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北京逍遙戶外

路線:門頭溝魯家灘一谷積山靈鷲禪寺一房山北車營穿越

領隊:劉戈戈

人數:13人

發自8264手機版 m.8264.com

軌跡記錄:魯家灘(海拔170米,9點40分)一高橋寺遺址(海拔420米,4.8公里,11點30分)一谷積山埡口(海拔490米,5.5公里,12點)一東塔(和尚塔)午餐(海拔460米,6公里,12點50分)一鎮寺鞭塔(海拔450米,6.6公里,13點)一鈴鐺塔(海拔430米,6.9公里,13點8分)一靈鷲禪寺(海拔300米,7.8公里,13點20分)一北車營(海拔130米,12.4公里,14點30分)

建於元代。主要建築在中軸線上。有山門、二進殿宇和四塊石碑。山門與第一進殿之間,左邊有明正統五年(一四四○年)四月八日碑記一塊,額篆書「敕賜靈鷲禪寺」。第二進殿是正殿,無樑建築。第二進殿後搪牆兩旁,立遼、元碑各一塊。遼碑爲大康四年(一○七八年)四月十五日立。元碑爲「大元至正七年(一三四七年)三月」立。寺東配殿南側有正統五年(一四四○年)四月八日立「敕賜靈鷲禪寺興建記」碑一塊。旁有小石獅一尊,寺後臺地上有圓通殿一座。在谷積山中,還有古塔三座。分別立在三座山上,鈴檔塔建於明代。鞭塔建於遼代,東塔也稱和尚塔。明成化十五年(一四七九年)所建,山上還有張公、華公太監墓。中間山頭上是鞭塔,密檐式磚砌防木結構,下部磚石被人拆去很多,看上去岌岌可危。東邊的山上是喇嘛塔,局部雕刻非常精美,東西南北各有一面佛像,發現裏面嵌着一塊石碑,上書:寶塔記,並有天順七年(即:1464年)的字樣。西邊山上是鈴鐺塔,樓閣式,漢白玉砌築,空心塔,最爲宏大,可以登臨俯瞰靈鷲禪寺全貌,彷彿還在等待着那悠揚的風鈴聲。想想一個八角形九層的塔,該有72個角,72個風鈴吧,他們保存完好的時候該是多美啊?夕陽映紅塔身,悠揚的鈴聲飄蕩在山谷中。

休閒文化之旅穿越

休閒文化之旅穿越

東塔(和尚塔)

中塔(鞭塔)

鈴鐺塔

太監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