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娛樂4月2日報道 2015年,在第87屆奧斯卡頒獎禮上,當因電影《萬物理論》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Eddie Redmayne上臺發表演講時,激動的Eddie手持小金人,狂喜中又帶着點不可置信和侷促,第一反應不是自滿,而是略帶羞愧地說出一句:“我深知自己是多麼、多麼的幸運的一個人。”而後又帶點兒俏皮地表示,“我會做好這個獎盃的監護人,我保證我會每天擦亮他,好好照顧他,盡一切努力滿足他的生活需求。”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圖片

他來自顯赫家族,畢業於頂級學府,拿遍了一個演員可以擁有的所有獎項,卻還是覺得自己做得差了那麼一點兒。當他把自己推到極限時,又會覺得,極限也差了那麼一點兒。借Eddie爲OPPO Find X2拍攝探索大片的機會,聽他聊一聊他是如何從藝術生變成頂級演員,而對於自己內心的探索,又是如何引導他找到表演的更多可能。

站在巔峯上的激進探索

冒充者綜合症,在1978年由心理學家所提出,指那些已經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士,他們無法相信自己的成就來自於其能力,而是總覺得自己冒名頂替了他人,擔心某天被發現。

可當Eddie幾乎獲得業內所有的大獎,包括奧斯卡、金球獎、託尼獎等,甚至獲得英國每年授予的OBE勳銜後,他依舊提到了“冒充者綜合症”:

“在我看來,沒有接受過相關訓練或沒有去戲劇學院學習會讓我覺得,我必須更加努力。很多人都會自我懷疑,妄自菲薄,覺得遲早有一天會被人發現自己根本配不上現在的成就。我敢說這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不管他們有沒有表現出來。剛入行的時候,沒有任何正式資質這件事更是加劇了我這種心理,可能也是這個原因促使我愈發努力。”

這不是Eddie不自信的表現,而是成就雖然已經達到這兒了,但它還有可能更往前一點兒。就像他一直暗示自己的:假如我真的是冒充者,那就再往前跑一跑才能不被發現。

Eddie喜歡做夢。“夢想也非常重要。每個人也都會遇到挫折。我覺得我們需要不斷地嘗試再嘗試,督促自己去實現這些夢想,因爲生命只有一次。”他挺珍惜這唯一的一次機會: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藝術史專業,有色盲症狀的他,卻以一篇關於克萊因藍的論文獲得優等學位。

2002年,Eddie開始出演舞臺劇,在2005年的《山羊》一劇中,他被選角導演發現,後一年出演電影《心智相投》,走進影壇。在《萬物理論》中的霍金一角色爲他贏遍獎項,《丹麥女孩》的首位變性女孩一角又再次讓人們發現他更多可塑性。

在嘗試的過程中是否有懷疑自己的時候?“的確會有人因爲演戲的痛苦而掙扎是否該繼續下去,我總是說你需要痛苦個20年再考慮是不是要放棄。只有當你真的放棄了,回想到演戲時那些可愛的場面,卻仍舊感到痛苦時,心中的感受依然是‘也許它真的不適合我’,這纔是你該放棄的時候。”

演技即對人的精妙解構

很多人都以爲,影帝是天生的,然而人們不知道的是,每一個角色背後的勝利,都是一場對人的精妙解構。而天生學霸的Eddie自然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

“我總是會通過排練和做一些準備來列一個提綱,就像搭建一個基本結構一樣,這是我最喜歡做的,這樣做效果真的很棒。這樣一來,上臺之後或者鏡頭移動起來之後,感覺會非常自在”

《萬物理論》中霍金的角色不僅令Eddie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在內的不少大獎,在他而言,最重要的是獲得了霍金的肯定。在拍攝電影之前,Eddie對霍金的理論知之甚少,於是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去了解其本人、他的生活,和他的疾病。

Eddie曾在接受《衛報》採訪時表示:“霍金的臉其實是固定在一個位置的,但這不意味着我演他的時候就可以放鬆,因爲那是一種扭曲的固定。我把自己的力量用到極限,再試着從中感到放鬆……我像一個舞者一樣訓練自己的身體。”因表演真人真事,他給自己的壓力前所未有:“我知道他會看這部電影的,也會評價,所以我壓力很大。”當然,他最終做得相當不錯。

“我的態度一直是,我們可以把自己從事的每一項工作,扮演的每一個角色,都看作是有生以來最大的挑戰。”

在此之後,Eddie再次飾演了一個不尋常的角色:第一位接受變性手術的女性莉莉·艾爾伯。當Eddie穿上男士的硬領襯衣而意識到它的束縛性時,他明白了,此刻他已經成了女孩莉莉,他需要幫莉莉把這身不必要的衣服脫下來。這個角色讓他獲得了第二次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失之交臂後有人戲稱,也許被提名最佳女演員就會當選。有的演員會在自己的舒適區之外邁出一步來尋求突破,但Eddie喜歡把舒適區的邊界擦掉。

“作爲演員,最大的樂趣之一在於,我們總要經歷一些超出了自身舒適圈的獨特體驗。”

通過排練和準備,他會在自己心裏爲角色建立一套骨骼系統,在此之外,他的表演完全自由。他希望以人的敏感度來應對周遭發生的事情,不管是在舞臺上,還是當攝影機器開始運轉。而生活上,他也從來沒有停止探索角色的腳步。

瘋狂之前的安靜等待

對比起角色準備的嚴謹,在選擇角色上Eddie往往更多交給直覺,一種奇妙的電流通過導致痙攣的感覺。理性與感性之間,他深信直覺也會帶領他去探索更好的自己。

“我對角色的選擇完全取決於劇本,有時候看到劇本里的某一段內容,會有整個人都痙攣了一下的感覺。這往往說明大腦從主觀上已經從劇本中抽離了出來,開始假想自己與劇本之間的關係,然後神經就會產生反應。 ”

當然,Eddie深知,在準備和選擇一個讓瘋狂的角色之前,你要做的往往是:等待那一個角色出現。對內的探索,除了考驗實力和熱愛,往往也是對自我的一種磨鍊。而Eddie一刻都沒有停止過對角色的揣摩,哪怕這些努力不會被看到。當投入了許多心血,有時卻無功而返,會覺得氣餒嗎?

“當然會。很多年來,在我每一次爲角色做的準備工作中,總有許多是沒有辦法在屏幕上表現出來的。這總能讓我想到其他的行業,比如說建築業。建築師瞄準一個項目之後,通常需要設計出整棟建築,然後進入投標階段,而如果他們沒能中標,那他們設計的那棟建築就永遠無法呈現在世人眼前。有些建築師耗費多年精力設計各種建築,卻沒有一份設計能夠進入施工環節。想想這些沒能付諸實踐的創意吧。但我敢肯定,所有這些心得體會最後都會表現在其他方面,爲未來的角色所用。
所以我認爲,我們一定要學着享受這個過程。因此,在我揣摩角色時,即使我知道我的準備工作有極大的概率派不上用場,但我會抱着這樣一種想法:我現在學到的東西可能會潛移默化地顯現到其他地方,或者距離這個角色的內心世界只有一步之遙。”

《神奇動物》系列拍到第三部,Eddie已經開始享受這種擁有一個角色的感覺。“這是我第一次反覆飾演同一個角色,我喜歡發掘這個男人身上的不同特質,想要更深入地去了解他。有時,劇本會出現和他以前遇到過的境遇完全不同的經歷,這時我需要演出他的另一面,而同時,我也要忠於這個人物的本質。這感覺太美妙了。”對下一個角色,有什麼計劃?

“我現在還沉浸在紐特的世界裏,暫時沒有辦法在心裏給下一個角色騰出位置。”

雖然Eddie暫時還沉浸在紐特的世界裏無法自拔,但這一次OPPO Find X2拍攝的探索大片特別記錄了Eddie在角色探索的過程,每一次準備他都完全沉浸自己,爲極致的角色呈現默默準備着。

OPPO 全球品牌大使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OPPO 全球品牌大使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而談到這次和OPPO的合作,Eddie也提到OPPO對探索的執着讓他印象深刻。

“我認爲,OPPO 人對於探索、對於發掘自身潛力充滿真正的激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OPPO 的創造力和優雅氣質都是我夢寐以求的特質。”

邁進科技新時代的“老古董”

生活中的Eddie是個“老派”的人,他喜歡紙質材料的觸感,他喜歡在電影院看電影,他沒有社交媒體賬號,甚至一度放棄使用智能手機。但隨着電影行業也因爲手機技術的發展而逐漸改變,他開始思考手機與自己的關係。

“多年來,我一直生活在被各種技術狂轟濫炸的環境裏,曾經下決心不再使用手機。直到最後,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將手機融入工作之後,手機才爲我的生活帶來了積極而新穎的變化。而Find X2正是這種轉變的象徵。”

用錄音來進行口音模仿的練習,通過拍攝照片、短片來觀摩、快速回看自己的表演,翻看資料片揣摩角色,閱讀劇本,智能手機在Eddie的工作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他直言Find X2的120hz沉浸式體驗屏幕是他演技探索的好夥伴,“我工作的時候,經常會在手機上觀看前幾天拍出來的樣片,給自己一些新的靈感。所以我希望屏幕功能越強大越好。”

家庭也是Eddie非常看重的部分,剛搬過家的他希望能先把住處安定下來,多和家人交流、相處。把老款手機換成Find X2的原因之一,也是家人。“Find X2能夠記錄我和孩子、和家人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以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手頭上有這麼一款高品質攝像機,隨時隨地都可以捕捉精彩瞬間。”OPPO Find X2的超感全焦影像系統支持12bit超清圖像採集,這讓他在拍戲的間歇也能和家人進行互動。

“我的工作有點奇怪,孩子還太小,他們可能不知道我在做什麼,但有時候我做的事又很妙。比如《神奇動物》系列的拍攝中,我常會和一些玩偶操作人員搭戲,有時甚至會和他們互動一整天。我會拍一些這樣的視頻給我的太太,讓孩子們也看一看。他們覺得還挺有意思。”

我們無法說Eddie因爲什麼取得了“成功”,畢竟成功這個詞只是外界對他的評價,從未出現於他對自己的定義之中,也許加在他頭上的光環在他看來也只是稀鬆平常,再一次的自我突破並探索還能做什麼纔是他真正想要的東西。“冒充者綜合症”推着他一直走向更好,這樣他纔會在回首曾經的時候可愛地鬆一口氣,啊,他們沒有抓住那時不夠好的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