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家》編劇六六,在前期調研階段,曾經蹲點採訪了北京,上海,武漢,安徽等多地的房產中介,“房似錦”“徐姑姑”在現實中,都有原型,六六認爲“藝術來源於生活,但我一直認爲藝術從來沒有高於過生活。隨着《安家》的熱播,劇情越來越狗血,賣房子的故事幾乎沒有了,有的都是家長裏短的故事,房似錦和她的原生家庭的事情,徐姑姑向前妻張乘乘索要房子,朱閃閃遇到各方面條件都很合適的季明亮,謝亭豐的故事更是讓人匪夷所思,小寶居然不是他的兒子,他爲了給小寶治病,要賣掉兒子的婚房,還有房似錦遇到寧馨。

隨着《安家》的熱播,劇情越來越狗血,賣房子的故事幾乎沒有了,有的都是家長裏短的故事,房似錦和她的原生家庭的事情,徐姑姑向前妻張乘乘索要房子,朱閃閃遇到各方面條件都很合適的季明亮,謝亭豐的故事更是讓人匪夷所思,小寶居然不是他的兒子,他爲了給小寶治病,要賣掉兒子的婚房,還有房似錦遇到寧馨……

這一樁樁一件件,真的是偏離了《安家》所謂的職場劇,和之前大部分國產劇一樣,《安家》依舊落了俗套,披着職場的外衣的家庭倫理劇。孫儷還說,這個戲裏,沒有很大的篇幅去渲染感情,我理解觀衆所說的披着職場外衣,去談戀愛,這點你放心,我們從頭到尾,一直在認認真真兢兢業業的搞事業。

確實,房似錦和徐姑姑的感情線並不是特別多,當然,也不少了,可要說一直在唉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地搞事業,還真不是。劇中的九八五和小樓,呈現出來的,只開了一單,王子雖然是銷售王子,卻也沒看到賣出幾套房子,徐姑姑和房似錦倒是賣出幾套老洋房。

原本對“娘娘”接的戲,大家都抱有很大的期望,很多人都認定,“娘娘出品,必是精品”,孫儷接的戲都是靠譜的。對孫儷而言,她對劇本很挑剔,她不會爲了其他原因,隨隨便便接一部劇。對她而言,首先要自己喜歡纔可以,不願意做的事情,如果強迫自己去做,會很難受。

所以,孫儷只能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喜歡的劇組,但凡是她喜歡的,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

《安家》編劇六六,在前期調研階段,曾經蹲點採訪了北京,上海,武漢,安徽等多地的房產中介,“房似錦”“徐姑姑”在現實中,都有原型,六六認爲“藝術來源於生活,但我一直認爲藝術從來沒有高於過生活。”劇本中我們看到的每一個故事,都來自於真實的案例。

看完這個劇本,孫儷很快答應接戲。孫儷是一個對劇本要求很嚴格的演員。她有一個文化統籌,沒有接到劇本,都要先經過文化統籌這一關,文化統籌認爲不好的,直接推了,他認爲不錯的,會寫一個大綱和人物分析,然後給孫儷,讓孫儷定奪。

這次,孫儷是帶着文化統籌進組的,對劇本進行嚴格把關。劇本上很多事情,文化統籌都無法理解。比如對於房似錦和家人的關係,文學統籌就會質疑,爲什麼呀?家裏人都對你這樣了,你爲什麼還要幫她?

孫儷同樣也有很多想法,對於房似錦這個人物,她要讓其儘可能的合理化。所以,她會問六六一些問題,和文學統籌一樣,她會質疑房似錦這個人物性格的合理性,她爲什麼會是這樣一個性格?爲什麼會做這樣的事情?做出這樣的事情,和她的性格並不相符呀?可是,這些問題,對六六來說,根本就不再她考慮範圍之內。

對編劇六六來說,這些人物,都是她採訪出來的,她怎樣採訪的,就怎樣呈現。關於人物是否合理,她沒有考慮過,對於她爲什麼是這個樣子,也沒有考慮過,這也就是六六一直認爲的,藝術來源於生活,但從來不會高於生活,生活是怎樣的,她就怎樣呈現出來。

對於孫儷來說,以她對劇本和人物的挑剔,她是不允許自己接自己都認爲不合理的角色的。所以,她事後找了一個星盤師,給房似錦算了一下命理星座,發現她這個人物就是這樣的。這樣,她才能心安理得的飾演這個角色,她一定要給角色找出行爲方式的一句。

《安家》播出後,很多觀衆們都覺得劇太過浮誇和狗血。只說房似錦的原生家庭,已經前有樊勝美和蘇明玉,這次,房似錦的身世比她們都慘,劇中對農村人再一次做了醜化。

只是,對於六六來說,她不是一個普通人,是一個作家,是一個編劇,作爲文學工作者,她不應該只是把生活還原,只是最大限度地呈現,而是要創作加工,用正確的三觀和理念,影響更多的人。

如果連編劇都三觀不正的話,那麼會給觀衆帶去什麼呢?給整個社會帶來什麼?所以,藝術要來源於生活,一定要高於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