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73歲的李鴻章訪問德國後,爲何會仰天長嘆?

十九世紀末年,外國侵略者發起侵華戰爭,中國進入多事之秋。1895年,鴉片戰爭爆發,最終中國艦隊不敵日本,北洋艦隊慘敗,永沉太平洋底。時隔一年後1896李鴻章訪問德國後,73歲的李鴻章看到了我國和德國的差異,發出一聲感嘆,也震驚了世人。

德國自第二次工業革命後迅速崛起,其國內重工業品佔世界的三分之一,工業力量和軍事實力都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相比中國來說,中國的軍事實力和工業實力都是不能夠與之相提並論的,不僅如此,德國的科技力量也一直在提升,德國醫用機械實力也相當雄厚,當時的X光照片已經可以清晰地照出李鴻章左肩上的子彈頭。

李鴻章非常震驚,深感中國落後於德國,並且中國國內戰爭不斷,國政腐敗不堪,官員貪污,百姓民不聊生,可以說,中國沒有追趕德國的實力,落後只能捱打。德國實力日漸增長,列居於世界強國之列,可惜的是法西斯勢力藉此抬頭,想要侵佔全世界,最後發動世界大戰,讓全世界陷入戰爭狀態。但是不得不說,德國確實是有很強的實力,崛起速度也很快。

反觀中國,確實很讓人寒心。當時列強大量傾銷鴉片到中國,不少官員百姓都沉迷於鴉片,導致中國國內糜爛不堪,官員貪污百姓錢財,百姓也停止了正常的買賣生活,整個國家陷入了一種死氣沉沉的氣氛,大量白銀外流,除此之外,國家還欠下了大量的外債,整個國家羸弱不堪。中國的這種狀態恰好和德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73歲的李鴻章這樣一個晚清老臣,面對國家的這種頹勢自然是難以接受的,於是發出了一聲長嘆。

我們都知道,李鴻章一直都是朝廷重臣,爲清政府做了很多事,早年間辛苦打造北洋艦隊,但是到最後被衆大臣彈劾,被迫退位。其實李鴻章一直都心繫祖國,外出也不忘牽掛着國情動向,但是中國一直都被他國侵略,整個清末都陷入了賠款和割地的死循環,光是賠款就已經讓整個國家羸弱不堪了,更不要說像德國一樣發展經濟了。德國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爲國內安定,國外有又大量豐富的原料市場,內外因素相結合,德國有了一個好的環境才能夠專心致志的發展國內經濟。

中國早年間一直被侵略,逐漸的被淪落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生產力停滯不前,國民經濟力也一直處於衰敗的狀態。德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處於一種很高明的水平了,他們的崛起迅速而龐大。不久後的中國似乎也朝着這個目標發展,我們深知落後就會捱打的道理,所以一直以來都像德國人學習,學習他們的那種喫苦耐勞的精神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李鴻章仰天長嘆可能就是因爲被這樣的精神發動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