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第30批護航編隊“護航尖兵”頒獎典禮在蕪湖艦飛行甲板舉行。 來永雷攝

中國網軍事12月4日訊(通訊員 張海龍 來永雷)胸前的綬帶,見證戰風斗浪的艱辛付出;如潮的掌聲,表達發自內心的深情祝福。

當地時間12月2日晚,海軍第三十批護航編隊官兵在蕪湖艦飛行甲板隆重集會,爲勇闖大洋、爲國爭光的6名護航尖兵頒獎,表彰他們在護航任務中的突出貢獻。

19時許,頒獎典禮拉開帷幕。機庫中央高懸的寫有護航尖兵頒獎典禮字樣的橫幅分外奪目,印有“護航尖兵”字樣的獎盃在舞臺燈光的映襯下熠熠生輝。今晚受表彰的6名“護航尖兵”全部是一線戰士,他們中既有一級軍士長,也有初級士官;既有作戰部門排頭兵,也有後勤保障炊事員。

雖然崗位職級不同,但卻集中體現了能打勝仗、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和忠誠底色。

羅經室位於水線以下的4甲板,噪音嘈雜,艙室幽暗,是蕪湖艦最底層的值班部位,電航班3名同志除了日常工作,每天還要在這裏值班8小時,護航100余天從未間斷。當第一個受表彰的護航尖兵、航海部門電航班長單琳富的視頻短片播出時,在場的每一位官兵都被深深地打動了。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人生當苦無妨。”爲單琳富頒獎的是與他一起當兵、一同上艦的戰友閆敬軒。閆敬軒回憶他們共同護航的經歷時,對單琳富對自己說過的這句話記憶猶新:“苦點累點沒什麼,但絕不能讓艦艇有一絲偏航。”憑着這股信念,閆敬軒也覺得自己長大了,決心與單琳富一起續寫亞丁灣上的忠誠故事。

蕪湖艦對空部門艦空導彈發射班長張準在編隊組織對空操演中,因兩次發現並修復照射器故障,及時消除艦艇對空防禦死角,當選首批“護航尖兵”。張準表示:“我一定以更昂揚的戰鬥狀態、更高的工作標準,在護航一線踐行諾言使命,讓青春在亞丁灣上飛揚!”

感動中傳遞力量,平凡中孕育偉大。摘菜、切菜、炒菜……這是炊事員欒玉先每天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視頻短片播放完畢後,頒獎嘉賓、軍需主任王剛走上臺,向大家介紹之前和他同在開封艦工作的欒玉先是如何從一名“鍋爐兵”轉變爲優秀炊事員的,講述護航線上欒玉先默默無聞、辛勤付出背後的感人故事。

“他在月明星稀的清晨醒來,他在夜深人靜的黑夜入睡;不握鋼槍,他在三尺竈臺上堅守一身戎裝;轉行定崗,他在煙燻火烤中照亮初心夢想。”看到大屏幕上編隊指揮所爲自己寫的頒獎詞,欒玉先覺得“護航尖兵”這份榮譽不屬於他個人,而屬於炊事班全體,他表示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查鋪查哨行政管理,物資補給指揮調度,生活垃圾分類清理……這些都是總士官長梁慶國的日常工作,平凡樸實、德高望重是全艦官兵對一個從軍28年老兵的最美詮釋。當機庫門緩緩升起、追光燈打在老梁臉上的一剎那,在座的護航官兵集體爲他鼓掌,從他的白髮中大家無不看到一種傳承,那是老兵精神的傳承,同時也看到了一種堅持,那是軍人奉獻的堅持。

榜樣的力量,在於潛移默化,在於滴水石穿。護航官兵在“頒獎盛典”中審視自我、超越自我,這種榜樣的力量會影響一生。年齡比老梁軍齡還小的主炮兵劉浩傑看到老班長披紅戴花,留下了激動的淚水:“梁隊就是我心中最閃耀的那顆星,永遠爲我照亮軍旅航向。”

俗話說:“一次頒獎活動勝過一堂課”。今夜,光鮮亮麗、肩披綬帶的這6名水兵不僅是獲獎的護航尖兵,在聚光燈的照射下,他們是舞臺的主角,是官兵注視的焦點,是名副其實的明星。蕪湖艦女兵曹君妍說:“每一名護航尖兵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會把這種敬仰之心帶到工作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亞丁灣的安寧。”

朝夕相處的戰友爲護航尖兵頒獎。張海龍攝

宣讀“護航尖兵”頒獎詞 來永雷攝

護航尖兵合影留念 來永雷攝

“護航尖兵”獎盃熠熠生輝。張海龍攝

電航技師單琳富爲羅經設備測量電壓

艦空導彈發射班長張準進行通電機械檢試

電工兵周小陳測量電機絕緣

艙段班長王長瓏觀察污水艙液麪

炊事員欒玉先正在炒菜

總士官長梁慶國檢查內務秩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