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關於梵高的死亡,老爹給出了“在奧維爾的麥田開槍自殺”這一線索,並提及了葬禮上出現的關鍵人物——梵高的醫生加歇。從歸來的加歇醫生那裏,主角終於知道在梵高生命的最後時刻發生過什麼。

前幾天迎來了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的167週年誕辰,而就在同一天,陳列於荷蘭博物館的梵高作品《春日花園》突然被盜。

不知是巧合還是偷盜者刻意爲之,這一特殊的時間點給整件事增添了許多神祕色彩。

提到梵高,一個割掉大半隻耳朵的大鬍子男人就會浮現在我們的腦海,接着是他那些最著名的代表作,比如《自畫像》、《向日葵》。

而其實關於梵高這個具有神祕色彩的藝術家,還有更多不爲人知的“坊間傳聞”和傳奇故事等待發掘。

其中,梵高之死一直是人們最好奇的話題。

雖然國際上的普遍說法是梵高死於自殺,然而坊間一直流傳着許多足以反駁這一觀點的故事。

相信自殺與他殺的圍觀羣衆們,也始終各執一詞。真相如何,已經不得而知,畢竟我們無法坐上時光機器回到過去一探究竟。

而在2017年,有這樣一部電影第一次聚焦了梵高的死亡之謎,在電影中給出了曲折而精彩的推測。

雖然其真實性有待考察,然而對於這部影片來說,其藝術價值纔是真正吸引無數觀衆,並收穫諸多讚譽的原因。

電影《至愛梵高·星空之謎》是史上第一部全手繪油畫長片,由曾經獲得奧斯卡獎的製作團隊Breakthru Films打造。

電影以梵高的120幅油畫作品爲創作基礎。

梵高在離世前的最後一封信件中曾說,“只有畫畫才能表達我心中之所念。” 於是導演Dorota Kobiela便萌生了用梵高自己的畫作來講述他的故事的想法。

製作團隊集結了來自15個國家的125位頂尖畫家,根據演員表演拍攝成的853個鏡頭,創作了超過65000幅油畫。

每秒鐘就有12幅油畫畫面播放,這部致敬梵高的電影作品本身也堪稱藝術。

畫家們在通過層層篩選後,還要接受爲期3周的梵高藝術風格課程訓練,之後纔能有資格投入到電影製作中。

導演在採訪中提到,如果觀衆細心留意畫面,將會發現在某一幀畫面裏粘着一隻蒼蠅,這是畫家在創作過程中的小失誤。

而影片的故事情節,則是根據梵高遺留於世的800多封信件等衆多資料創作的。

這些信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梵高寫給弟弟提奧的(Theo van Gogh)

而故事的開端,也正是一封梵高寫給弟弟的信,準確的說這是他的「最後一封信」

故事的主角是梵高生前好友——郵差約瑟夫魯林的兒子,阿爾芒魯林

梵高曾在阿爾芒魯林16歲時爲他畫像,而他的郵差老朋友更是多次出現在畫作中。

兩人在《露天咖啡館》交談,郵差勸說兒子把梵高的最後一封信送到他的弟弟提奧那裏去

通過角色的交談,影片重現了梵高割掉自己耳朵的畫面。他所在的這間臥室,則是取材於作品《在阿爾的藝術家臥室》

在郵差的回憶中,梵高一直被人們當做怪胎,割掉耳朵後的他更引人非議,連鎮上的熊孩子都能欺負他。

這片出現在回憶裏的田野,以作品《罌粟田》爲原型

耐不住父親的軟磨硬泡,主角踏上了送信的旅程。他的第一站是畫店老闆——《唐吉老爹》

在那個時代,許多著名畫家都經常光顧唐吉老爹的店,包括與梵高並稱後印象派三傑的高更與塞尚。

在這裏,主角得知提奧在哥哥梵高下葬6個月後,健康情況急劇惡化,也已經離開了人世

而關於梵高的死亡,老爹給出了“在奧維爾的麥田開槍自殺”這一線索,並提及了葬禮上出現的關鍵人物——梵高的醫生加歇

順着這條線索 ,主角登上了《火車車廂》

畫面中是《馬車和遠處的火車》,沿路風景色彩鮮明、生機盎然

主角來到了解開謎團的下一站,巴黎北部的瓦茲河畔奧維爾。

在這裏,梵高接受了加歇醫生的治療,也是在這裏,他度過了人生的最後6個星期。

主角先是遇到了加歇醫生的管家,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提起梵高她一臉厭惡,認爲這個“滿眼都是瘋狂”的人只會帶來不幸

《白衣女子》

得知醫生外出,男主只好暫時入住拉烏旅館,等待醫生歸來。這是梵高生前最後的住所,在這裏他遇到了旅館老闆的女兒,《艾德琳·拉烏》

接着見到了加歇醫生的女兒《彈鋼琴的少女》——瑪格麗特加歇。小鎮上的船伕認爲她與梵高之間似乎有些曖昧

在見過小鎮上勞作的老者、路人甲乙丙丁、警察,以及馬澤裏醫生等等人物之後,一切線索似乎都在表明梵高並非自殺

《老人肖像》|《飲酒者》

《獨眼男子像》|《抱着頭的老人》

站在梵高生前常常作畫的田野之中,天色漸暗,一羣烏鴉掠過,主角陷入沉思。《麥田上的烏鴉》正是梵高去世前的作品之一

從歸來的加歇醫生那裏,主角終於知道在梵高生命的最後時刻發生過什麼

這位加歇醫生,不僅是精神病專家,也是一位業餘畫家和藝術愛好者。影片中梵高曾評論加歇,“他病的比我還嚴重”

《加歇醫生像》

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主角將梵高的最後一封信託付給了加歇,委託他轉交給提奧的遺孀,之後便踏上了回程的路。

他路過《寇迪威爾的茅屋》、《普羅旺斯的乾草堆》、《紅色的葡萄園》(梵高生前唯一賣出去的作品)和《播種者》...

最終,主角與父親坐在《羅納河上的星夜》下,品味着梵高遺留給這世間的隻言片語,音樂緩緩流淌,影片結束

整部作品看似在探索梵高“死亡之謎”,實際上導演想表達的卻是這句借角色之口出現的臺詞:“你這麼想知道他是怎麼死的,那你知道他是怎麼活的嗎?”

或許每個孤獨的人,內心都有一片未被人窺見的星空。

關於梵高的謎團,我們已經無法得知真相,唯有從他遺留的諸多藝術作品中得以窺見一二。

而那顆狂熱的心,還始終跳動在綺麗詭譎的畫布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