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給了文人墨客不盡的源頭活水。

張恨水作爲民國時期的才子作家,一生著作等身,產量頗豐,而且他的作品通俗易懂,受衆廣泛,十分受歡迎。

他憑藉着才華出名以後,曾經在蕪湖擔任過《皖江報》的編輯,當時的報社供喫供住,自己還有8元的月薪,而張恨水每天逛街,都要喫一碗牛肉麪。

一、當編輯,每天一碗牛肉麪

張恨水出生於江西,祖父曾跟隨曾國藩出生入死打仗,戰功赫赫,從而受到朝廷的重用。祖父去世後,他的父親也棄文從武,之後的張家便慢慢敗落了。

小時候的張恨水,從小就喜歡閱讀才子佳人的古典小說,十歲時就讀過《三國演義》、《殘唐演義》等小說。

關於“張恨水”這個名字由來,還有一個有趣的小誤會。因爲“恨水”二字偏陰柔,在名字中不常見,因而民間便有了傳言,說他喜歡冰心,卻求而不得。

然而,“恨水”二字乃是出自“人生長恨水長東”,事實上冰心和張恨水兩人並不熟識,因爲此事,兩人還親自澄清過。

因爲家道中落,19歲的張恨水只能到報社打工,謀求生路。他在報社時,取筆名爲“恨水”開始了寫作生涯。

憑藉着超高的寫作天賦,張恨水的才華,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四年後,他到安徽蕪湖的《皖江日報》擔任編輯。

這期間,張恨水的生活還算滋潤,他每個月有8塊錢的薪酬,而且報社管喫管住,無論是伙食還是住所都很好。

然而,張恨水晚上下班以後,最喜歡拉上一兩個同事去逛街,每次都要喫一碗牛肉麪纔行。

二、寫作效率高,著作等身

在安徽蕪湖當編輯時,張恨水發表了自己的處女座《紫玉成煙》,後來還寫了小說《南國相思譜》。

隨着章回體小說《春明外史》的發表,張恨水一舉成名,成爲當時炙手可熱的小說家。隨後的《金粉世家》,更是將他的寫作事業推到頂峯。

在寫作方面,張恨水最爲傳奇的,是寫作的速度很快,同時稿子的質量也很高,加上他的作品通俗易懂,受衆廣泛,因而是當時最火的暢銷書作家。

私下裏,張恨水和老舍是很好的朋友。

據老舍說,張恨水的作品的確高產,但是他從不會爲了完成任務敷衍了事,只要是約定好的時間,他總會按時交上高質量的稿子。

正是因爲如此的高效守信,加上作品受歡迎,很多出版社也很高興跟張恨水合作。

就這樣,一家三十幾口人,全靠他養活着,而且一家人的日子還過得很滋潤。

張恨水寫作的高效率,是當時業內的一個傳奇,而平日裏的他卻總是一副悠閒的樣子,從不慌亂。

平日張恨水喜歡打牌,如果玩得不盡興,是不會工作的,有時候報社實在催得緊,他迫於無奈,只好一邊打牌一邊寫作。

即便如此,他仍然是行雲流水,文思敏捷,不一會兒便輕鬆交稿,讓人驚歎不已。

三、三次婚姻,終得愛人

張恨水一生寫盡了愛情,而自己的感情之路卻頗爲坎坷。

他和第一個妻子徐文淑的婚事,乃是父母包辦,因爲媒婆的設計,讓他娶了一個大字不識,又長得很醜的女子。

由於接受不了,張恨水新婚第二天便離開了家,外出闖蕩。

在後來的歲月裏,張恨水遇到了第二個妻子胡秋霞。這個女孩的身份十分低微,乃是大富人家的丫鬟出身。

他對胡秋霞的感情,算得上喜愛,卻算不上真正的愛情。

胡秋霞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是賢惠能幹,將家庭料理得井井有條,能夠讓張恨水毫無後顧之憂的忙事業,所以,他對這個妻子還是十分敬重的。

然而,張恨水是文人,骨子裏總少不了浪漫的情懷。他渴望的愛情,是才子佳人的花前月下,是互相唱和的懂得和陪伴。

後來,遇到周南的張恨水,纔算是找到了靈魂契合的愛人。

周南讀過書,可以和張恨水平等的交流,更懂得他的內心。

有一次,周南看到桌子上有一首張恨水沒有署名的詩,然而,她一眼就看出來,是出自丈夫之手,這讓張恨水十分激動。

對於張恨水而言,一個懂得他的伴侶,才能讓他從心底裏生出愛意。

縱觀張恨水的一生,事業成功,也收穫了愛情,算得上人生贏家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