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在港上市首日、跟“帝國”沒有半毛錢關係的快餐帝國(01843.HK),名副其實地請投資者喫了一次“快餐”——

  來源:Wind

  公司股價開盤後一路暴漲。一個小時內,最高漲幅達187.69%,讓投資者一度以爲要成爲第二隻魯大師。可隨後,公司股價就開始跳水。又是在一個小時內,暴跌67%,實力演繹了頂級過山車的刺激。

  截至23日收盤,公司股價收報0.61港元,跌幅爲6.15%,已跌破發行價(0.65港元)。

  上市首日暴漲暴跌

  單就上市首日的股價表現來看,快餐帝國是名副其實的“快”。

  快餐帝國今日開盤便大漲83%,隨後更是一路飆漲。開盤後僅一個小時,快餐帝國股價漲幅已達176.92%。

  這樣的股價表現,讓投資者依稀看到了10月10日上市的魯大師的影子——10月10日上市首日,魯大師以3.5港元/股開盤,高開29.63%。隨後股價一路飆升至8.6港元/股,大漲218.52%,成爲今年港股市場首日表現最佳的新股。

  魯大師上市首日表現

  來源:Wind

  難道快餐帝國要成爲第二個魯大師?誰承想,10:30後,快餐帝國股價便開始跳水。又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其漲幅已僅剩1%,跌幅相比最高已經超過60%,甚至還一度破發。下午開盤後,快餐帝國股價沒能扭轉頹勢,最後以0.61港元、下跌6.15%收盤,跌破發行價。

  收盤僅有4.88億港元市值的快餐帝國,23日成交額竟然高達4.7億港元,換手率高達71.78%,振幅更是高達200%。有網友打趣道,上市首日快餐帝國暴漲暴跌的表現,充分體現了公司名字中的“快”字。

  “快餐帝國”版圖如何

  招股說明書顯示,快餐帝國公司是一個餐飲集團,以旗下品牌“士林臺灣小喫”供應臺灣小喫飲品。公司創辦於2003年,目前已成功發展228間士林專賣店及堂食店,經營網絡遍及國際,跨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及美國等地。

  業績方面,2017年至2019年,公司分別實現收入1573萬新元(1新元約等於5.2元人民幣)、1858萬新元及2132萬新元,經調整後淨利潤分別約313萬新元、402萬新元及490萬新元。

  相較而言,麥當勞和肯德基在全球分別有多達3萬多家和2萬多家門店,賽百味在全球更是擁有多達4萬多家門店。

  甚至,在公司的大本營新加坡,快餐帝國也並不突出。安信國際指出,雖然新加坡快餐業持續平穩增長,但競爭劇烈,而公司份額不高,未來競爭白熱化起來或會遭遇頭部的擠壓,能否保持高於行業的增長還有待觀察。

  當然,也可以說,“帝國”代表了公司對於未來發展的美好願望。此次IPO融資,快遞帝國將主要用於在新加坡及西馬開設新自營專賣店及新自營堂食店,以及發展旗下士林臺灣小喫品牌以及針對性的銷售及營銷活動。

  港股打新收益凸顯

  快餐帝國上市首日暴漲加上高換手率的表現,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參與打新的投資者賺了不少。

  近期,多隻港股上市首日股價表現亮麗:除了首日暴漲218.52%的魯大師,10月11日上市的傲迪瑪汽車首日大漲93.75%,10月11日上市的鑫苑服務首日大漲41.83%,10月15日上市的德視佳首日大漲46.67%……

  這樣的表現也讓港股打新收益凸顯。

  以魯大師爲例,打新成功的投資者一手便穩賺5000多港元。而且,港股中籤率很高。統計顯示,去年205只上市的新股,一手平均中籤率逾60%,中籤率100%的新股多達67只,中籤率50%的達119只。

  選股莫被“顏值”迷惑

  引發網友熱議的,除了股價走勢,還有那個非常霸氣的名字——快餐帝國。

  其實,很多港股上市公司的名字聽上去都特別高大上——經常帶有“全球”、“國際”、“神州”、“大地”等霸氣字樣,特別是很多“中”字頭的港股上市公司,經常讓不熟悉港股的投資者誤以爲是內地央企。

  比如“中國汽車內飾”(0048.HK)。其註冊地在開曼羣島,主要辦公地顯示在江蘇無錫。2018年其營業額僅爲1.14億元,淨利潤從2015年開始爲負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該股10月23日成交僅有11筆,合計成交額75.84萬港元,最新市值只有7166萬港元,股價只有3分6釐港元,是一隻不折不扣的“仙股”。

  中國汽車內飾23日成交情況

  來源:Wind

  有分析人士表示,港股市場有許多容易讓人望文生義造成誤解的公司名稱,很多都是投資價值不大的仙股,需要投資者仔細甄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