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到現在,基礎建設的水平已經在國際上闖下了響噹噹的名頭。單說基建方面,基本沒有國家敢說可以力壓中國。我國建設了世界最多的電信基站、最多的高層建築、質量最好最長的橋樑,還有諸如三溪洛水電站等工程,這些都是我國基建的實力。

相比中國而言,非洲的基礎建設就很差強人意,很多工程都只能承包給別的國家建造。當時非洲希望在蘇丹地區建造一個像三峽大壩一樣的水電站。

峽大壩因爲蘇丹位於尼羅河的兩條支流交匯處,地理條件非常優越。如果建設一個大型水電站,不僅能夠帶來大量的電力資源,還能防洪灌溉,以及通過這條河流繁榮起來。蘇丹有計劃在河流上建設麥洛維水電站,苦於沒有相關技術與經驗,只能將這項百億的工程項目投放出去,面向全球進行招標。

百億的大項目在國際上可是很少見,日本、韓國、印度、美國等國家都聞風而動,紛紛上門推銷自己。但是非洲並沒有選擇這些國家,儘管他們提出的讓利條件也十分的豐厚,但非洲最後還是選擇了中國。

原來這竟然是當地350萬居民齊聲要求,在瞭解到我國基建技術的強大和建造建築物的穩定性後,他們希望由中國來擔任這次的工程建造,這樣他們才能夠安心。印度甚至多次派人上門商談,但都被直接拒絕,非洲代表更是直言不諱,他們只相信中國技術。

麥洛維水電站衛星圖之後我國就接下了這個項目,答應幫助他們修建了耗資248億元的麥洛維水電站,同時蓄積一個287平方公里的人工湖。麥洛維水電站又被稱爲當時最大的實際工程。

但是這個工程的建設並不簡單。工程量堪比我國的三峽大壩不說,施工過程中我國施工人員遭遇過多項挑戰,河流中淤泥堆積非常嚴重,必須先疏通河道,要不然就存在大壩垮塌的風險。

4秒鐘坍塌的印度大壩印度就是鮮明的例子,投資40億美元約合260億元人民幣建成的大壩,因爲技術不過關等原因,開閘放水4秒鐘就發生了垮塌事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不僅如此,施工環境也尤爲惡劣。大家也都知道非洲的高溫天氣,蘇丹氣候更是乾燥一場,白天的平均氣溫都在40°以上,素有“世界火爐”的稱謂。施工人員必須在長時間高溫的情況下作業。點擊查看:武藝超羣稅務局科員暴打上司被下崗,救下被殺手圍殺省委副書記,從此......

麥洛維水電站效果圖但是中國基建之所以揚名世界,不僅僅是高超的技術,還有一絲不苟的嚴謹和喫苦耐勞的精神。最後我國耗時5年半時間,幫助蘇丹建成了麥洛維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125萬千瓦,相對於蘇丹全國裝機容量的2倍。解決了當地350萬人的用電問題。

這是我國在世界工程中出色的一筆,最開始想要接下蘇丹工程的印度看到我國這樣優秀的能力,也是迫不及待的聯繫我國,希望我國也能夠承建他們國內的水電站。雖然拋出的條件依舊十分優渥,但是這個幹啥都想和中國較勁的國家,我國並沒有理會印度的訴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