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自爆造假前一天仍被大肆吹捧,瑞幸咖啡打了哪些機構的臉?)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如果把這句話用在剛剛爆出業績鉅額造假的瑞幸咖啡(LK.US)一干早期股東、創始人團隊、賣方分析師身上,可能並沒有什麼不妥。

4月2日晚間,瑞幸咖啡自爆,公司存在22億元的銷售造假,而在當年前三個季度,瑞幸咖啡銷售額不足30億元,表明造假規模已經逼近前三個季度營收總和。

瑞幸咖啡造假證實後,一時震動國內外資本市場,其股價隨即出現大幅跳水,中國證監會也在3日表示密切關注此事,並強烈譴責瑞幸咖啡。

與瑞幸咖啡一起被放在聚光燈下檢視的,還有一衆國內外的知名投行機構。早在2月1日,知名做空機構渾水就發佈了一份揭露瑞幸咖啡造假的報告。數天後,在未取得數據的情況下,中金公司卻以專題研報,反駁渾水的指控是主觀推測。就在4月1日,東興證券還以肯定的態度,在報告中將瑞幸咖啡列爲推薦標的。而一衆華爾街大牌投行,此前也對瑞幸咖啡不吝讚美之詞。

而栽倒在瑞幸咖啡造假中的一干機構,也再次暴露了A股賣方市場長期存在的一大痼疾:諸多A股公司被立案調查、重大風險已經暴露後,仍有券商分析師發文強烈推薦,甚至公開與質疑者發生“罵戰”,以至發生邀請假高管參與路演等亂象層出不窮,市場記憶深刻的扇貝“餓死”的獐子島,剛剛被終止上市的保千里,徘徊在暫停上市邊緣、曾經的“神霧雙雄”,在風險暴露前或已經暴露後,都有券商分析師上演了同樣的醜劇。

國內外投行同被打臉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趕在4月2日暴跌前一天,發文力挺瑞幸咖啡的東興證券,這回算是“趕上”了。

公開信息顯示,東興證券4月1日發表、由分析師張凱琳、研究助理王紫撰寫的名爲《咖啡產業:浪潮迭起,小豆子撬動大產業》研報,將時間追溯到了遙遠的“過去的近200年裏”,從西方咖啡產業發展經歷了三次浪潮開始,歷數了咖啡產業、功能屬性的演變過程,最後回到現實,對咖啡產業的現狀、行業格局、國內外市場消費等進行了分析,全球咖啡消費中87%是現磨咖啡,而中國現磨咖啡消費只佔咖啡消費總量的18%,有巨大增長空間。

儘管如此,這份長達18頁的研報,主要還是着墨於行業分析,涉及具體企業的內容並不多,只是在分析中推薦了雀巢、星巴克、瑞幸咖啡三隻標的,而與瑞幸咖啡有關的內容,總共不到半頁,並總結出了瑞幸咖啡具有客戶定位精準, 位置、產品、營銷、商業模式新穎等五大優勢。

栽倒在瑞幸咖啡“陰溝”裏的投行,當然不止東興證券一家。早在這之前,中金公司、安信證券等國內知名券商,都在研報中看好乃至力挺瑞幸咖啡,中金公司甚至在瑞幸咖啡的做空報告傳出後,還發文力挺。

今年2月1日,做空機構渾水就曾收到一份有關瑞幸咖啡的匿名做空報告,這份長達89頁的報告揭露了瑞幸咖啡的造假問題,渾水收到後認爲指控成立,並表示在社交媒體做空該股,但瑞幸方面卻對指控矢口否認。

做空指控發表後,中金公司在2月4日發表名爲《瑞幸咖啡:匿名沽空指控缺乏有效證據》的研報,以沽空報告草根調研數據代表性不足、單店觀察天數和小票等樣本較小、對在店消費的包裝產品適用增值稅稅率理解有誤、關於虛增廣告費用和單店盈利的指控較爲主觀、新冠疫情或對公司1Q20造成影響但屬短期波動 等四條理由,將匿名沽空報告認定爲“主要基於不具代表性的草根調研和主觀推斷,亦缺乏有效證據“。

更早些時候的2019年5月,瑞幸咖啡剛剛上市不久,安信證券也以《瑞幸咖啡發展祕笈: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爲題,在研報中稱”瑞幸咖啡是中國新零售咖啡典型代表,瑞幸等咖啡新零售品牌的出現,可以刺激中國咖啡消費。此後,安信證券又在研報中稱瑞幸咖啡2019年二季報“可圈可點。

第一財經搜索發現,中泰證券、國盛證券等多家券商,也對瑞幸咖啡有所關注。如中泰證券在點評瑞幸咖啡2019年三季報時稱,其三季度收入維持高速增長,虧損未進一步擴大,基本符合預期。此外,但中泰證券也提示,瑞幸咖啡存在產品同質化嚴重、資本壓力較大等風險。

與中金公司類似,不乏溢美之辭的同時,國盛證券還對瑞幸咖啡給出了極高的目標價。根據公開信息,國盛證券將瑞幸的目標價定爲43.68美元。而中金公司給出的目標價更是高達50.84美元。

不止是中資機構,一衆華爾街大牌投行,此前也對瑞幸咖啡不吝讚美之詞。

根據公開信息,早在2019年6月中上旬,瑞信就認爲,瑞幸咖啡自主開發的移動應用程序,“在成本和客戶參與度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推動了中國大衆市場的咖啡消費,並將其目標價上調至24美元。

而根據媒體報道,在與瑞信相近的時間,美國投行Needham預計,瑞信咖啡將在2019年第三季度實現盈虧平衡,並對其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爲27美元。

此外,摩根士丹利更是在報告稱瑞幸產品質量好、價格實惠、使用方便,認爲其個別區域將在門店擴張、客戶增長、頻率增長等因素下,2018年至2021年的銷售額,將實現30倍的增長。有媒體報道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2019年12月2日曾公佈文件,截至當年11月21日,摩根士丹利擁有瑞幸咖啡5.6%的被動股權,持有總數18757008股,其中具有共同投票權的股數爲16431960股。

亂象不止,多家A股公司被強烈推薦後爆雷

在風險變幻的資本市場,券商分析師因爲情況變化或信息不對稱,偶爾看走眼在所難免。但在A股市場,從一些問題公司被立案調查、重大風險已經暴露後,仍然發文強烈推薦,到公開與質疑者發生“罵戰”,再到邀請假高管參與路演的券商分析師,近年來仍然大有人人在,類似例子已經不勝枚舉。

4月2日被上交所決定終止上市的保千里就是如此。數據顯示,保千里2019年淨利潤仍鉅虧9.32億元,淨資產則爲-59.79億元,年報被審計機構告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此前的2017年、2018年,該公司已連續兩年期末淨資產爲負、年報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上交所決定,終止該公司股票上市。

保千里的風險,最初是源於借殼上市時的財務造假。在借殼中達股份上市時,保千里第一股東莊敏及其一致行動人,向資產評估機構出具了9份虛假協議,使保千里估值虛增2.73億元。2016年報12月,證監會對保千里立案調查,2017年7月對莊敏等人和保千里做出行政處罰。

然而,就在保千里被立案調查後,卻有券商分析師,連篇累牘的發表研報,力挺保千里。公開信息顯示,從2016年底到2017年。民生證券的兩名分析師,共發表了11篇研報,給予保千里強烈推薦的評級。此外,長城證券也在2017年發表了兩篇有關保千里的研報,且評價皆爲正面。

然而,被證監會處罰之後兩個月,保千里風險爆發。2017年9月,平安銀行、滙豐銀行兩家金融機構先後劃扣了保千里賬戶中的存款,其中部分還是定增募集資金。此後,保千里的問題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根據該公司自查,莊敏利用收購、關聯交易等方式,佔用該公司資金多達73億元。

發生在保千里身上的往事,並非個例。如今已經走到暫停上市邊緣、曾經號稱“神霧雙雄”的神霧環保(300156.SZ)、*ST節能(000820.SZ)同樣如此。

2017年5月,當時還是財經評論員的葉檀,發文質疑神霧環保利用關聯交易實現業績增長套路,並質疑當時還未被ST的神霧節能2016年年報現金未正常回流,以及毛利率過高等問題,隨後“神霧雙雄”股價大幅下跌。

文章發表後,某知名券商分析師以《(神霧相關)葉檀譁衆取寵可以,但不好意思,你惹到的是我》爲題反駁,稱對方是“譁衆取寵,其心可誅”。但言猶在耳,兩家公司的大股東神霧集團,就被監管責令改正,原因是神霧集團存在可交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使用與約定不符,專戶管理不到位、未及時披露重大事項、公司債券年報信息披露存在錯誤和遺漏等。

隨後不到一年,神霧環保也陷入資金困境。2018年3月14日,由於資金緊張,神霧環保發生了4.86億元的債券本息違約。近期,兩家公司已多次公告,由於2018年年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淨利潤虧損,2019年初步測算的利潤虧損、淨資產爲負,而面臨被暫停上市風險。

更早些時候,獐子島、雷科防務等股票風險暴露前,也曾被券商推薦過。公開信息顯示,2014年8月,就有券商以“畝產回升即將驗證”爲由,對獐子島給予強烈推薦評級。幾個月後,獐子島就發生了扇貝“餓死” 事件。

在相近的時間,華創證券以業績對銷量增長極具彈性、資源渠道與品牌兩頭擴張模式是公司價值提升的本質、劉易斯拐點或已來臨的歷史背景下,公司將成爲非常優秀的海洋食品企業等理由,給予獐子島強烈推薦評級,並給出了47.6元的6個月目標價,而當時獐子島的股價不足15元。

同樣是華創證券,近期更是上演了“假高管”路演的鬧劇。今年2月19日,華創證券舉行的一場行業電話會上,請來的一名身份是上市公司星期六高管“陳總”的人員,在會上大肆談論星期六經營目標之後,被該公司人員當場戳破。

而組織會議的華創證券分析師潘文韜,當場承認請來所謂星期六“高管”是假冒的。潘文韜還承認,此前其組織的電話會也發生過喲類似事件。近期,潘文韜被監管處以禁止從業三年的處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