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馬來西亞《航空時報》新聞網4月15日報道,馬來西亞從中國引進的第一艘"瀕海多任務艦LMS"已經在雙柳基地舉行下水儀式, LMS是中國出口到馬來西亞第一種水面艦艇,單價爲6000萬美元。這是馬來西亞首次與中國開展大型軍事裝備合作,馬來西亞首次一共採購4艘,計劃在今年12月份交付給馬來西亞海軍。

圖一:LMS在雙柳基地舉行下水儀式

據中國武船集團有關人員介紹,LMS瀕海多任務艦排水量達到680噸,最高速度爲22節,巡航速度爲15節,最遠可行駛2000海里。它可以搭配一門20或者30mm遙控艦炮炮塔,在艦橋後方甲板還可以裝載12.7mm機槍,艦的尾部還可以攜帶一個20英尺集裝箱,這個集裝箱可以根據不同任務裝備不同武器設備,並且艦尾還有兩艘剛性氣墊艇。LMS將用於搜救、反恐、巡邏等系列任務。

圖二:LMS

其實馬來西亞從中國採購LMS,是爲了馬來西亞皇家海軍"15 to 5艦隊轉型計劃",馬來西亞將採購建造5種不同類型的潛艇,從而淘汰老式15種型號艦艇,從而實現海軍艦艇現代化和國產化。馬來西亞前後一共訂購了18艘LMS,一開始雙方達成協議,首批4艘中的前2艘是交給中國製造,後2艘由中國轉讓技術之後,由馬來西亞莫實德船廠製造,但是在今年4月份,馬來西亞突然改變了主意,將首批4艘LMS全部交給中國製造。

馬來西亞現在所擁有最先進6艘艦是德國吉打級護衛艦,它的技術來源於美國、德國、瑞士等多個國家,這款護衛艦最高航速只能達到24節,只能用來護航和巡邏,並沒有什麼實戰能力。

圖三:吉打級護衛艦

於是,2011年,馬來西亞又相中了法國"追風"輕型護衛艦,並將護衛艦命名爲 "馬哈拉惹·里拉"級護衛艦。馬來西亞在此艦艇的基礎上想要將排水量達到3100噸,但是一直進展不順利,單單設計方案就設計了4年,直到2016年3月,馬哈拉惹·里拉級護衛艦纔在船廠開工。馬來西亞原本以爲設計方案都出來了,製造應該很簡單,計劃在2017年年底或者2018年年初首艘艦艇就能完工,但是在2017年8月下水之後,由於部件和設備進度太過緩慢,到現在還沒有正式完工。

圖四:馬哈拉惹·里拉級護衛艦

目前馬來西亞先後還開工了3艘馬哈拉惹·里拉級護衛艦,但是沒有一艘艦艇是真正完工的,從目前的局勢看,馬來西亞麗很有可能把全部的精力用在製造馬哈拉惹·里拉級護衛艦,根本沒有其他的精力製造LMS,所以乾脆交給中國製造,這樣也比較放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