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成都講課,在這裏我們就講一段跟“成都”有關的三國話題。東漢建安19年,也就是公元214年的夏天,劉備率領大軍包圍成都,在簡雍的勸說之下,劉璋開城投降,劉備兵不血刃佔領成都。但是在佔領成都以後,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劉備昏招迭出,差一點葬送了大好的局面。有兩件事值得說一說,第一件事就是劉備鼓勵士兵去搶錢。

圍攻成都的時候,劉備就向當兵的許諾:“若事定,府庫百物,孤無預焉。”意思就是成都拿下來以後,這政府部門倉庫裏的財產、國庫裏的金銀,我一個大子都不要,全是你們的,大家可以隨便拿。這樣不要緊,在拿下成都以後,這些當兵的都把武器扔到一邊,爭先恐後,大肆搶劫。先是把政府部門什麼倉庫、金庫搶了個乾乾淨淨,接着又搶了老百姓很多金銀財寶、糧食布匹。後來在劉備的干預之下,把糧食布匹這些生活必需品還給了老百姓。

不過接下來的局面就比較尷尬了。由於政府的錢財都被士兵搶走了,劉備入主成都以後,一度出現了極大的財政困難,各方面的經費捉襟見肘,處處告急,就是拿不出錢來。怎麼辦?還是比較有財政工作經驗的劉巴給出了一個主意,他建議劉備緊急發行一批大面額的錢幣。其實這個辦法用現代眼光來看,就相當於突擊地大規模發行貨幣,製造短期的通貨膨脹,解決政府的財政困難問題,這是典型的“割韭菜”的手段。

割完了這一茬韭菜還不算完,劉備還要割第二茬韭菜。他還要做第二件事,就是把成都老百姓的房屋、田產分給手下的部將。關鍵時刻趙雲站出來提了反對意見。《三國志》上記載趙雲是這樣說的:“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不宜奪之,以私所愛也。”這個意思就是說大哥,老百姓是咱們政權的根本,我們應該把田宅歸還給老百姓,讓他們安居樂業,這樣纔會有人給你交稅,有人來服兵役和徭役,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咱們的政權才能穩定。把大家的東西奪過來給一小部分人,這是缺乏戰略眼光的,這是不對的。

在趙雲的勸說之下,劉備恢復了冷靜,他停住了第二次割韭菜的手。讓勝利衝昏頭腦的劉備,真的是差一點被自己的昏招葬送了大好的局面。所以說到這兒,我們就特別敬佩趙雲趙子龍,我們這位子龍將軍不光在戰場上能夠一往無前,而且在會場上也敢於挺身而出。

搞管理帶隊伍就是這樣,在做重大決策的時候,特別是涉及到國計民生這樣大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聽聽不同意見。廣開言路,體察下情,善於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看問題,這都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原則。

俗話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領導者自己也是人,一時高明不能保證一直高明,此處正確不能保證處處正確,所以在重大事件上聽聽不同意見還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我們總結一句話,作爲一個帶隊伍的人,必須要容得不入眼的人,聽得不入耳的話,這是走上興旺發達的必由之路。好了,今天內容我們就講到這兒。平講平說,咱們明天接着說。

本微信公衆賬號發佈的內容均爲原創,如果您喜歡,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媒體及公衆號轉載,請回復“轉載”獲得“轉載需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