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他83歲,是日本國寶級藝術家:老天給我的時間不多了)

今年83歲的橫尾忠則,

是日本國寶級藝術家。

他的作品中,

狂人般的風格奠定了他藝術先鋒的地位。

正如日本學者指出的那樣:

“橫尾忠則是21世紀大衆藝術復興的先驅者

他改變了20世紀脫離大衆的美術潮流。”


橫尾忠則爲自己設計的海報《TADANURI TOKOO》1965

在海報中,橫尾以手持玫瑰花的形象上吊自殺

橫尾腦回路清奇,

從小就在夢中與外星人約會,

每天盤算着死神將何時到來,

工作以後性格剛烈的他,

因爲不滿客戶的態度,

還在提案會上毆打客戶。

除此以外,他還是個不折不扣的“追星族”,

因爲喜歡三島由紀夫,

他努力成爲了三島由紀夫的密友,

想見達利,就跑去西班牙敲達利家的門,

結果達利夫婦兩也不知道這日本青年是誰,

招待了他四個多小時。

三島由紀夫與橫尾忠則

橫尾忠則與高倉健

橫尾忠則與大衛鮑伊

60年代開始,橫尾的藝術就像流星撞擊地球般,

在全世界範圍激起火花,

愛追星的橫尾,也在一夜間成了大咖們追求的對象,

MoMA邀請他個展,

列儂、小野洋子找他做演唱會海報,

著名導演大島渚更是邀請他來拍電影……

最近我們有幸,

在東京兩次拜訪了橫尾忠則。

的確是一個真實、有趣、和藹、充滿魅力的男人。

自述 橫尾忠則 撰文 阿夢夢

橫尾忠則,前半生是平面設計師,後半生是畫家。

他有很多朋友,三島由紀夫、寺山修司、黑澤明、大島渚、田中一光、列儂、安迪·沃霍爾等等等等,併爲這些朋友們創作了很多平面設計作品,電影海報、唱片封面、攝影畫冊封面、圖書插圖……

70年代的橫尾是紐約MoMA美術館的紅人、座上客。1981年,他在MoMA看到了畢加索的畫展,突然就開始嚮往畢加索繪畫中的自由,當即發表了“畫家宣言”,決定成爲畫家。

“我不是說想成爲畢加索那樣,有很多女人圍繞的畫家,我只是看了他的畫,突然轉念,也想畫畫而已。”??在橫尾東京的工作室,他這樣描述自己成爲畫家的動機。



橫尾忠則的確是教科書上的人了,不過他還活着,今年83歲的他,還在以驚人的速度不停地創作着。

有幸,我們在一月和三月,分別兩次拜訪了他位於東京成城的工作室,而這間工作室,正是30多年前,著名建築師磯崎新爲他設計的。


工作室裏作畫的區域分好幾塊,每處都是正在進行時。第一次去的時候,靠窗的畫架上的兩幅畫是畫的橫尾在四年前去世的愛貓tama,橫尾決定一定要畫100張,現在畫了有60多張了吧。

他說,貓在日本好像是藝術家的一個標誌。如果貓活得好,人生也就順暢。

另一個作畫的區域靠牆,畫布上江戶時代的人物和印度男子的頭像交織在一起。

因爲橫尾身體的關係,第一次的拜訪並沒有正式做採訪,只是單純的閒聊,他穿着一件經常出現在媒體報道中的紅帽衫,領口都有破洞了,雖然精神欠佳,但橫尾還是和我們聊了一個多小時。


時隔一個半月再次到訪,開門迎接我們的橫尾神采奕奕,眼神也銳利了很多。

進到工作室,幾十張安迪·沃霍爾的人物肖像畫一併排開,他正創作一組有關童年主題的作品,作品量驚人,平均每天能完成3、4張畫。


橫尾忠則對一切事物好奇,“你們來自哪裏?你們的城市長什麼樣?”就連同行攝影師身上的文身他都不放過,“這個文身要弄多久,疼嗎?還能擦掉嗎?這顏色是怎麼弄的呀?要是我的話,我可以用顏料在身上畫,那每天都能弄些新圖案了呢。”

因爲耳朵不好,橫尾跟我們聊天的時候,把大家都安排在身邊坐下,親切地就像是鄰居家的老爺爺,還會時不時地往你手裏塞茶點喫。

我熱愛繪畫?

我從小就是獨生子,也沒有兄弟姐妹,也就只是和班主任、幾個朋友交流。出社會以後,因爲老家是在關西鄉下的,我去了神戶。

對我來說,神戶已經是大城市了。我就覺得自己和人家城裏人沒有什麼共同點,口音也是鄉下口音,特別害羞。


狀況劇場《腰卷阿仙》海報1966

《都市與設計》 1966

紀錄片《三島由紀夫傳》海報1985

結婚畢業後,我和妻子一起搬來東京,那時候東京是我的夢想之地,60年代初如願進入了龜倉雄策先生主持的日本設計中心工作,當時和我一起工作的有田中一光、永井一正,他們都已經是非常有名的設計師了。而我真的從小就不怎麼會展示自己,脾氣又不好,老是惹得大家哭笑不得。


《販賣夢想的妖精》寶冢歌劇演出海報 1965


男士化妝品海報 1974

加入日本設計中心,早期清閒無事可做,只好下班用情色電影來排解焦慮,投向感官世界以尋求慰藉,這段獨特的“青年回憶”,也對我後來的平面設計產生很大的影響。

萬博空 1967

其實我作爲平面設計師的年份很短,只做了二十年,但是在歐洲和美國一下特別受歡迎,MoMA邀請我去做個展,然後就出名了。但是在我內心,這個階段早就已經結束了。

NHK2019大河劇《韋駄天》

現在偶爾也會有人來拜託,像今年HNK的拜託,爲大河劇《韋駄天》、設計了視覺海報。這個電視劇講述了第一位參加世界奧運會的日本人——馬拉松選手金慄四三先生的故事。

這樣的平面設計工作,現在一年裏也只接4、5個。

朝日啤酒海報 1966

這張海報在製作時,

橫尾因爲不滿客戶怠慢的態度,

把客戶給揍了

《我的青春沒有後悔》1994

《富士泰山》 1997

《向死而生》2000

1981年畫家宣言到現在,38年時間,我都在畫畫,我希望大家知道我是個畫家。

立志成爲畫家的確是受到了畢加索的影響,我對他的人生、創作、生活方式非常感興趣,倒不是想畫出那樣的東西,而是朝着那樣的人生前進的感覺。

做平面設計都有客戶的嘛,條件、交稿日,各種限制。大部分客戶對我的這些要求呢,我內心是不認同的,我可不想一味只是做讓甲方開心的作品,那絕對不會是一幅好作品。

畫畫完全是自由的。對我來說,不存在一開始就決定要畫的那個東西,每天我的心情也不同,衣服的顏色也不同,天氣也不同,這些都會影響我的繪畫。沒有主題,不也挺好,我可不是那種刻板的人。你也可以說,我是個沒有風格的作家,亞洲、歐洲、南半球……各種東西混搭在一起。

畫畫真的很有趣,第一筆下去的時候,其實你不知道會這幅畫會失敗還是成功,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畫條線上去。之後呢,你可能會覺得這條線真礙事,要是沒有就好了,或者要是橫着畫就好了。然後你就用其他顏料覆蓋、重畫、覆蓋、重畫,在這個和過程中,不知不覺,畫就完成了。

繪畫的過程是開心的,但完成以後的事,我都沒興趣。展覽的評價,什麼價錢賣出去等等,這些都只是畫廊的工作罷了。

一邊擦一邊畫,一邊擦一邊畫,這個過程纔是開心的。

??

童年

從一歲到十九歲,這十幾年裏,我的人格和性格基本上就已經塑造完成了。

比如現在雖然在畫安迪·沃霍爾,但主題其實是童年,把我的小時候、少年時代所經歷的戰爭、休戰、麥克阿瑟(最早去到日本的美軍將軍)的到來,最早的美國體驗,這一系列的東西都放入了安迪·沃霍爾裏面。

這些都是我小時候經歷過的“文化現象”,我是把代表這些文化現象的“英雄們”都畫進了畫裏。

土方巽舞踏公演海報《加爾梅拉公司》1966

《橘夢樂團》1976

《國際特赦組織》1977

《士兵夢》1986

雜誌IDEA No.147 1978

夢、外星人 

我已經寫日記40多年了,都是記錄日常事件,但是通常也會做夢,畫畫的時候也會把夢畫進去。不光是晚上做的夢,比如說對未來的夢,對過去的回憶。

“畫畫”這個行爲本身是一種日常行爲,但這種畫裏面有從夢中而來的靈感和啓示。

對UFO一直有研究。第一次見到UFO是高中二年級的事。在河邊一座三層的建築的頂層。一架旋轉的飛行器,在我想要認真看的時候,它就以非常快的速度從眼前橫飛過去,飛入宇宙。當時並沒有什麼UFO之類的說法,大家都是叫“天空的朋友”。當時只是覺得“這不會是 ‘天空的朋友’吧。”

那之後大概連續7年時間,幾乎每天都能夢到UFO。我不太和別人說自己見到外星人的事,說了肯定別人都覺得我是怪物,他們也會覺得我的作品是怪物的畫的。這對我的作品不公平。

迷幻電影《神遊(The Trip)》海報 1968

除了UFO之外,我對所有的超自然現場也都很有興趣,四處拜訪UFO專家、心靈研究家,也親眼見識到很多驚人的超級自然現象。

沒有任何事比親眼見證超自然現象的感動更能撼動我的靈魂。我認爲這種感動是一種像是與神、與宇宙直接連接在一起的情緒。

音樂家細野晴臣與橫尾忠則

細野晴臣與橫尾爲他畫的肖像

我去過很多次印度,一去都是一個月,和音樂人細野晴臣一起去的那次,我們在旅館打坐,向天空傳輸意念,試圖召喚外星人。

專輯《COCHIN MOON》

回國之後,還合作出了一張專輯《COCHIN?MOON》,音樂是細野負責,唱片封面我做成了寶萊塢原聲帶的模樣。

三島由紀夫 

和三島由紀夫相識是在1965年,我看到攝影師細江英公要製作三島由紀夫寫真集的報道,我就問細江能不能介紹三島給我認識,我想爲他的寫真集設計封面。

幾個月後,三島先生來看我的個展,那是我們第一次見面,他買了一張畫掛在家裏,就這樣我們慢慢成了朋友。其實從我們認識到三島先生去世,只有四年時間,我們在這四年中交往了很多。

有爲三島的書做過裝幀、現代歌舞伎公演時的海報、唱片封面、小說的插畫等等,一起做了很多東西。

攝影集《薔薇刑》1969

《結局的美學》1966

有一次爲三島由紀夫的連載散文《結局的美學》做插畫時,因爲貶低了三島的顏值,惹他發了好大的脾氣,還要求和我拔劍決鬥,但我堅持使用這張插畫,因爲我覺得禮節與藝術創作是沒有關係的。

以前看三島由紀夫的書,是一種接近他的手段,認識之後,至少在三島先生還活着的時候,我再也沒看過他的書,眼前的真人比小說要有趣。但在他去世後,我又開始重讀《豐饒之海》四卷本……

他自殺的前一晚半夜我們還通過電話,那時候我就有預感他好像要做些什麼,電話裏他重複對我強調好幾次:“你要活得更堅強一點纔行。”?我一直無法從三島突然到來的悲劇性的死亡中走出來。

“天井棧敷”劇團合照

寺山修司 

寺山修司的實驗劇團“天井棧敷”是我們一起創立的,雖然我從來沒看過他的書,但這不妨礙我們交朋友。

寺山修司《扔掉書本上街去》1967

“天井棧敷”會員招募海報 1967

“天井棧敷”實驗戲劇《青森縣駝背男》海報 1967

橫尾爲“天井棧敷”所設計的舞臺場景 1967

有一次我給寺山打電話,那時候我也不知道電話有留言答錄功能嚇一跳,可是因爲有趣,所以我打了好幾通電話對答錄機唱歌……一時興起太過興奮,像是狂風巨浪之吼類的,“好,接下來是西鄉輝彥的《星星的弗朗明哥》!”自播自導自嗨,唱到錄音帶全部錄完……

橫尾在推特曬出兩週前和小野洋子的合照,

兩人聊了很久100歲以後應該做什麼

列儂、小野洋子 

現在想想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年輕時候真的交了好多大咖朋友,剛開始可能是追星,但慢慢大家對我的東西也有了解和喜歡,主動要和我交朋友,一起工作的人也越來越多。

披頭士樂隊海報1972

在紐約見到了列儂和小野洋子,他們邀請我去家裏玩,他們兩鑽在被窩裏,讓我坐在他們牀上,那時候他們正在進行著名的“牀上和平運動”。

沒過多久小野又給我打電話,說要我一起去上電視節目,可我連打鼓都不會,最後只能在臺上表演折飛機丟向觀衆。

橫尾忠則玩票性質的個人唱片

《歌劇、歌唱橫尾忠則》的封面原畫,

該唱片因爲印製了彩色圖畫

而被稱爲世界第一張彩色唱片 1969

大島渚導演電影《新宿小偷日記》1968

電影《新網走番外地》高倉健主演 1968

從前的好朋友們都死了,以前我和黑澤明先生住在一個區,經常去他家玩。大島渚導演找我演電影,設計海報,高倉健更是我的密友,還有很多很多朋友,現在他們都已經去了那一邊。

和所有人第一次見面的事情我都記得。最初可能是我在追星,但往後就都靠互相吸引,他們也是被我的才華深深吸引吧。

橫尾忠則爲北野武畫的肖像

橫尾忠則爲三宅一生畫的肖像

爲山口百惠的唱片《不死鳥傳說》設計封面

我想和現在的年輕人說,真的喜歡誰,聽了對方的音樂什麼的,就儘量去見一面。哪怕只有一分鐘,那個瞬間,你會感受到這人一生所積累的能量,他的所有的創作激情,都能進入你的身體。

能遇到這些朋友,我自己也覺得好不可思議。不過大家都走了,現在多少也是有些寂寞。

希望他們多來我夢裏找我聊天、喝茶吧。

創作永不停止

年輕的時候,是用來吸收的,要不斷地去吸收。

因爲年輕你會有野心,有自我懷疑,還有各種慾望,會被這樣的東西左右心情,年輕的時候這樣是沒問題的。?向着野心,不斷去前進是可以的。但到了現在這個年紀,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迄今爲止的經驗、體會在作品中展現出來。

現在基本早上十點來工作室,就開始畫畫,四五個小時大概能完成一幅小的,大型的時間久一些。

畫畫會給身體注入活力。之前我身體不好,恐怕就是因爲畫畫得不夠,所以現在不得不更努力纔行。

今年83歲了,老天給我的時間不多了,不知道還能活多久,所以有時間,我都是儘量地去創作,去思考畫畫的事。

特別鳴謝:理想國、鄭衍偉

部分攝影:周因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