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你的第351個夜晚

特邀朗讀者丨王鵬

▾  點擊收聽我想對你說的話  ▾

真正聰明的人,都在做'減法' 來自自然的恩典 00:00 07:02

作者:南川大叔(nanCSS)

有次幫一個朋友搬家,她一個人住,但是收拾出來的東西用了整整三個貨車拉。

我感慨地問道:“你的東西可真多啊!都用得上嗎?”

朋友說,你還不知道我啊,特別喜歡買東西,買着買着就多了,有的沒什麼用,就放着了。

我環顧了一下四周,還真是,打包的衣服標籤還在上面,收到的快遞有些還沒拆開,甚至有些是好幾年前的舊物……

我問她,那些舊物爲什麼不扔掉呢?朋友說,總覺得以後還會用得上。

這位朋友在生活上、工作上是一個拖拖拉拉的人,做事情也總是丟三落四。她經常感到迷茫,卻不知道怎樣擺脫現狀。

經歷過這次搬家,我總算知道她的癥結在哪了。

大概就是因爲周圍塞了太多不需要的東西,生活圈子裏充斥着很多不必要的人與事,以至於自己也迷亂了雙眼,看不清真正想要什麼。

“凡事力求簡單”。

生活如一團麻,紛繁複雜,有時候去繁求簡,恰恰纔是快樂的祕訣。

曾看過一部劇,女主角原來就和我這位朋友一樣,什麼東西都買,屋子裏堆滿了物品,客人來了都沒有地方坐。

後來經歷了一次地震,躲在屋子裏的她口渴難耐,可滿是雜物的屋子裏都翻不到救命的一瓶水。

地震過後,她們家被毀了,只能帶一部分東西離開。看着極少的行李,女主角的媽媽感嘆道:原來我們需要的東西那麼少。

於是,一家人開啓了斷舍離的極簡生活:

斷,就是不購買不需要的東西;

舍,就是捨棄多餘沒用的東西;

離,就是脫離對物質的執念。

她丟掉了許多沒用的物品,留下來的每一樣都是不可或缺的,並將這種模式延伸到工作上。

去除不必要的工作,推開不必要的應酬,將重心放在真正在乎的人身上。

這樣的極簡生活,女主角不但沒感到空虛,反而覺得內心越來越充實了。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寫道:

“我們每一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卻總在不知不覺間遺失了什麼。多餘的財富只能購買多餘的東西,人的靈魂必需的東西是不需要花錢購買的。”

除了多餘的物質,不必要的人際關係也需要做減法。

夏瑞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經常參加公司的對外活動。每次活動她都會在朋友圈炫耀,今天和哪位大咖喫了飯,明天要和哪個名流見面。

這些“厲害”的人,她加了一批又一批,整個朋友圈的人都知道她人脈極廣。

有一次,因爲她的工作失誤,公司遇上了一些麻煩,領導大怒,責令她兩天內要拿出處理方案把問題解決,否則就讓她辭職。

焦急的她一回到座位就聯繫以前認識的大佬們,希望能得到別人的指點和幫助。

結果打了一圈電話,只有一兩個接通,而且電話那邊聽起來好像不認識她,直接找個藉口就掛掉了。

她整個人沮喪極了,眼淚簌簌地掉下來。加了那麼多好友,到困難的時候才發現,誰也不曾真心地認識過。

其實,每個人的微信聯繫人少則幾百,多則幾千。但相識滿天下,知交又有幾人呢?

越是厲害的人,越是優秀的人,他們的朋友圈往往越精簡。

有兩三個知己好友,去除一些表面的“人脈”,給自己的“朋友圈”做個減法……這樣你纔會發現真正重要的人是誰。

在如今的生活中,每天都有無數商品、娛樂、社交、工作的信息將你淹沒。你好像很忙碌,好像很努力,但也越來越容易焦慮。

腦袋像上緊了發條的鐘,總是停不下來。我們不斷地買買買,不斷地參加各種應酬……

但它們除了佔用你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好像也並不是總有那麼大的價值。

化妝品囤多了會過期,衣服買多了會過時,App下載多了手機會卡,低質量的戀愛拖的時間長了也容易散……

我們想要的東西太多,但真正需要的又很少。

真正聰明的人,都在做“減法”。

減少不必要的東西,去掉不必要的應酬,把奢侈的時間留給值得的人和事。最重要的你要把奢侈的時間留給自己。

無論生活還是感情,有舍纔有得。

·歡迎轉發朋友圈;

·回覆「轉載」獲取轉載須知;

·回覆「朗讀投稿」獲取投稿須知。·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輪值主編:BEKAH

音樂:《聽見下雨的聲音》——張穆庭

作者來源:南川大叔,心理學者、情感導師及撰稿人。只做你的私人讀物,治癒所有不開心。文章首發在個人公衆號:南川大叔(ID: nanCSS),轉載請聯繫公衆號獲得授權。

◆這4個字,決定了人生的不同

◆人生很難,但別忘了勇敢

◆別讓你今天的懶,成爲你未來的難

◆怎樣給人生減負?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答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