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何律衡)訊,3月20日,工信部公開徵求對《民用無人機生產製造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的意見,旨在規範民用無人機生產製造相關活動,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安全、飛行安全,促進民用無人機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意見》指出,工信部將負責實施民用無人機生產製造的行業管理,對民用無人機產品開展唯一產品識別碼管理,制定民用無人機相關生產製造標準,建立民用無人機生產製造產品信息系統。

近年來,民用無人機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人們的生產生活當中。但無規矩不成方圓,產業規模壯大的背後,是管控不足所帶來的隱憂。國家部門出臺相關管控措施,也正是爲了行業今後更加長遠的發展。

在此基礎上,當下,新基建正在如火如荼地鋪展開來,5G+無人機更是成爲了新晉"網紅"概念。這一趨勢將來哪些機會?工信部即將起草的民用無人機管理辦法,對行業來說又意味着什麼?

企業資本佈局 無人機應用場景探索進行時

無人機爲無人駕駛飛行器(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的簡稱,是一種利用無線遙控或程序控制來執行特定航空任務的飛行器,與常規飛機最大的區別是飛行器上面是否搭載了人員。

究其發展歷程,無人機自1910年代問世以來,就受到英美等國家的極大關注,陸續開始了相關技術的研發。進入21世紀,無人機的發展更是到了驚人的程度。隨着智能技術逐漸完善,大量企業和資本佈局無人機領域。

Gartner近期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無人機產量達313萬臺,市場規模達73億元,同比增速28%,預計2019年全球無人機市場出貨量達370.7萬臺。Gartner預計,未來10年,無人機產業產值將突破4000億美元。

在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無人機開始逐漸轉向民用領域。2000年以來,民用無人機的發展已成爲全球的熱點,作爲新型生產工具,已被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環境監測、應急救災、貨物運輸等多個領域。

具體來說,在農業生產領域,民用無人機由於具有重量輕、靈活性能高、不受地形因素的限制、氣候因素影響小等優勢,被應用於農業植保、播種、農作物數據監測等方面,將噴灑農藥的效率提高了30倍;

在環境監測領域,民用無人機具有巡線機動靈活、巡檢快捷、信息反饋及時、工作效率高等特點,替代人工能夠起到削減成本、提高效率、降低風險的作用,無論在線路巡檢還是森林火災、颱風監測上,均能發揮極大的作用。

而在應急救災、貨物運輸領域,民用無人機的作用更是愈發難以被替代。在此次抗疫期間,無人機憑藉其輕便靈活、受地形影響小、覆蓋面廣等優勢,在防疫宣傳、防控巡查、噴灑消毒、交通管控、遠程測溫、物資運輸等方面,成爲科技抗疫的引領者之一。

中投研究院此前預測,未來五年,全球工業級無人機(民用無人機的分支)市場年複合增速預計爲25%,其中,農業植保領域目前領跑工業級無人機應用場景。

5G新基建加碼 無人機"起飛"前管控迎升級

進入到5G商用元年,在新基建不斷加碼的同時,5G+概念也成爲投資者熱切關注的版塊。對於無人機來說,控制者與飛行器之間的通信技術一直以來都是無人機技術中的關鍵。5G+無人機概念由此應運而生。

東興證券認爲,5G擁有高寬帶、低延時、高精度、寬空域、高安全等特點,可以幫助無人機補足短板,解鎖更多應用場景,滿足更多的用戶需求。如在電網巡檢、基站巡檢、輸油管道巡檢和噴灑農藥方面將更加智能。

在交通管理和陸空協同方面,5G無人機可以及時發現道路違法情況,對違法停車、違法佔用應急車道等行爲進行4k超高清拍照取證;在應急通信和救援方面,5G無人機可以搭載通信基站,爲災區提供臨時通信信號覆蓋;而在無人機物流等各行各業同樣也能找到和5G無人機的交集。

除了應用場景增加,東興證券分析,5G無人機還是數字天空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載體。在不遠的未來,在5G、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支持下,無人機有望全面實現自主飛行。其飛行軌跡和過程將完全由無人機系統設定,包括傳感信息共享、飛行線路共享、飛行環境感知、智能避障等。5G還將幫助無人機更好地實現集羣協同作業,減少人爲干預。

不過,在全面配備5G之前,民用無人機還有一些問題仍待解決。首先是電池的續航問題。數據顯示,目前的民用旋翼無人機,續航時間基本在20-30分鐘之間,這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無人機的使用和普及。

對於該問題,現有的無線充電技術以及未來可能搭建的無人充電平臺,都是值得考慮的解決方案。

另一個致命的問題是"黑飛",即沒有取得私人飛行駕照或者飛機沒有取得合法身份的飛行,也就是未經登記的飛行。由於"黑飛"有很大危險性,會對公共安全造成威脅,這也成爲了民用無人機一直以來被詬病的地方。

爲此,自2017年開始,中國民航局、交通部等多部門就針對民用無人機陸續推出多項管控措施,此次工信部公開徵求意見,對無人機實施唯一產品識別碼管理,也被認爲是重要的管控手段之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