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口罩生產線抵塞,衆明星錄視頻感恩,美國卻說三道四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早上,貝爾格萊德的康哥發來消息,當地電視臺播放了中國又一批援助物資抵達塞爾維亞的新聞。

消息稱,4月2日,載有中國專家和400萬個防護口罩的客機從中國抵達貝爾格萊德尼古拉特斯拉機場。隨機抵達的有14名中國專家,主要是幫助安裝從中國醫療保健企業購買的兩套全自動口罩生產線,這將幫助塞爾維亞自己生產口罩。

新聞稱,有了這兩套中國生產線,每天將能夠生產19.2萬個口罩,極大緩解當前口罩短缺帶來的問題。

圖片:塞爾維亞新聞裏的新抵達中國專家組,隨機到達的還有2套中國口罩生產線。

康哥說,塞爾維亞人對中國的真誠幫助表達了萬分謝意,街面上經常能夠看到電視廣告牌上出現中國國旗。

有意思的是,這些電視廣告上的中國元素並非中國企業或者塞爾維亞官方所爲,而是一些塞爾維亞當地企業和報紙自發性花錢投的廣告。

這讓在塞爾維亞的中國華人很心暖,也很自豪!

圖片:中國元素最近在塞爾維亞廣泛流行。

康哥又發過來一段視頻,上次那位叫做德約傑·斯托伊科維奇的塞爾維亞男明星發來中文感激視頻後,這股感謝風就在塞爾維亞興起。

不少明星和網友都學着用純正或者並不標準的漢語錄制視頻,表達他們對中國全力援助塞爾維亞抗擊疫情表示感謝。

我們來看看這些視頻集錦。

其實,由於中國與塞爾維亞,以及其前身南斯拉夫數十年的友誼,塞爾維亞人對於中國充滿友好。康哥說,隨着近年來中國遊客多了起來,貝爾格萊德的出租車司機不但會說塞語、英語,多多少少都還會說一些中國話。

康哥自己和他的一些中國朋友都曾經遇上過這些友好的司機。一位中國朋友曾經敘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中國朋友來到貝爾格萊德打出租,上車後由於要去的一個店鋪並非是旅遊景點,而是處於一座居民樓。司機不放心,再三確認後拿起無線電向調度中心呼叫,請求查一下那處地址的情況。

在調度中心反饋無誤後,司機纔將中國乘客送到。而中國乘客下車後司機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看着乘客走入店鋪才離開。中國朋友非常感動于貝爾格萊德司機的責任感。

圖片:貝爾格萊德有時候會偶遇會說中文的司機。

康哥說,“口罩外交”這個詞語最近經常在塞國電視,甚至是歐盟電視上出現。讓人想起當年的“乒乓外交”。

由於塞爾維亞是歐盟候選國,因此中國對塞爾維亞的援助也讓歐盟不得不重視巴爾幹半島,前兩天電視上還稱歐盟也將給予包括塞爾維亞在內的巴爾幹國家以援助。

不過,康哥和身邊的塞爾維亞朋友並不看好歐盟的承諾,畢竟歐盟各國自身難保,現在物資短缺甚至比塞爾維亞更加嚴重。塞爾維亞是小國,船小好調頭,而法國、德國等大國現在陷在疫情泥潭裏面難以自拔。

圖片:塞爾維亞國防軍負責重要醫院的守衛和宵禁命令的執行。

當然,康哥也有非常氣憤的事情。

塞爾維亞執行的是較爲嚴格的禁行令,夜晚採取宵禁,並將國防軍派來守衛重要的醫院等場所。

結果美國媒體開始說三道四。 美聯社甚至胡說八道報道,說這個巴爾幹國家在用國家強制力抗擊疫情,說什麼士兵們在大街上巡邏,手指扣在機槍扳機上,警告人們如果不遵守禁令,貝爾格萊德的墓地將裝不下屍體。

這完全是曲解,如果不執行這樣嚴格的禁行令,難道要向美國和西歐那些國家一樣“全民免疫”?死掉成千上萬的人去裝到墓地裏? 堂堂美聯社的報道就像地攤小報一樣。

圖片:守衛在醫院門口的塞爾維亞國防軍士兵。

圖片:塞爾維亞是世界上唯一擊落美國隱身戰鬥機的國家,美國當然不爽!

康哥說,塞爾維亞國防軍確實全力投入到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他們在多個大型體育場改造方艙醫院,以隔離患者;他們會在夜間出現在大街上執行宵禁的命令。但是白天很少能夠在街上碰到這些士兵,康哥自己去街上溜達也沒有遇上過什麼士兵,生活都是一切照常。

而美國現在也在動用軍力抗擊疫情,甚至將裝甲車開進紐約,美國怎麼不去說他自己是軍國主義啊!

圖片:中國專家組指導塞爾維亞國防軍建設方艙醫院。

說到建設方艙醫院,中國專家組確實發揮了很強的專業優勢,本來塞爾維亞國防軍的一所軍醫院要改成方艙醫院,後來認爲通風存在問題,最終建議換了另一處。

康哥說,4月2日的塞爾維亞新聞報道了諾維薩德遊樂場的大廳被改成了臨時醫院,這是首都貝爾格萊德外的有一處方艙醫院,可以容納1000名病人。

圖片:在球場中設置方艙醫院。

目前,塞爾維亞的疫情數字仍然在不斷上升。

塞爾維亞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所長米蘭·約瓦諾維奇·巴圖特博士在塞爾維亞王宮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在過去24小時內登記了160例新的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另有5例死亡。到目前爲止,共有1060名新冠患者確診。在過去24小時內,有5人死於感染,平均年齡爲61.2歲,因此死亡總人數上升到28人。

她還是提醒,最重要的仍然是公民要遵守已規定防疫的措施。

圖片:當年擊落美國F-117隱身戰鬥機的塞爾維亞S-125防空導彈系統被擺在卡萊梅格丹城堡外供人蔘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