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喫零食的朋友們多數會遇到過這種情況,就是在買很多小包喫的,或者一大包糖的時候,裏面總是避免不了有幾個空的包裝,有時候一包糖裏能喫出多個這種包裝,但是大家通常都不會當回事,隨手就扔了。然而,近日一老太買啤酒,裏面有一瓶空的,竟獲賠150元,但這並沒有甘心,而是要繼續起訴生產線,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雲南昆明的一大媽近日在超市買了一提啤酒,無論是放在家自己喝點,還是留着來客人的時候一起喝,高興,都是不錯的選擇。過了幾天,老太家裏來了客人,她就拿出之前買的啤酒,可是喝着喝着,喝出一瓶空的,當時老太也沒管,就扔在一邊了。後來,老太從網上看到了這樣一條新聞,讓人瞬間對這個空啤酒瓶起了興趣。

老太看了一個外國的新聞,上面是一網友買到一瓶空的可口可樂,於是拍了個打開這個空瓶的視頻發到網上,後來被爆出這種瓶的掛牌價達人民幣14萬元,但這是那是收集愛好者出的價格,純粹是個人愛好而個人出的高價。但是,看完這個新聞老太不淡定了,覺得自己手中的空啤酒瓶也該獲賠14萬,於是就到了買這啤酒的地方協調,最終,售貨員賠給了老太150元。

但老太對此並不滿足,因爲這與“14萬”差距太大,表示要起訴生產啤酒的生產線,說他們的流水線機器有問題。一邊說着,老太把這個空啤酒瓶小心翼翼的用氣泡袋裝了起來,還抱着一個差不多大的紙箱,應該也是保存這個空瓶的,看來這是爲“索賠14萬元”做好了準備啊。

網友熱評:

@印度:“怎麼說的。。。這種大媽就是當這個是撿了個寶,好用氣泡袋妥善保管,生怕弄壞了訛不到錢。”

@不好意思讓您受驚了:“如果有相關規定,該怎麼賠償怎麼賠償,沒有規定就按法律程序走,先保存好證據,維護自己的權益,有什麼不對?”

@勇敢的林俊杰i:“醒醒,你是在中國。”

@呆天宇:“一瓶三塊多,按原價3倍賠你都不止了,還想訛十幾萬?”

@搞怪的老污頭:“商家有可能也是失誤,150塊知足吧,有種感覺這大娘想訛十四萬。”

小編觀點:

老太花錢買到了空的啤酒瓶,索賠是應該的,已經賠到了150塊都夠買好幾提啤酒了,按說也不少了,但是老太如果認爲這不夠作爲賠償,通過正規法律程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無可厚非,但要是抱着索賠十幾萬的心態就不對了。

對此,你們怎麼看?你認爲老太如果起訴的話能賠到多少錢?你認爲老太應該怎麼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