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別在城區路口燒紙“遙祭”了!

半月談評論員 塗銘

又到一年清明時,祭祀親人成爲很多家庭的重要活動。記者近日夜間在北京城區街頭看到,仍有人置政府禁令、勸導於不顧,在路口焚香燒紙,以這種形式“遙祭”故去的親人。北方春季氣候乾燥,路口人流車流繁雜,這一幕幕不免讓人心驚肉跳。

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之一,祭祀親人、寄託哀思可以有多種形式,但“路口燒紙”絕對是最不環保、“性價比”最低的一種,道理很簡單:先人收不到,環境受不了,失火更糟糕。

改革喪葬習俗、提倡文明祭掃,一直以來都是政府和社會倡導的主流理念,甚至載入了一些地方立法和政府通告。比如,北京、黑龍江等地的殯葬管理條例就明確禁止製造、銷售冥票和紙人紙馬等封建迷信殯葬用品;北京市公安、民政等部門1995年聯合發佈《關於嚴禁在祭掃活動中燒紙的通知》,明令禁止在祭掃中使用明火。

儘管如此,在一些城市,清明時節路口燒紙之風仍屢禁不絕。究其原因,一方面,焚香燒紙的祭祀習俗在一部分羣衆心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公衆對這種“人之常情”有一定的容忍度,基層執法部門對此事有“睜隻眼閉隻眼”的心態,另外在執法手段上也較爲有限。

然而,水火無情。近期各地不斷髮生的火情提醒我們,在關乎公衆生命財產安全的問題上,容不下半點大意馬虎,而放任在城市路口燒紙祭祀,無疑將會給消防安全帶來巨大隱患。

剎住路口燒紙之風,要在全社會進一步倡導文明祭掃的理念,鼓勵厚養薄葬,文明祭祀。鼓勵公衆通過網絡祭掃、家庭追思、植樹、擺放鮮花等環保方式來緬懷逝者、寄託哀思,以實際行動踐行文明祭祀新理念。

此外,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監管,對違法行爲敢於“亮劍”。清明節前後,城市相關部門也要切實履行防火責任,加強路面巡查,及時制止街面焚香燒紙等違規行爲,把火災隱患撲滅在萌芽狀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