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杭州,記者 羅禕辰)訊,4月2日,寧波江豐生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江豐生物")宣佈完成B輪融資,由英特爾資本領投,新幹線投資和銀杏谷資本跟投,規模達上億元人民幣。

據悉,作爲企業風險投資機構(CVC),英特爾資本對外投資一直圍繞着公司的數據中心戰略,投資業務主涉及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半導體存儲等領域。2019年至今披露的在中國的投資項目包括:雲拿科技、億智電子、梅卡曼德機器人和概倫電子等。

僅從業務上看,江豐生物似乎並不是英特爾資本的"菜",但《科創板日報》記者查詢材料後發現,江豐生物雖處於醫療行業,但其主營業務數字病理實際與數據處理聯繫緊密。

資料顯示,該業務是一項把現代數字系統與傳統光學放大裝置有機結合的技術,即用計算機對採集到的數字圖像(如腫瘤切片等)進行處理,獲得可視化數據,從而提高醫生診斷效率。

image

病理切片圖,來源:公司官網

發展到今天,數字病理+AI已成爲業內公認的趨勢。不過,這一賽道中已經湧入了衆多強大的競爭者,各自扮演不同角色。

以江豐生物爲例,公司身份是數字病理系統供應商,主要業務是銷售硬件,即各種信息系統和處理設備,屬於行業內較早一批參與者。與公司直接形成競爭關係的有羅氏、飛利浦、徠卡等。

隨着各家硬件產商忙於打造自己的產品生態, "切片數據孤島"成爲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有公司選擇建設切片數據平臺,典型代表有91360切片庫,其運營主體爲玖壹叄陸零醫學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下稱"91360")。媒體報道,2019年,91360與濱松集團、智躍醫療達成合作,濱松集團角色爲硬件提供商。

進入到AI發展階段,互聯網公司憑藉自身算法優勢也開始進入這一領域。騰訊在2017年推出了首款醫學領域的AI產品--騰訊覓影,可完成多種癌症的數字病理篩查,且具備AI輔診功能,自稱特徵識別率超過98%。

據悉,江豐生物本輪融資金將被用於AI病理產品研發和落地、海外市場拓展,以及雲病理平臺的升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