口。大概是減肥很久沒喫粉蒸肉了,這家喫起來好香,種草……”

“去的時候一定要預約,直接去可能沒位子。絕對適合約會,拍照。王先生果然攝影技術一流,沒看走眼……”顯然,莎白的大衆點評已經成了她秀恩愛的另一天地,而底下的評論也是羨慕聲此起彼伏。

但幾個月前,莎白還在爲如何搞定教練焦頭爛額。

莎白本也是我輩死宅剩女陣營的中流砥柱,要不是垂涎王姓教練的顏值和肉體,她與健身房本無緣分。起初,莎白髮現王先生非常難搞定,約他去蹦迪,沒時間。約他去喫飯,正節食。

直到莎白無意中在大衆點評健身房評論區,發現了王先生這個內部託。莎白認真偷窺了王先生的主頁,發現王先生愛喫海鮮,喜歡拍照,經常去固定的酒吧,攻略裏mark了三個尚未打卡的店鋪。

瞭解了王先生愛好之後,莎白切中其口味,邀請他去了中意的某店。王先生立刻引爲知己,落入“陷阱”,最終貢獻了自我。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莎白形容這段愛情。而硬糖君問及,如果王先生得知這一祕密,會不會覺得被欺騙時,莎白表示否定。

“我不擔心,要知道我這麼費心思,他感動涕零纔是”,她笑道,“況且及時行樂,當不了老公,還能有個免費教練不是。”

大衆百態

大衆點評是莎白的世紀佳緣,但對某些人來說卻是捉姦現場。

羣裏激情熱議“女人上輩子都是福爾摩斯”的話題時,撒庫拉(化名)以“足不出戶抓小三、撕渣男”的經歷成爲全場最佳。而整個破案過程中,大衆點評也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

“焦糖布丁的口感很正宗,可以點一份。”男友阿甘(化名)脫口而出,卻讓撒庫拉心裏充滿疑惑。萬年不喫甜品的男友,怎麼知道店裏焦糖布丁好喫?況且,這家店兩人之前並沒有來過。

此時,大衆點評“好友去過的地方”就充當了重要破案工具。撒庫拉先是發現阿甘在甜品店的消費記錄和點評:帶朋友來喫,挺不錯。得到線索後,撒庫拉又找準機會,在阿甘的微信端搜索相關地址分享信息。很快,撒庫拉就解開了甜品迷思,蒐集到了阿甘的劈腿證據。

然而,在網友的強烈抗議下,大衆點評已經關閉了“展現好友去過的地方”服務。不過,只要邏輯偵查能力過硬,大衆點評依然是優質的鑑婊鑑渣神器。

但對於我們多數喫瓜路人,評論區就是新一代的笑林廣記和沙雕現場。

某用戶入駐酒店,發現配置電視太小,於是他在評論區寫道:懷疑酒店的電視是千里眼採購的,我手機橫着都比這顯大。不負衆望,這條評論收穫了上百條“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小說家”們更是才情橫溢。他們的評論風格各異,驚險刺激、婉轉悱惻、起伏跌宕,讓人不得不感嘆:“就喫個飯,戲能這麼多”。觀衆老爺們,小說荒的完全可以考慮下大衆點評,起點文學的餐廳老闆、晉江文學的甜寵女主、長佩文學的虐心男男……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網友編不出的。

此外還有嘻哈派、水軍派、現實派等,他們都不遺餘力的貢獻人民羣衆的娛樂素材,合力讓大衆點評區換了番風景。可以說,要迅速瞭解一個人,或許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他的大衆點評賬號。

評論區的生意

評論區,一直都是網友的快樂源泉。但這作爲鏈接店鋪和用戶入口,自然被賦予了更多產業價值,甚至生髮出一門生意。

“開始寫評論是好玩,後來粉絲多了,就有商傢俬信找我試喫,算是開闢了個副業。”火山告訴硬糖君。

當粉絲體量足夠大時,商家就會對點評達人拋出橄欖枝,邀請他們作爲體驗用戶,率先打造一波優質口碑。

點評達人的成名路徑極具普遍性。他們出於賺取積分、吸納粉絲等目的,積極參與內容創作,在流量紅利期,迅速成爲了美食kol。也因爲大衆點評的運營姿勢相對較多,有霸王餐、抽獎等多重福利,我們又是個“民以食爲天”的種族,所以美食評論質量遠高過電商平臺。

“以前寫評論都真情實感,現在身份比較特殊,商家邀請你好歹是吧賣個面子。”火山說。而多年不懈努力,她也從沙縣小喫少年實現消費升級,成了混跡於各大網紅店鋪的網紅。

不過,網紅打造也有潛規則,受限於多重因素。就地域而言,想在上海、廣州成名尤爲困難。廣州美食多,要不是喫貨經驗豐富,很難以內容服衆。而上海作爲時尚之都,幾乎人人帶有網紅屬性,在各出奇招、逼格滿滿的評論區,想要脫穎而出絕非易事。

而隨着商家對優質評論需求與日俱增,也迅速吸引了大宗評論供應商入場。

供應商散佈於淘寶、寫手網等,由某個公司或者工作室培養大批專業寫手。寫手可以通過相關設置,大批量生產內容,分類服務美食、時尚、健身等多種領域。在淘寶,這些操作美名其曰“口碑營銷優化”“店鋪裝修提高轉化”“店鋪星級策劃”。而一條評論根據內容長度、質量,定價在3-15元左右。

“其實就是內容打散重組,現在水小說也是這個原理。”某位店家透露給硬糖君。

爲了提升評論生產力,有些商家、用戶甚至當起了搬運工。他們從其他社羣、軟件挪用評價,發佈到大衆點評。今年8月,大衆點評就因大量違規轉載小紅書上的評論,而被網友怒懟,一度成爲輿論中心。

事實上,由於評論內容審覈機制不完善,大量依賴UGC內容的平臺都出現過類似問題。此前,一篇名爲《估值175億的馬蜂窩,竟是一座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的文章就將平臺“點評多數抄襲”推至公衆視野,屠屏熱搜。

如何調動用戶的社交熱情,是所有工具型平臺的痛點。手把手教你用評論相親、捉姦,沒準兒是個不錯的切入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