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遠射手電,雷明兔Lumintop的BLF GT是經典筒型,但是那隻手電太大了,雷明對其體積壓縮,推出了小巧版的遠射手電GT Mini,更加方便普通玩家使用,可喜可賀的是現在又對這隻小筒升級,推出GT Mini Pro(以下簡稱Pro),更大的光通量,帶來更好的照明體驗。

這次升級是使用了一隻CREE XHP 50.2燈珠,替代原版的XPL燈珠,將最大光通量從1200lm顯著增加了近3倍到3500lm。並且改爲橘面反光杯,在遠射的同時兼顧了泛光照明,以獲得更大的視野和更舒適的視覺感受。

Pro仍然是簡單的原色牛皮紙+硬質紙盒包裝,目前只有冷白版本。一般來講,同型號燈珠,冷白的光通量更大一些,也是暴力筒的主要配置。外包裝上貼有CW的標籤,個人判斷後期應該會出中白光色溫版本,以供不同需求的使用者選擇。

雷明的產品注重實用,配件比較簡單,包括手電一隻、18350筒身一枚、說明書一份,手繩和備用防水圈放在短筒內,5年質保,也能讓人放心使用。

Pro採用重量輕、散熱快、強度高的鋁合金作爲外殼材料,筒身採用黑色三級硬質氧化,一方面具有較高的耐磨防刮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保證使用過程的手感和耐用度。經典的筒身小正方形+橫紋滾花和橫向紋路,能夠提供足夠的摩擦力,同時兼顧握持時的通風效果。

Pro的特點就是大頭,燈頭直徑達到了50mm,通光口徑也有43mm,保證更好的聚光效果。Pro最大長度132mm,的體積控制比較合理緊湊,配18650筒身重量爲159克,整體比較便攜。

燈頭雖然較大,但Pro的整體線條比較流暢和諧,符合大衆的審美觀點,由於筒壁較厚,筒身握持手感比較飽滿,大頭也能卡在虎口部位形成止擋,拇指便於按動開關操作。

Pro可以拆分成燈頭、筒身、尾蓋3個部分,並且標配一長一短兩種筒身,整體看燈頭佔比較大,空桶重心靠前。

如果換裝18350筒身,Pro就會變得更加便攜,也不失小巧可愛的造型,品質較高的18350動力電池,也能推動Pro的極亮亮度,實現了便攜和高亮度的統一。

Pro的燈頭比例大,大口徑、深燈杯是遠射筒的配置,5050規格的XHP50.2燈珠和橘面光杯是泛光筒的配置,從理論性能來講,Pro實現了遠泛兼顧。

鍍膜玻璃通透漂亮,保持了雷明一貫的精細裝配工藝,周邊嚴絲合縫。鍍膜玻璃都能夠提高內部光線的透過率,通俗說就是能更亮一點。

Pro的電路也是高效能恆流調光電路,最低亮度可以肉眼直視,各檔位亮度沒有頻閃和嘯叫,可以有效保護使用者的視力。無極調光單程用時約4秒,中間亮度時會稍有停頓,至最低或最高亮度,主燈會閃一下以提示。

燈頭較大,所以會比較脆弱,Pro燈頭材料做了加厚以提供更好的保護,如果能改成不鏽鋼壓環的話,保護效果應該會更好。

燈頭錐形起始處開有六個槽,起到一定的防滾效果,底部錐形收斂處和燈頸部位是散熱槽,3500lm時燈珠發熱量很大,需要更好的散熱條件,散熱槽可以提高通風透氣效果,增大散熱面積,室外空氣流動情況下散熱效果更好。

燈頸部有個平臺,是電子側按開關,按壓靈敏,反饋清晰,Pro的控制電路爲發燒友定製版本,能夠實現多重功能,可以參考說明書仔細鑽研,這裏就不贅述了。Pro各項功能全都由這個開關實現,電子開關不要怕按壞,只管按就是了。使短筒身用時,按壓會稍覺不便。

開關內部有彩色電量指示燈,默認狀態可以在主燈關閉時開啓指示燈,方便在黑夜裏找到手電。不喜歡這項功能的,也可以通過快速、連續開關手電,來關閉這項功能,開關的節奏多試幾次也就掌握了。當電壓低時,指示燈的亮度也會變暗,來提示內部電池電量情況,方便使用者掌握剩餘使用時間。

Pro的尾蓋內部是負極鍍金雙彈簧,外部粗的彈簧提供壓縮彈力壓緊電池,並與內部細彈簧一起參與導電,顯著減小電阻從而減小外電路壓降,確保手電燈珠端的電壓,以適應燈珠大功率使用。尖頭或平頭18650電池,Pro都可以使用。

尾蓋外部是個內凹平面,一側開有一個手繩孔,使Pro可以倒立使用,裝配手繩可以避免手電在手中滑落。

最近一直憋在家裏,哪都去不了,索性先測試一下Pro的性能。爲了更好地發揮燈珠效能,本人使用一顆全新三星30A放電的動力電池做測試。

使用照度計記錄照度數據,由於Pro聚光性能好、光通量大,爲避免照度計爆表,我將燈頭置於桌面的最大距離,離照度計約80釐米,開始做測試。

由於Pro默認無極調光,而且檔位調光模式也有多種設置。乾脆直接雙擊開關開啓3500lm最大亮度,果不其然26萬lux的照度,照度計爆表了。Pro表現不錯,在出廠默認的溫控下,1分鐘後開始降檔仍然有接近9萬lux的照度,恆流輸出約9分鐘,再次降檔至21000lux,此時中心光強也很大,並一直維持水平恆定輸出。半個多小時後,我多次雙擊開關,實測每次都能打開最大亮度,這在實際使用中非常有用。

在做照度測試的同時,使用熱電偶測溫計同時測量燈頭和筒身中部兩處溫度,如下圖所示,每10秒記錄一次數據,共記錄12分鐘144組數據,起始室溫約爲24℃左右,來看看Pro的發熱散熱效果。Pro使用了3mm厚的熱電分離銅基板,板子厚度大既能增大熱容,一方面可以更快將熱量傳導至燈頭表面,從而更快地散熱;另一方面就是可以更快地傳導瞬間熱量,防止LED瞬間溫度過高而光衰縮短壽命。

將溫度數據畫線並與照度圖疊加在一起對比,可以看出開啓極亮檔位後,大功率輸出導致熱量快速積累,兩處溫度均快速上升,燈頭溫度飆升更快。降檔後,發熱量明顯變小,燈頭和筒身溫度開始緩慢攀升,而且兩處溫度相差不大,說明筒身也參與散熱;直至再次降檔後約半分鐘左右溫度達到最高點,分別爲40.5℃和40.3℃,兩處溫度開始下降。可見,Pro出廠預設的這個溫度閾值,控制得比較好,握着也就是溫熱,完全不會引起皮膚燙傷。

第二小時,任Pro自行照明,我不再幹預,此時電池電壓隨着較大功率輸出而緩慢降低,照度也緩慢下降,肉眼無法察覺變化。

第三小時剛開始,我又雙擊開啓了一次極亮,仍然能達到約20萬lux,接近滿電狀態輸出,這一方面是動力電池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跟Pro自身過硬的性能有關,關鍵時刻該亮就能亮。此後亮度開始下降,兩小時10分鐘後主燈開始間斷閃三下,提示電量即將用盡(此後又重新測了一下,此時電池電壓約在3.3V),亮度逐級下降至3小時結束仍有超過1000lux的照度值,中心可見亮度仍然比較高。

隨後取出電池,電壓剛好在3V左右,估計應該還能再堅持十幾二十分鐘,Pro的續航能力還是不錯的。Pro使用單節鋰電驅動XHP50.2燈珠,電路沒有做升降壓調整,保證了對電池的高效率使用,電路輸出設置也比較合理,既最大限度使用電池電量,也沒有對鋰電池過放。

翻了一下說明書,Pro的防水等級爲IPX8,可以在水下2米正常使用。直接開燈把水龍頭開到最大對着燈頭、開關、尾蓋等部位衝,完全沒有任何影響,擦乾後各項操作也都正常,暴雨天操作使用也不會造成損害,戶外全天候可以放心使用。

手電是用來照明的工具,迫於無奈當前形勢下只能在小區裏。先看一下對牆光斑,明顯的聚光手電特點,主光斑亮且小,副光斑亮度相比弱很多,但也能覆蓋較大區域面積。

大約七米的距離,主光斑直徑也就1米左右,邊緣稍有低色溫區域,環境能夠被副光斑整體照亮,室內環境中低亮度使用比較舒適。

在全黑的樓梯間,隨手按下開關,使用默認的無級調光,很方便就能找到合適的亮度,既不刺眼,也能看清周圍環境,Pro還有亮度記憶功能,下次單擊開關再打開還是這個亮度,便於同一環境反覆使用。

如果開啓最高亮度,在白牆的反光下將非常耀眼,光線的穿透性很好,接近50米的過道,盡頭也被照得很亮,跟白天陽光照射的效果差不多。

Pro在戶外使用,主光柱很明顯,出筒筆直,此後略有發散的狀態,副光斑區域的開散狀態也清晰可見,開射角度大約爲100°。這在戶外使用可以作爲明顯的信號源,與遠處的人通聯信息。

副光斑在最高亮度其實也有不錯的照明效果,能夠形成一個完美的正圓,主光斑負責照亮遠處,副光斑負責提高環境亮度。

Pro的光線比較集中,自然有較遠的射程,150米左右的距離,主光斑大於能夠覆蓋9層樓的面積,這麼算下來直徑也就30多米,大口徑光杯的聚光效果確實比較好。

Pro廣泛給出的最大射程爲480米,實際使用超過260米的距離,也有明顯的照明效果,周圍的灌木和樓體立面也能被副光斑照亮,Pro的實用性還是不錯的。

個人感覺Lumintop的GT Mini Pro版,具有小身材、大光通、遠泛兼顧的特點,配備一支高性能電池有較長的續航時間,非常適合戶外活動使用,靈活的筒身配置,也能更方便攜帶,多模式的電路功能,也適合在家調試把玩,最重要的是這麼好的手電現在售價才兩張多,而且還有筒友優惠,還猶豫啥呀,趕緊入手一隻,以備不時之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