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爲標誌

中國的改革開放走過了四十年的光輝歷程

四十年間

中國的社會改革波瀾壯闊,翻天覆地

世界爲之震驚

而這場偉大變革的起點

是安徽中部一個名叫“小崗”的小村莊

這個偏僻的小小村落

究竟蘊藏着怎樣神祕的力量

讓它在歷史的關頭脫穎而出

成爲中國改革開放的發源地呢?

社會各界以各種各樣的方式

對它進行過各種各樣的分析與表述

而安徽廣播電視臺

最新發布的紀錄片《小崗紀事》

卻以對小崗整整一年的跟蹤拍攝

爲我們提供了一份

完整、飽滿、豐沛的影像表達

爲當代中國農村社會的變遷

保存了最現實、最溫暖、

最具有視覺衝擊力的現實場景和生活細節

和以往的政治視角與政治解讀不同

這是一羣紀錄人專業的紀錄視角

帶有強烈的寫實風格和草根色彩

在生活化、日常化的鏡頭之下

小崗褪去了多年來

加在它身上的政治光環

迴歸到了生活本身

鏡頭風格呈現出一種樸素的美感

從一場大雪進入

土地與人都開始了對春天的守望

57歲的合作社帶頭人周黨之

55歲的種糧大戶程夕兵

老實巴交的農民袁懷清

以及他在外打工的兒子

隨着鏡頭的推進

一一來到了觀衆面前

50年一遇的大雪

幾乎將周黨之的種植大棚徹底壓垮;

而掏空了自己的家底

又借了50萬元外債

程夕兵的糧食烘乾廠

也到底沒能撐過這場大雪

痛苦、糾結、辛勞、無助

這是小崗人真實的生活和境遇

是前行還是後退?

是堅持還是放棄?

小崗人以自己的方式

分享着中國社會轉型期的艱難

我們看見

四十年前冒着殺頭危險分田到戶的小崗人

今天又重新走上了

集約農業、合作經濟的道路

在新一輪社會改革中

它再次成爲

中國農村改革的試驗田

而所有的曲折與挫折,光榮與夢想

都需要周黨之、程夕兵、袁懷清

以及他們的子女來面對來承擔

沒有刻意美化,也不再政治神話

《小崗紀事》的鏡頭

始終對準小崗的普通人

記錄他們生活的日日夜夜、點點滴滴

歡樂與愁苦,失望與希望

包括他們對生活的小小抱怨

有些鏡頭,如程夕兵在沒膝的稻田裏

艱難地拔起自己的右腿

如他迎着太陽仰起的笑臉

和隱約閃爍的眼淚

都非常震撼

貼近土地,貼近生活,

貼近人民的精神和情感

《小崗紀事》的敘事倫理中

不僅有溫情、有感情

還有一種動人的樸素與莊嚴

也因此

小崗人的

一喜一悲,一得一失

小崗土地上莊稼草木的

一靜一動,一搖一曳

都牽繞着記錄者的心

都在鏡頭上有所流露

有所呈現

也正因爲如此

它的畫面與構圖

人物和景物,事件與故事

才能看上去是那樣真實

那樣和諧,那樣溫暖

在這裏

我特別注意到了

鏡頭的民間性、草根性

以及由一年四季拍攝所構成的持續性

這使它不僅成爲一座村莊的編年史

某種意義上說

也成爲一部當代中國農民的精神史

它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品質

至少在目前

關於小崗的各類表達中獨樹一幟

並且無可替代

小人物,大時代,微記錄,大呈現

四十年前,當這些飢餓的莊稼漢

在“生死契約”上按下自己粗糙的手印

他們做夢也想不到 他們的名字

會進入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歷史

而歷史就是在這樣的寒來暑往

春華秋實中一點點養成

一點點凝結

《小崗紀事》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小崗

看到了小崗人真實的生活

看到了改革如何運行在中國社會的深處

感受到了久違的土地溫熱

和人民的情感

四集高清紀錄片《小崗紀事》

即將登錄央視紀錄頻道

12月3日20:05 分

CCTV-9特別呈現

安徽衛視將於

12月3日21:20分播出

敬請期待

本文作者:潘小平,女,1955年11月17日出生,安徽省作協副主席、安徽大學兼職教授、安徽省網絡作協主席、安徽省散文隨筆學會會長。曾任安徽作協祕書長、安徽文學院院長、《安徽文學》主編、《清明》雜誌副主編。有《季風來臨》《北方驛站》《城市囈語》《前朝舊事》《長湖一望水如天》等散文隨筆及長篇歷史小說《翁同龢》出版。近年來嘗試小說創作,有《少男》《扁豆花開》《雪打燈》等中篇小說發表。廣泛參與電視策劃與創作,擔任多部文化專題片和紀錄片撰稿,希望通過現代傳媒手段,將精英的理念傳達給大衆。作品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視專題獎、中國優秀紀錄片獎、安徽“五個一”工程獎等。已發表論文、散文、紀實文學、影視文學、小說約980萬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