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財說|母公司注入“有毒”資產,華能國際高分紅承諾成陷阱

記者 | 曹立

編輯 | 陳菲遐

央企電力巨頭華能國際(600011.SH)如約爲投資者奉上“業績大雷”。

根據公司2019年報顯示,華能國際營收同比增長2.13%,淨利潤爲16.86億元,增長17.21%。而此前,券商根據公司三季報的淨利潤53.9億元,預測公司全年淨利潤有將近60億元。

在發佈業績後一個交易日,港股華能國際電力股份(00902.HK)暴跌10.31%,A股華能國際同樣下跌4.69%。投資者面對突如其來的業績下滑,選擇用腳投票。

形成華能國際業績差異的原因,是公司的減值。而這個大雷,則是由一起關聯交易埋下。

溢價收購母公司資產爆雷

年報顯示,華能國際2019年資產減值損失高達58億元,創歷史新高,此前公司最大一次資產減值發生在2015年,當時減值了30.9億元。

年報中提到,此次減值包含了固定資產減值損失40.72億元,主要原因是沾化、榆社、濟寧高新區和石洞口一廠根據國家相關產業政策要求需於2020年底關停或等容量替代,曲阜、鶴崗、新華、滇東雨汪因電量下滑、煤價高企等原因預計經營形勢轉差,以及滇東煤礦及部分電廠的擬報廢資產等需計提減值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減值的資產,部分來源於2016年大股東華能集團對上市公司的一次資產注入。

2016年,華能國際以151億元受讓華能集團擁有的山東發電註冊資本中80%的權益、吉林發電註冊資本中100%的權益、黑龍江發電註冊資本中100%的權益、中原燃氣註冊資本中90%的權益。

其中,華能濟寧高新區熱電有限公司和華能曲阜熱電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在注入時處於負資產狀態,雖然注入價格是0,但注入後需由上市公司承擔起債務,而且帶來虧損。華能鶴崗發電有限公司和華能新華髮電有限責任公司增值率均超過100%。

事實上,這幾家公司顯然毒性不小,都在公司此次減值之列。

高分紅承諾何以成爲價值陷阱?

理論上來說,減值並不影響公司經營和現金流,爲何港股反應如此之大,直接暴跌10%?

這恐怕與華能標榜的分紅政策有關,根據《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未來三年(2018-2020)股東回報規劃》,公司這三年每年分紅不低於淨利潤的70%。

一位港股投資人告訴記者,華能國際在2018年確實兌現了該承諾,但由於當年淨利潤較低,股息率並不可觀,但隨着2019年成本端煤價下跌,華能國際的盈利能力顯著改善,如果按照券商的預測,公司的股息率將達到10%以上,足以吸引一些保守的價值投資者。

不過,華能國際的減值卻給了他們當頭一棒。在華能國際資產減值做低利潤後,公司的股息率降至5%左右。在港股市場,5%的股息率並不能給投資者帶來安全邊界,公司的高分紅承諾反而成爲誘惑投資者做出錯誤投資決策的“價值陷阱”。

投資者對此也會用腳投票,公司目前在港股市淨率僅爲0.4倍。

此次華能國際的業績大雷,完全由其此前的併購一手造成。在溢價收購母公司“有毒”資產之後,又大幅減值,最終買單的還是廣大價值投資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