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吳凡)訊,股票激勵計劃正受科創板上市公司熱捧。4月2日晚間,安集科技發佈了其上市後的首份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以下簡稱"草案"),公司擬向激勵對象授予50萬股限制性股票,其中首次授予41.94萬股,約佔草案公告時公司總股本5310.838萬股的0.79%,另預留8.06萬股,預留部分佔本次授予權益總額的16.12%。

安集科技選取了累計營業收入增長率或累計毛利潤增長率綜合完成情況作爲公司層面業績考覈指標,《科創板日報》記者梳理招股書發現,公司的毛利曾在2018年出現波動,原因主要是其銷售比例最高的銅及銅阻擋層系列產品平均單價的下滑,進而該系列產品2018年的毛利率也下降2.77百分點。

累計毛利潤增長率能反映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但安集科技在招股書中也謹慎的表示,若未來下游客戶需求下降,控制成本需求上升,或競爭對手大幅擴產。採取降價措施,其產品價格存在降價可能,導致毛利率的下滑。

考覈指標體現成長性

草案顯示,此次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爲65.25元/股,該價格佔前20個交易日交易均價的42.12%;佔前60個交易日交易均價的39.12%。

共有117人作爲首次授予的激勵對象,佔公司全部職工人數的58.50%,記者注意到,前述激勵對象中包括部分外籍員工,公司將外籍激勵對象稱之爲"緊缺型人才"。

若暫不考慮若預留部分股票,此次股票激勵計劃共設置3個歸屬期(即2020-2022三個會計年度),每個歸屬期對應的考覈指標均設置爲累計營業收入增長率或累計毛利潤增長率,安集科技稱,累計營業收入增長率反映了公司成長能力和行業競爭力提升,累計毛利潤增長率亦能反映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進一步細化來看,以2018年度的營業收入或毛利潤爲基礎,2020-2022年考覈年度分別完成營業收入累計值或毛利潤累計值定比2018年增長40%、210%、410%。

公司稱,設置上述階梯歸屬考覈模式,是實現業績增長水平與權益歸屬比例的動態調整,在體現較高成長性、盈利能力要求的同時保障預期激勵效果。

結合安集科技已披露的2019年業績快報,2016年至2019年,安集科技實現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爲52.65%、18.2%、6.64%以及15.15%,不難看出,公司近年的營收增速並不穩定。

再看公司的毛利,2016年至2018年,安集科技實現毛利總額分別爲1.09億元、1.29億元以及1.27億元,可以看出公司2017年毛利同比增長18.14%,但2018年同比下滑1.95%,對此公司解釋稱,這是其主動採取的降價策略,以應對客戶成本控制的需求,進而導致銅及銅阻擋層系列產品平均單價的下滑。

若從毛利率角度看,2016年至2018年,安集科技毛利率分別爲:55.61%、55.58%以及51.10%,2018年毛利率下滑幅度較大,並且在2019年1-9月公司毛利率進一步下滑至48.99%。

擴產帶動公司受益

不過隨着其下游客戶的擴產,或拓寬公司未來營收增長的空間。

安集科技產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學機械拋光液和光刻膠去除劑,主要應用於集成電路製造和先進封裝領域,公司化學機械拋光液包括銅及銅阻擋層系列、鎢拋光液等產品,公司光刻膠去除劑包括集成電路製造用、晶圓級封裝用、LED/OLED用等系列產品。

招股書顯示,公司前五大客戶分別爲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華虹宏力、華潤微電子、臺積電這幾家晶圓製造大廠,就國內市場而言,國內多數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65nm-90nm的特色工藝和模擬工藝,而安集科技的化學機械拋光液已在130-28nm技術節點實現規模化銷售,14nm技術節點產品已經進入客戶認證階段,10-7nm技術節點產品正在研發。

2016年至2018年,中芯國際下屬公司一直是安集科技的第一大客戶,安集科技對其28nm及以上製程拋光液已經實現供貨,另外14nm產品也已於2018年開始進入客戶端進行認證,據安集科技介紹,"平均來看,公司從開始測試到拿到第一個訂單,一般需要2年左右的認證時間,但是認證週期結束後,產品的逐步放量也需要一個過程。"

這也意味着,到2020年,安集科技拋光液有望進入中芯國際14nm生產線,後續隨着中芯國際產能的提升,安集科技有望受益。

此外,安集科技於2018年將長江儲存拓展爲客戶,後者一期產能已實現擴產,一期目標產能10萬片/月,後續還有二期及三期產能的擴建,若按照每期目標產能10萬片/月計算,其全部達成後總產能達30萬片/月。安集科技稱,隨着其現有及潛在客戶產品和產線升級需求,會給其產品帶來增長機會。

也需要注意的是,全球拋光液市場來看,CabotMicroelectronics市佔率高達36%,爲全球居首,而安集科技市佔率爲2%。另外,公司主要原材料硅溶膠和二氧化硅等研磨顆粒多數直接或間接從日本等國進口,一旦出現供應商出口管制或提價等情況,原材料成本將會難以控制。

不過國內的原材料產品與國外成熟供應商相比存在一些差距,因此安集科技部分原材料仍需要從日本等國家進口,"如果研磨顆粒實現國產化,會對公司產品的成本端帶來一定有利的影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