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80年代末,一個名叫貝爾塔的婦人帶着她的兩個孩子,開着丈夫卡爾·奔馳發明的汽車回了趟100多公里外的孃家。由此,汽車開始被人們認可,馬車時代結束。

  20世紀初,經歷近7年時間,萊特兄弟終於將人類歷史上第一臺飛機飛上天空,就算當時的報社都因不相信而不願刊登消息,飛機後來還是成爲人類最快的交通工具。

  ……

  在出行領域,人類從來沒有停止對交通工具更好更快的追求。儘管,新事物總是經歷出現-不認可-認可到普及的過程。

  日前,長安汽車在重慶墊江試驗場,以55輛長安汽車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榮譽——“最大規模的自動駕駛車巡遊”,成爲全球首個成功創造該紀錄的汽車品牌,這值得被銘記。在此之前,長安汽車還實現了2000公里自然道路的自動駕駛壯舉。

  汽車自動駕駛顯然也是新事物,現在同樣未被社會廣泛認可。不過,縱觀歷史,行動永遠比空談好,不斷嘗試就有機會接近成功。長安汽車此舉,既開創了汽車自動駕駛的歷史,也讓人們看到了汽車自動駕駛將再度改變人們出行體驗的希望。

  一直以來,對於自動駕駛,人們都有一個擔心,如果馬路上跑的汽車都是自動駕駛汽車,車與車之間會保證不發生碰撞嗎?所有的自動駕駛汽車都能按照規定、安全將乘客送達目的地嗎?

  一定程度上看,長安汽車此次以55輛自動駕駛車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榮譽——“最大規模的自動駕駛車巡遊”,就能給人們一些交代。那即是,在同一車道內,現在長安汽車的自動駕駛車已經能按規定、保持一定車距、多車安全列隊較長距離(3.2公里)行駛。當然,現實生活中,所有的汽車不可能都只在同一車道內行駛;不過,自動駕駛技術總在發展進步中,在此祝願長安汽車在未來能早日給人們展示其有多車道多輛自動駕駛車巡遊的能力。

  儘管如此,這次長安汽車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榮譽,也很有技術含金量。

  以往我們對自動駕駛車的擔心,其實歸根結底都是在擔心自動駕駛的精度;與單車、單車道實現自動駕駛不同,要保持多車按一定速度、規範同步實現較長距離自動駕駛,就勢必要求所有自動駕駛車都有很高的精度。否者一旦多車誤差產生疊加效應,吉尼斯世界紀錄榮譽自然不可能挑戰成功。

  顯然,此次長安汽車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榮譽,表明長安汽車在自動駕駛領域已經有很強的技術能力。

  據悉,長安汽車已將車道線橫向距離和前方車輛的橫向距離探測精度由20cm提高到接近5cm,將前方車輛縱向距離精度由1m提高到接近10cm,將控制響應精度由之前的5%提高到了接近1%……

  不僅如此,在隨後的長安汽車技術開放日上,其還向公衆提供了L4級的自動駕駛體驗車。在設定的路線裏,我們親身體驗到,長安汽車的L4級自動駕駛車能識別交通信號、能準確避障、能在設定路線上自動轉彎和自行掉頭。此外,體驗車還能實現手機一鍵約車、遠程自動取還車和遠程自動泊車。據悉,預計到2025年,長安汽車就將量產L4級自動駕駛車。

  從來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這些進步都表明長安汽車是有備而來。目前,長安汽車已發佈了“北斗天樞”智能化戰略,組建了規模較大的智能化研究院,並與騰訊合資成立了梧桐車聯公司。可以看到,從戰略制訂、團隊建設,到資源引進,長安汽車在智能化領域已想得很清楚、行動得很全面,展示了其作爲中國品牌汽車領軍者所具備的堅實底蘊。

  衆所周知,汽車智能化、自動駕駛,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存在無限的可能和變數。以發展的眼光來看,我們既不能因自動駕駛目前的不完善而否定它,也不能因爲部分的成功而過分樂觀。客觀來講,實現汽車智能化,需要循序漸進。長安汽車目前取得的進步表明實現汽車自動駕駛是有希望的,也表明中國品牌汽車在汽車新領域是有機會實現領先的,但未來的路還需繼續堅持走下去。

  期待長安汽車,給我們一個美好的汽車未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