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底首批公募FOF(基金中基金)發行以來,第2批公募FOF一直備受業界期盼。據中國證監會最新消息,由29家公募基金公司上報的59只養老目標基金中,已有29只收到來自監管部門的第一次反饋意見,首批養老目標基金獲批在即。據報道,這首批養老目標基金產品,很可能主要採用基金中基金的形式,即公募基金歷史上第2批FOF產品。

中國證監會於去年發佈《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並於今年3月正式實施,公募基金公司紛紛積極申報養老目標基金產品。《指引》對養老目標基金的資產配置策略、封閉運作週期、費率設置、管理人及基金經理資格等方面做出規範。投資策略主要包括目標日期及目標風險策略。養老目標基金封閉期或投資人最短持有期限應不短於1年。封閉期不短於1年、3年或5年的基金投資於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商品基金等品種的比例合計不超過30%、60%、80%。總體看,養老目標基金一般被定義爲下行風險可控的長期投資工具。

3月22日,《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發佈,對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工作進行規範。繼商業養老保險之後,公募基金產品有望在1年後成爲第三支柱享受稅收優惠賬戶的又一重要養老產品選項,而養老目標基金很可能是公募基金公司“派出”參與第三支柱建設的“悍將”。

在我國養老保障體系中,以商業保險爲代表的個人商業補充養老體系被稱爲“第三支柱”,另外兩大“支柱”是被視爲“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金和被視作“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計劃。通俗地說,“第三支柱”就是普通投資者按照自主選擇的、符合政策規範的各類養老財富管理產品,這些產品一方面可以享受個人稅收遞延等優惠,另一方面,產品類型多樣,目前看至少可以包括商業保險和公募基金兩大類。

根據投資標的,即將推出的養老目標基金可分爲主動型FOF基金和被動型FOF基金。主動型產品主要投資於主動管理型基金,而被動型產品主要投資於ETF等指數型基金。養老目標基金根據管理方式可分爲內部FOF基金和外部FOF基金。內部基金僅投FOF管理人自身旗下的基金,而外部基金可在全市場中選擇目標基金。

與市場上紛繁複雜的各類養老理財基金相比,養老目標基金有2大特點:一是採用FOF管理模式,很可能將納入個人稅收優惠政策。通過投資於公募基金,FOF產品本身就是一種高度分散化的投資工具,用於平滑收益與風險特徵。

二是具備目標日期基金或目標風險基金的特徵。前者又稱生活週期基金,即以產品中設定的退休日期爲基礎,按照事先約定的,隨時間變動的動態資產配置方案構建投資組合。通俗地說,若一名投資者確定自己60歲退休,目前距離退休有20年,那麼養老目標日期基金可增加配置股票等權益類資產、減少配置固收類資產;反之,若投資者已經59歲,即將60歲退休,養老目標基金則會根據距離退休的具體年限,動態調整股票、債券、黃金等資產配置的比例,幫助退休者在退休時刻獲得本金和穩健收益。

目標風險基金又稱生活方式基金,是在設定風險的基礎上,如“保守”、“平衡”或“激進”等,進行收益最大化,以產品中設定的風險水平爲基礎,通過靜態資產配置將風險維持在預先設定的水平。通俗地說,養老投資者一般承受收益波動的能力較弱,需要確定性較大的收益,這就爲設定風險的基金類型提供了市場。

根據管理方式,養老目標基金可分爲內部FOF基金和外部FOF基金。內部基金僅投FOF管理人自身旗下的基金,而外部基金可在全市場中選擇目標基金。內部基金的主要優勢是調研的便利性和低費率。從現有經驗看,已經運行的首批公募FOF產品均爲外部基金,但一些產品配置內部基金的佔比較高。比如,“南方全天候策略”明確以內部基金爲主。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中心分析師王馥馨表示,對於監管層來說,可考慮逐漸加大稅收優惠力度,增強大衆開展第三支柱配置公募基金產品的意願。對於基金管理人來說,養老目標基金與普通的公募基金不同,這類基金配套稅收優惠政策,市場需求相對較大,較容易實現規模經濟。因此,基金管理人應從賣產品轉向管理產品的理念。對於投資者來說,養老目標基金本身定義爲長期投資工具,不適合做過多擇時操作。投資者不應太過注重於短期業績波動,不要因爲短期業績表現差就立即贖回。

(經濟日報 記者:周琳 責編:胡達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