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31個“世界艾滋病日”。來自閔行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醫療機構的30位志願者在上海閔行萬象城廣場爲觀衆們發放紅絲帶。佩戴紅絲帶既是對艾滋病羣體表達友好的方式之一,也表達了對艾滋病人的關心、支持和希望。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於廣場上高高矗立着的紅絲帶造型的“勇氣之門”——此一裝置是根據具有艾滋病認知的標誌性符號—紅絲帶搭建而成。而且在紅絲帶裝置的中間還設置一扇捲簾門,意思是希望勇敢地推開這扇門,快速檢測與瞭解自己有無艾滋病感染狀況,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提供可能性,爲控制艾滋病、共享健康生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現場|“世界艾滋病日”:跨過紅絲帶藝術裝置的“勇氣之門”

紅絲帶造型的“勇氣之門”裝置

1991年,以紐約畫家帕特里克和攝影家艾倫爲首的15名藝術家成立了一個叫作“視覺艾滋病”的組織,希望創造一種視覺象徵,以示對艾滋病患者的同情。這個紅絲帶也是自那一刻開始出現,現已成爲對HIV和艾滋病認識的國際符號。它代表了一種關心,關心那些活着的HIV感染者,關心那些已經逝去的病人,關心那些受艾滋病影響的人。它代表了一種支持,支持HIV感染者,支持對未感染者的繼續教育,支持盡全力去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疫苗,支持那些因艾滋病失去至愛親朋的人。紅絲帶也成爲一種希望的象徵,象徵疫苗的研究和治療感染者的成功,象徵HIV感染者生活質量的提高。

現場|“世界艾滋病日”:跨過紅絲帶藝術裝置的“勇氣之門”

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宣傳員

活動現場,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宣傳員呂涼、爾冬強、陳燕華、程雷、倪琳分別分享了自己作爲艾滋病宣傳員的感悟。001號宣傳員、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總監呂涼對澎湃新聞說,“作爲001號'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宣傳員’,我感到非常榮幸。每一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也是對我們的提醒,不能忘記自己肩上的擔當和責任。我也希望通過此次活動,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讓更多人跨過‘勇氣之門’。”

現場|“世界艾滋病日”:跨過紅絲帶藝術裝置的“勇氣之門”

“勇氣之門”活動現場

知名攝影家爾冬強表示,“我從2010年起開始做艾滋病防治宣傳員,至今已經有8年了。作爲攝影人,這些年我主要在海上航行,不管是水手,還是攝影家,因爲活動範圍的半徑比較大,所以這個羣體在如何防治艾滋病的問題上,是應該引起重視的。”

另外,青年指揮家、詞曲作者金承志成爲了上海市第6名艾滋病防治宣傳員,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丹丹爲其授牌。他所帶領的彩虹合唱團因演唱《張士超你昨天晚上到底把我家鑰匙放在哪裏了》和《感覺身體被掏空》而火爆全網,現場他們演唱了歌曲《彩虹》、《我喜歡》,用美妙動聽的歌聲向觀衆傳達了他們給予艾滋病人的愛與力量。

現場|“世界艾滋病日”:跨過紅絲帶藝術裝置的“勇氣之門”

開啓艾滋病快速檢測室的“勇氣之門”

活動儀式上,上海市衛建委趙丹丹副主任、閔行區衛計委杭文權主任、上海萬象城辛亮總經理和上海艾滋病防治宣傳員一起開啓了艾滋病快速檢測室的“勇氣之門”。據悉,通過進入“勇氣之門”進行快速檢測,15分鐘之後就可以知道自己的HIV感染狀態。許多觀衆也勇敢地走過“勇氣之門”,通過檢測屋中有趣且易懂的艾滋知識問答。

工作人員還通過發放相關艾滋病普及資料,義診等形式爲市民們傳授何爲艾滋病、艾滋病的傳播途徑、艾滋病流行現狀與危害、艾滋病宣傳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如何預防艾滋病等方面的知識,使大家能夠以更平和、更自然的心態去面對艾滋病。

現場|“世界艾滋病日”:跨過紅絲帶藝術裝置的“勇氣之門”

活動現場

主辦方表示,通過此次宣傳活動,希望廣大羣衆充分認識到艾滋病對人體帶來的危害,並清楚地認識到艾滋病並不會通過日常接觸進行傳播,有效消除羣衆對艾滋病的恐慌心理,並引導大家樹立起正確的認識,做到不歧視艾滋病人,相反更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讓和諧、關愛的氛圍在社會上延伸。

————————————

性、禁忌與越界者:艾滋病如何改變了美國當代藝術

1981年,艾滋病開始在美國蔓延,由於當時醫學水平不給力,在美國引發毀滅性災難。由於不瞭解病毒來源與傳播方式,幾乎整個80年代都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式。在人際交往活躍的紐約,疫情的爆發更是讓許多藝術家和創作者都身處其中。

比如,活躍於紐約的藝術家基思·哈林(Keith Haring)。

現場|“世界艾滋病日”:跨過紅絲帶藝術裝置的“勇氣之門”

基思·哈林參與抗艾運動,1990年2月32歲的哈林死於艾滋病。

現場|“世界艾滋病日”:跨過紅絲帶藝術裝置的“勇氣之門”

《忽視=恐懼》

1988年,塗鴉藝術家基思·哈林發現自己已身患艾滋,在生命的最後兩年裏創立了基思·哈林基金會,並留下一系列關於疾病的創作,《忽視=恐懼》《抗擊艾滋》《安全性愛》。

現場|“世界艾滋病日”:跨過紅絲帶藝術裝置的“勇氣之門”

《除下現代貞操的遮羞布》

1981年,伊薩爾·帕特金的畫作《除下現代貞操的遮羞布》被認爲是最早的艾滋病藝術作品,帕特金在目睹一些病患面部出現的卡波西氏肉瘤後創作了這件作品。

這件抽象作品將皰疹變成了發紅且凸起的斑點,在塗抹着令人厭惡的黃色畫布上顯得觸目驚心。

艾滋病最初爆發於男性同性戀者社羣,一些西方極右翼甚至將其視爲“同性戀癌症”與“魔鬼”,媒體與政府亦對此諱莫如深。面對死亡的威脅,同性戀者們起而應對這場空前的挑戰。藝術圈中也有很多同性戀者不同程度地公開身份,在作品中反應這一命題。雖然當時的主流藝術圈並不接納公開出櫃的藝術家,但創作從地下藝術運動開始興起。

現場|“世界艾滋病日”:跨過紅絲帶藝術裝置的“勇氣之門”

帕特里克·安格斯,《我心呯呯跳》

1991年,以紐約畫家帕特里克·安格斯(Patrick Angus)和攝影師艾倫·弗雷姆(Allan Frame)爲首的15名藝術家成立了“視覺艾滋”(Visual AIDS)組織,希望創造一種視覺象徵,以示對艾滋病患者的同情和關愛。

抗艾運動逐漸成爲由藝術家主導的世界公共運動,併產生全球參與的效應。每年12月1日舉行的“沒有藝術的一天”(Day Without Art)、“沉默=死亡”(Silence=Death)等已成爲全球博物館、畫廊與藝術中心都爲之響應的全球性藝術運動。

現場|“世界艾滋病日”:跨過紅絲帶藝術裝置的“勇氣之門”

“沉默=死亡”運動視覺符號

在現在藝術圈裏,已經有了更多的博物館、美術機構開始會舉辦與艾滋病相關的藝術家或主題性展覽,探討性別、艾滋與藝術的文化議題。

(本文源於《藝術新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