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随后的反秦斗争中,起义军队虽然一度经历了项梁战死、章邯围邯郸的不利局面,但最终还是在楚怀王这面大旗的号召下,由项羽、刘邦两个人最终完成使命,推翻秦国,终结了嬴秦的统治。据近年来发掘的《睡虎地秦简》等资料显示,当年李信之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秦、韩、楚三国交界处楚人的反抗所致。

标题:秦人最怕的预言,果真一语成谶

终秦之世,其灭六国成一统的统治合法性,始终是个问题。

战国末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指挥百万秦军,东出函谷关,扫平八荒,并吞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山东诸国并未完全臣服,只不过慑于秦国的军威暂时销声匿迹。

当年项羽在见到秦始皇的时候,即刻说出“彼可取而代之”之言,如此明目张胆,可见民众对秦国统治的不服与不满。

影视剧中的秦始皇

终秦之世,其灭六国成一统的统治合法性,始终是个问题。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在秦朝建立到灭亡的短短十几年里,有一段预言,始终牵动着秦人的神经。这段预言,最终一语成谶,使秦朝二世而亡。

01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楚南公的一句话,他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千百年来,论史者都以为这位楚南公“识兴废之数”,对当下和未来看得很准。

当时,楚南公说出的这句话,仅仅八个字,却如梦魇一般,始终纠缠着秦人。

秦始皇在世时,六国后裔暗流汹涌,但慑于始皇帝的威势,尚不敢明目张胆地举起武装反抗的大旗。

可即便在威势赫赫的秦始皇在世时,民间也出现了反抗。秦始皇晚年巡游经过博浪沙时,就遇到了张良行刺,好在“凶器”只击中了副车,秦始皇本人逃过一劫。

张良

秦始皇在位时期四处巡游,以自己真命天子的身份前往各地“厌次”反叛之人。而待始皇帝驾崩之后,再无人有如此威势,足以震慑天下群雄了。

在大泽乡,陈胜、吴广揭起了武装反抗暴秦的旗帜,天下赢粮景从。强悍如秦军,也无法扑灭风起云涌的反抗烈火。陈胜、吴广为自己的政权起了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张楚。

张楚的具体含义,清代王先谦据《广雅·释诂》解释说:“张,大也。”因此,张楚便是大楚的意思。其时,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篝火狐鸣,鱼腹得书,以迷信形式煽动众人。而起义军最后以“张楚”为号,定是整个计划中预设的一环。

那么,陈胜、吴广为何要以“大楚”为号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预言流传甚广,特别是在属楚地的大泽乡,百姓对其耳熟能详。因此,以“大楚”为号,必然符合人们心中对天命的预期,从而号召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反秦的队伍。

楚,似乎已经成为了天下人心中反秦的一面旗帜。

02

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并不是指三户人家,而是说楚国的三个大家族:屈、景、昭。

比如,我们熟悉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便位列“三户”之中的第一户。三大家族掌握了楚国国内相当一部分权力,他们可以调动楚国国内众多的资源,楚国国君在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不能不考虑这三大家族的态度。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便以屈、景、昭三大家族代表楚国的本土势力。

战国末年,秦楚毗邻,经常会爆发军事冲突。当时,楚国的军事力量虽然已经衰弱,但在六国之中还是比较强大的。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中,赵国军队几乎被全歼,此后,六国中与秦国同体量而足以单独抗秦的,就只有楚国。

公元前241年,楚、魏、赵、韩、卫五国合纵攻秦,以楚国为纵长。公推楚国的原因,无他,皆因楚国最强大。

战国时期形势图

随后,秦始皇正式发动统一战争,不费吹灰之力就灭了韩国。接下来,秦国把目光投向楚国,希望一鼓作气,灭了这个“三户”之国。

当时,秦王政向年轻将领李信询问攻楚之事,李信说只需二十万军队即可;又问老将王翦,王翦却说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政认为,王翦年纪大了,颇有些胆怯。相反,年轻的李信自信满满,堪当大任。于是,秦王政便让李信挂帅,征讨楚国,老将王翦则顺势告老还乡。

之后的事,可以用一句峰回路转来形容。最初,秦军的攻势十分凌厉,兵锋直指楚都寿春。不久之后,楚国大将项燕率大军迎击,与秦军对垒。秦军的攻势减缓,并于不久后遭遇沉重打击。

《史记·王翦列传》记载,在李信率军逼近楚都寿春后不久,“(李信)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当为‘父城’之讹)。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得知这一消息,身在咸阳的秦始皇坐不住了,亲自跑到王翦家中,好言相慰,请王翦重新挂帅,并将全国六十万军队的指挥权交给王翦,以期扭转局势,攻灭楚国。

据近年来发掘的《睡虎地秦简》等资料显示,当年李信之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秦、韩、楚三国交界处楚人的反抗所致。无论如何,秦国要想灭亡楚国,必须要倾全国之力才行,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睡虎地秦简

而陈胜、吴广以“大楚”为号,也正是当时六国后裔的普遍共识:六国之中,强盛无过大楚。

03

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轻信秦人,在踏上秦国土地后被挟持,三年不返,客死咸阳。楚怀王客死他乡后,“楚人皆怜之”。

在楚人心目中,楚怀王虽已作古,但怀王的形象,却成为一种精神象征,颇能团聚更多的反秦力量。

当陈胜吴广起义在内斗消耗与强大的秦军镇压下,分崩瓦解后,楚将项燕的族人项梁拥立了一位新的楚王——熊心。同时,项梁不忘天下人对楚怀王的怀念,尊熊心为楚怀王。

在随后的反秦斗争中,起义军队虽然一度经历了项梁战死、章邯围邯郸的不利局面,但最终还是在楚怀王这面大旗的号召下,由项羽、刘邦两个人最终完成使命,推翻秦国,终结了嬴秦的统治。

和项梁一样,项羽也是项燕的族人,是楚国贵族的后代;而刘邦生于沛县,战国后期时地属楚地。可以说,最终领兵战胜秦国的项羽、刘邦,其实都是楚人。秦国最后灭在楚人手上,真应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预言。

马王堆汉墓·汉代服饰

在经历楚汉战争之后,刘邦最终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原本秦人的江山,不数年便落到了楚人手中。最终,柔善的楚文化战胜了强悍的秦文化,或许是冥冥中的天意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