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次完成一個功能模塊,都要對已開發完成的所有功能進行測試。系統測試,各模塊功能開發完成,開始所有功能模塊階段測試之後,各種關聯性測試。

不少創業公司的產品經理需要兼顧項目經理的工作,並且全職測試角色。這篇文章講產品經理如何進行高效的敏捷開發項目管理。

一、背景交代

背景,利用公司原有的項目管理方式,產品無法按時上線,產品質量難以保障。老闆決定把項目管理交由產品經理主導,務必保證後續產品的質量並按時上線。

首先,我組織項目組成員總結原有項目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點:

  1. 項目進度不可見,產品經理對項目失去掌控,開發每日進度不可見,老闆也不知道大家每天在做什麼。效率低下,項目延期,成本增加。
  2. 測試周期與開發週期分離,不能及時有效處理中間開發出現的偏差。開發實際結果與產品期望結果偏離,質量不過關,開發人員重複工作。

針對以上的問題,結合領導給出的敏捷開發項目管理要求,我對公司的項目開發管理過程進行了重新梳理補充。最終提出了敏捷開發項目管理5步走的方法,並在後續項目管理過程中得以有效利用。相比於之前項目管理方式,新的方式把團隊工作效率提高30%以上。

二、說明

以下過程只針對項目開發過程,不包括需求分析,UI設計,原型設計等過程。這些模塊在此之前已經完成。敏捷開發項目管理過程,主要分5個步驟(以某小程序項目開發爲例)。

二、目錄

  1. 工時評估,列出功能清單與完成開發工時評估
  2. 計劃排期,列出里程碑計劃與開發計劃,具體到功能模塊責任到人
  3. 階段測試,功能模塊完成開發,開始階段測試
  4. 項目管理過程中需求變更處理
  5. 完成綜合測試,項目上線

三、具體步驟

1. 工時評估,列出功能清單與完成開發工時評估

產品經理梳理好要做產品的功能清單,找項目組對應的開發負責人進行工時評估,評估完成之後找技術主管確認,確認無誤,完成工時確定。

此外,測試周期另找測試主管評估即可。開發工作量評估完成,具體如下圖(1.0):

(1.0)

2. 計劃排期,列出里程碑計劃與開發計劃,具體到功能模塊責任到人

如何排模塊時間點,基於功能清單工作量評估結果,產品定功能模塊開發截止時間,與開發人員一起開會確認。

如何排優先級,可把功能點劃分爲兩種,一種屬於前置條件,一種是基於前置條件功能點。舉個例子,你要賣商品,會涉及訂單和商品兩個要素。沒有商品也就沒有訂單,所以商品管理功能實現必須先於訂單管理。商品管理就是前置條件,訂單就是基於前置條件功能點。

開發計劃如下圖(2.0):服務端比前端少一個接口字段,就不放圖了,里程碑計劃也可以從開發計劃裏面進行提取,就不多說了。

3. 階段測試,功能模塊完成開發,開始階段測試

如何保證信息同步,利用線上協同辦公工具,開發每次完成對應功能模塊開發之後,會對錶格信息進行實時同步更新,在用的協同工具是石墨文檔。

如何體現項目進度,開發人員每天對工作進度進行更新,前端開發包括兩部分,靜態頁面和接口,開發完成之後,文檔中對應模塊記下“V”。實際完成時間是開發自己寫。前端開發計劃以實際接口對接完畢時間爲準,服務端以接口完成時間爲準。如下圖(2.0)

(2.0)

如何進行階段測試,產品測試人員,每天看文檔對已開發完畢的功能模塊進行測試。測試之後在對應功能模塊後面寫明測試情況,有問題要求開發在進行下一模塊開發的過程中把問題修復。因爲是上個功能週期未完成的部分,這一階段必須補上。

例如開發人員完成了商品管理靜態頁面和接口,產品看到之後就去測試商品管理模塊,比如新增,商品列表裏的搜索,商品編輯,頁面樣式等。

注意:這裏的測試算作模塊測試,不要求面面俱到,涉及到與其他未開發模塊相關聯的內容無需測試。保證主體功能沒有大的問題,

每次完成一個功能模塊,都要對已開發完成的所有功能進行測試。包括已測試過的功能模塊,關聯起來在進行測試。直到最後把所有模塊開發完成,開始最終的系統測試。

栗子;商品管理已經測試完成,當訂單管理開發完成,那麼商品管理和訂單管理需要進行關聯測試。如確認訂單的時候,把商品下架,然後下單等等。

4. 項目管理過程中需求變更處理

項目開發過程中,如果有需求變更,記錄下來,如圖(3.0) 。

如何處理,根據項目開發進度,決定是否要做以及要做哪些部分。這部分按照項目上線時間靈活協調至時間既可,一般我會把小的一些變更需求放到功能開發過程中。

如果是要加新的大模塊,上線時間還足夠,會跟大家商量爭取把它做掉。時間不夠的話,找領導說明情況,申請延長上線時間或者放到下次迭代做更新。

(3.0)

5. 完成綜合測試,項目上線

系統測試,各模塊功能開發完成,開始所有功能模塊階段測試之後,各種關聯性測試。上述的階段性測試如果做的比較好的話,系統測試基本不會有太大問題。這一階段主要是完善細節,完成全模塊交互邏輯測試,測試完成之後,完成項目上線。

四、總結

做項目管理其實像是在滾雪球,從小到大的每一個過程中,盡力把雪球的每次層裹的堅固穩定。這樣,就算雪球滾得足夠大了也不至於立刻全盤崩壞。

另外,有什麼好處,我就不多說了,比如,降低項目風險,可每日彙報項目進度,成本可見,提升開發測試效率。

最後,方案是死的,人是活的,實際應用中需要結合項目場景靈活調整相關細節。產品經理切忌拿來主義,別人給你的是你能得到,剩餘不能給你的需你自己悟。

本文由 @王想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