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5後”演員虞佳,師承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得主陳巧茹。但在「梅花獎」給自己取好藝名之前,它還有一個憨憨的曾用名叫「1983首都戲劇舞臺青年優秀演員獎」,當時排除了與表演不相適合的「曹禺獎」、能夠代表戲曲而不能包容話劇、歌劇的「梅蘭芳獎」、源於古代「菊部」,同樣不太兼容現代戲劇形式的「菊花獎」,最終定名「梅花獎」,以「梅花香自苦寒來」之意,鼓勵中青年演員勤學苦練,攀登藝術高峯。

壯鄉四月,春光明媚。然而就在這人間四月天,居然梅花朵朵開,芬芳醉了整個邕城,什麼情況?!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原來,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登陸南寧了!這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中國戲劇梅花獎首次走進廣西。明晚(4月26日),來自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中直院團和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涵蓋13個劇種的17名演員將角逐本屆梅花獎。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新聞發佈會現場

年輕如你可能對梅花獎並不太瞭解,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個中國戲劇表演藝術界的無上榮耀。

梅花獎名字由來

梅花獎創立於1983年,當年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刊物《戲劇報》發起,已有三十多年曆史,是一個老資格的獎項。但在「梅花獎」給自己取好藝名之前,它還有一個憨憨的曾用名叫「1983首都戲劇舞臺青年優秀演員獎」,當時排除了與表演不相適合的「曹禺獎」、能夠代表戲曲而不能包容話劇、歌劇的「梅蘭芳獎」、源於古代「菊部」,同樣不太兼容現代戲劇形式的「菊花獎」,最終定名「梅花獎」,以「梅花香自苦寒來」之意,鼓勵中青年演員勤學苦練,攀登藝術高峯。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獎盤上的梅花出自著名畫家吳作人


梅花獎五不照顧

首屆梅花獎主辦時就提出了一個評獎原則:第一,不照顧劇院、劇團;第二,不照顧行當;第三,不照顧地區;第四,不照顧劇種;第五,不照顧名演員。目的是爲了防止非藝術因素介入,損害評獎的公正和純粹。(放在今天來看,這樣的原則仍有警示意義。)

二度梅和梅花大獎

「二度梅」是梅花獎在1994年(第11屆)增設的一個獎項。已獲得過梅花獎的演員(年齡不超過55歲),在有新劇目、新創造,表演藝術水平有進步提高的條件下,再度參評梅花獎,如獲獎則爲「二度梅」。

2002年(第19屆)梅花獎評選增設了「梅花大獎」,已獲得過「二度梅」的演員繼續「攀登藝術高峯」,再次奪梅即獲得「梅花大獎」,也就是「梅開三度」。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京劇名家家尚長榮是首位獲得梅花大獎的演員

梅花獎競爭變激烈

2015年《關於全國性文藝評獎制度改革的意見》頒佈以後,各類評獎紛紛走上瘦身之路。從2017年開始,梅花獎沒有再評選「二度梅」和「梅花大獎」,根據文藝獎項獲獎名額不超過20個的原則,「一度梅」的名額也「縮水」過半,目前只保留15個。

那麼這次在南寧舉辦的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最終到底花落誰家呢?答案明晚就爲大家揭曉,我們先來看看入圍的名單吧!


歌劇《白毛女》

“第四代白毛女”雷佳經典不褪色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曾經的春晚常客,青年歌唱家雷佳大家應該不陌生,這一次雷佳以中國氣派、中國風格最有代表性的歌劇作品《白毛女》中喜兒一角競逐梅花獎。雷佳飾演的喜兒親切、鮮活、稚嫩,樂而不浮華,悲而不淺薄,怒而不失控,呈現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屬於當代觀衆的“白毛女”。


話劇《谷文昌》

辛柏青傾情演繹谷文昌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辛柏青在梅花獎開幕式大戲話劇《谷文昌》中,將一個“高大上”的人物演出了“接地氣的幽默感”。他演繹的谷文昌不僅是“妻管嚴”,還有幽默感,會和鄉親們逗樂,和妻子用河南話耍貧,也有“崩潰大哭”脆弱的一面。


瓊劇《冼夫人》

林川媚跨行當反串老旦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林川媚主工花旦、閨門旦、刀馬旦,是國家級非遺瓊劇代表性傳承人王英蓉的弟子。本次競梅,林川媚在原創歷史傳奇瓊劇《冼夫人》中首次跨行當反串老旦,大量運用碎步、雲步等步法及長披風、大滑跪等技巧,將冼夫人深沉的愛國、愛民之情演繹得淋漓盡致。



豫劇《白蛇傳》

豫劇陳派藝術傳承者吳素真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吳素真12歲從藝,師從豫劇皇后陳素真大師的弟子、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牛淑賢。吳素真復排陳派《白蛇傳》,在表演、唱腔方面按照傳統豫劇陳派風格進行創作,將陳派水磨祥符調唱腔“唱功鎔琢、氣無煙火”的特點精彩呈現,腔美、味足。



川劇《目連之母》

清新別緻的“85後”虞佳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85後”演員虞佳,師承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得主陳巧茹。本次衝梅劇目《目連之母》是著名川劇大幕戲。虞佳在劇中飾演“劉氏四娘”,生動刻畫出人物的柔與剛、愛與恨、喜與悲,洋溢着朝氣與活力。


豫劇《戈壁母親》

最年輕競梅者“90後”張培培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出生於1990年的張培培,是本次梅花獎演員裏年齡最小的一位。她師承豫劇“常派”表演藝術家常小玉和豫劇“閻派”表演藝術家白文芝。張培培在本次競演劇目豫劇現代戲《戈壁母親》中飾演40餘歲的柳月季,以其樸素大氣、細膩且毫無造作的表演,塑造了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形象。



潮劇《李商隱》

文武雙全女小生林燕雲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林燕雲作爲潮劇界鮮有的文武雙全女小生,亦剛亦柔,揮灑自如。本次梅花獎,林燕雲在潮劇《李商隱》中傾情演繹了柔情萬丈又義薄雲天的李商隱。《李商隱》全劇僅9位演員,舞美淡雅簡約,故事也不甚複雜,但對演員的唱、念、做、打各方面的表演要求很高,舞臺表現難度很大。


京劇《春秋二胥》

傅希如豐富了歷史記載中的“申包胥”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傅希如以新編歷史京劇《春秋二胥》中申包胥一角衝刺梅花獎。《春秋二胥》舞美返璞歸真,音樂古樸蒼涼,顛覆了傳統戲曲中的“伍子胥”,豐富了歷史記載中的“申包胥”。傅希如層次分明地演出了角色外表的儒雅謙遜和內心的波瀾壯闊。


《飛·越》摺子戲專場

越劇坤生蔡浙飛展文武功底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新一代領軍人物蔡浙飛競梅劇目《飛·越》摺子戲專場,以“鏡、靜、敬、境”串聯《周仁哭墳》《春琴傳·刺目》《牡丹亭·拾畫叫畫》《陸游與唐琬·題詩壁》經典四折,全面展示了蔡浙飛的文武功底、舞臺意念和高超技藝。


秦腔《馬前潑水》

秦腔小生李小青演繹“覆水難收”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李小青的競梅大戲秦腔《馬前潑水》以“覆水難收”典故爲構思點,將戲曲朱買臣休妻的故事作了“故事新編”,用現代眼光演繹了一個悲劇故事。表演細膩、唱腔韻濃味醇的李小青成功塑造了朱買臣的複雜性和多面性,充分展現了出色的藝術表現力。


崑曲《牡丹亭》

演好杜麗娘坐穩閨門旦的單雯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單雯出生於京昆世家,是“85後”崑曲新生代中的佼佼者,本次以張繼青嫡傳《牡丹亭》角逐梅花獎。單雯在《牡丹亭》最具難度和挑戰性的閨門旦獨角戲《尋夢》中,運用虛擬表演勾畫出一座花園和夢境,層層遞進展示杜麗娘內心和情感的變化,是青春崑曲的不二代言人。


壯劇《牽雲崖》

哈丹載歌載舞演活姐妹花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壯劇演員哈丹,嗓音圓潤優美,扮相端莊秀麗,唱、演、說、動俱佳。此次競梅壯劇《牽雲崖》講述了蛇郎和孿生姐妹俏來、達蓮的愛恨糾葛,載歌載舞,充分展現了壯家風情。哈丹一人分飾俏來、達蓮兩個角色,以不同音色的唱腔、不同體態的身段動作,以及不同的眼神、氣質演活了這對姐妹花。



黃梅戲摺子戲專場

吳美蓮一人飾三角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新世紀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的黃梅戲演員吳美蓮,爲本次競演準備的是黃梅戲摺子戲專場,由經典黃梅戲傳統劇目《羅帕記》《女駙馬》以及原創現代黃梅大戲《鄧稼先》的片段組成。吳美蓮在一個半小時內跨越不同行當,轉換三種人物身份,展示出不同時代三位女性的個性魅力。



京劇《戰洪州》

張歡“靠旗打出手”展京劇一絕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張歡工刀馬、花衫,曾師從吳素秋、謝銳青等多位京劇名家,2009年拜師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邢美珠,爲關派第三代傳人。此次她攜代表劇目《戰洪州》衝梅。《戰洪州》以家喻戶曉的穆桂英傳奇事蹟爲題材,是一出文武並重、極具關派京劇風格的大戲。


評劇摺子戲《金秋月正圓》等

莊玉生一專多能跨越三行當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莊玉生主攻花臉,兼演老生,此次競演劇目評劇《賣妙郎·責媳》《金秋月正圓》《鍘美案》,三個劇目跨越老生、小生、銅錘花臉三個行當。其中,他在《鍘美案》中把京劇銅錘花臉行當的程式技巧、身段功架巧妙地與評劇相結合,相得益彰。


越劇《團圓之後》

越劇小生陳麗宇韻從“尹”中來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越劇小生陳麗宇,師從越劇名家尹小芳。此次競梅劇目《團圓之後》是尹派的代表性劇目。作爲越劇尹派非遺傳承人,陳麗宇突破了尹派小生以往的“完美男人”形象,讓施佾生這個備受爭議的人物形象鮮活、立體地呈現在舞臺上。


崑曲專場

青年崑劇旦角翹楚顧衛英

南寧四月梅花開,你說神奇不神奇?

顧衛英,主工崑曲閨門旦、正旦,兼習蘇劇,與“崑曲皇后”張繼青先生的風格一脈相承,南方崑曲的委婉細膩特質與北方崑曲大氣灑脫的特色兼而有之。本次競演,顧衛英上演由《牡丹亭·尋夢》《玉簪記·琴挑》《貨郎旦·女彈》組成的崑曲專場。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廣西衛視

4月27日(週六)晚20:30

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頒獎晚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