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滅商後那麼多寶貝去哪了,此爲其一|真知堂鑑古

真知堂鑑古:

不多話,先上圖。這件青銅提樑卣是2010年上海博物館巨資從海外購買的青銅重器-小臣茲方卣。熟悉上博的都知道,青銅器收藏上海博物館在整個國內,乃至於全世界堪稱翹楚的地位,其品類之衆,器物之精,一時無二。原館長馬承源先生就是業內數一數二的青銅器鑑定專家。

那麼,上博爲何還要花重金從海外購回這件青銅器呢?它有什麼特殊意義能讓上博在擁有衆多館藏精品之後,還一定要將它納入囊中呢?

武王滅商後那麼多寶貝去哪了,此爲其一|真知堂鑑古

這件青銅提樑卣器型較大。器高49.2釐米,重14.9千克。蓋爲四阿屋頂式,蓋上有四阿形紐,器方口,短斜肩,深腹直壁略收,圈足外撇,肩兩側設提樑。提樑兩端置圓雕龍形首,蓋和器的四隅有扁平形的扉棱。整器肅穆莊嚴,堪比廟堂。

毫無疑問的是,這件青銅卣無疑屬於商周青銅器精品之一。其器型之碩大,紋飾之精美足以讓我等小子垂涎三尺,必欲得之而後快。但對於見多識廣的上博,值得它爲之付出重金購買收藏嗎?這件寶貝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它到底是什麼時代原屬於誰的寶器呢?

武王滅商後那麼多寶貝去哪了,此爲其一|真知堂鑑古

從銘文來看,這件卣是王賞賜小臣茲(xi),小臣茲做此提樑卣紀念自己的祖先乙。

此器四面爲獸面紋,又稱饕餮紋,這種紋飾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湖北石家河文化的玉器之中,後來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上多見。

湖北隨州西周早期的隨侯墓也出土了類似形象的青銅獸面。這種紋飾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商周文化一脈相承於夏時代。有研究表明,石家河文化極有可能就是堯舜禹時期被分裂的三苗之國。夏繼大舜竄三苗於三危後,再次攻擊使有苗國覆滅,代表蚩尤遺族的有苗國玉器大量被夏掠奪,後來這種面目猙獰的人面又被用於商周青銅器上。

武王滅商後那麼多寶貝去哪了,此爲其一|真知堂鑑古

石家河文化玉人面

武王滅商後那麼多寶貝去哪了,此爲其一|真知堂鑑古

湖北西周早期隨侯墓出土

武王滅商後那麼多寶貝去哪了,此爲其一|真知堂鑑古

看到這裏,尚不足以說明此器的重要性。讓我們來看看銘文寫的什麼吧。

武王滅商後那麼多寶貝去哪了,此爲其一|真知堂鑑古

銘文中的王是誰?小臣茲又是誰呢?從銘文來看,沒有商周青銅器常見的唯王幾祀一類的紀年,所以就無從斷定此器的王是商王還是周王了。從魑龍,夔鳳等等輔助紋飾也看不出確定的年代。那麼,此物的原主人和年代就真的考證不出來了嗎?當然不是。

武王滅商後那麼多寶貝去哪了,此爲其一|真知堂鑑古

1935年春季,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河南安陽殷墟的第十一次發掘中,於侯家莊西北岡1003號大墓的西墓道出土了一件刻有小臣茲銘文的石簋。楊錫璋先生將1003號大墓列於殷墟四期,推定爲商王的帝乙之墓。

帝乙,是末代商王帝辛之父,所以,這件青銅卣的主人極有可能就是帝乙的近臣。所以,在帝乙之墓裏出現了他貢獻的陪葬物石簋。

武王滅商後那麼多寶貝去哪了,此爲其一|真知堂鑑古

殷墟出土的青玉簋

那麼,還有什麼地方出土過小臣茲的器物嗎?

近年來,河南三門峽市的虢國墓地和陝西韓城的芮國墓地先後出土刻有小臣茲文字的商代玉器。西周古墓爲何出土了商王近臣之玉器呢?這就反應了一段真實的歷史。

武王伐商時“得舊寶玉萬四千,佩玉億有八萬。”這裏是億是古代的十萬。武王在很多部落的輔佐下滅商,得到的寶玉吉金都分給了參戰的諸侯。虢,芮二國就分到了帝乙之臣茲的玉器。所以,這件青銅器有着斷代的關鍵性作用,對於鑑定區分商晚期周到早期青銅器具有重大作用。那麼,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原因值得上博購藏嗎?

武王滅商後那麼多寶貝去哪了,此爲其一|真知堂鑑古

有!此物最早爲清末著名金石學者吳大澂舊藏重器。吳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晚號愙齋,江蘇吳縣(蘇州)人。清代官員、學者、金石學家。 1867年(同治六年)進士,授編修。得左宗棠、曾國荃等保薦,光緒六年官居三品。他對中華民族是有貢獻的。

1886年(光緒十二年),吳大澂等人和俄羅斯正式簽訂《中俄琿春東界約》及《中俄查勘兩國交界道路記》。收回了被俄強佔的黑頂子;爭得圖們江口通航權。

武王滅商後那麼多寶貝去哪了,此爲其一|真知堂鑑古

1894年(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時任湖南巡撫,60歲的吳大澂主動請纓參戰。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1月,吳大澂湘軍20餘營出關參戰。然不幸兵敗,吳氏自殺未遂,被清廷革職。後來淪落到變賣個人所藏品度日的地步。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吳大澂辭世,時年68歲。

武王滅商後那麼多寶貝去哪了,此爲其一|真知堂鑑古

不得不說的是,吳氏雖然兵敗革職,但他在國家患難之際,本已身居要職,卻執意從戎出兵,帶領三湘子弟爲保衛國家而戰,雖敗猶榮。

他革職後,不得不變賣長物以謀生存,可見其居官較清廉。否則,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何至於變賣收藏品度日呢?這個卣應該就是他革職時候變賣出去的器物之一。

他還將自己的肖像及所藏器物繪於一幅,名曰《愙齋集古圖》。此圖現收藏於上博。小臣茲方卣的全形及銘文拓片即收於此圖的下卷之中,當時題爲“祖乙方卣”。

武王滅商後那麼多寶貝去哪了,此爲其一|真知堂鑑古

此物後來流失日本,爲日本收藏家坂本五郎收藏多年。坂本五郎創立的不言堂是近現代收藏中國古文物水平最早的私藏之一,不乏珍品。

此提樑卣器型碩大少見,紋飾精美,銘文可以與考古發掘文物對照,是商代晚期帝乙時期的青銅標準器。再加上曾經由清晚期金石學家吳大澂收藏鑑賞,是吳氏收藏的青銅器中的重器。並且被圖畫於卷軸之上,實爲難得之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物價值。上博圖器俱在,堪稱雙璧,其價值更難能可貴了。

武王滅商後那麼多寶貝去哪了,此爲其一|真知堂鑑古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和中國歷史文化,歡迎關注瓷器鑑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歷史文化和文物鑑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