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機關頭,只有熬過挑戰的企業,纔有抗體。”12月1日,馬雲在浙商總會年現場拋出的金句,不由讓人想到背靠阿里剛剛在“寒冬”上市的寶寶樹。

寶寶樹上週在港交所掛牌以來,股價一直表現穩健,打破了近半年新經濟股上市即破發的魔咒。一週以來,最高拉昇至7.32港元,大漲近7.65%。然而,寶寶樹也未見得未來始終能在動盪的國際資本市場獨善其身。對於當下環境以及未來發展,馬雲也認爲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真正看清楚,就不會悲觀或者樂觀,而是去尋找解決方案。”

市場上對於內地“獨角獸“在港遇冷已司空見慣,但投資人對寶寶樹的偏愛已經從近日的活躍交易中顯見。除去寶寶樹基本面向好,以及行業本身的抗週期性。寶寶樹強有力的“靠山”阿里,也是其在未來業務發展以及中長線市值表現的強勢背書。

阿里半年兩輪投資 晉升第三大股東看準寶寶樹長線發展

自阿里正式成爲寶寶樹的股東以來,僅短短半年,阿里與寶寶樹的戰略關係不斷在加深。2018年6月,在提交IPO申請前夕,寶寶樹獲得來自阿里巴巴戰略融資。4個月之後,寶寶樹與天貓在杭州宣佈正式開啓戰略合作,雙方團隊已經在前、中、後臺打通了營銷與電商層面的合作。招股書顯示,寶寶樹的兩大盈利來源正是廣告與電商,也就是說,阿里在投資寶寶樹之後,第一時間爲寶寶樹施展商業變現能力作出貢獻。

在寶寶樹招股期間,恰恰是雙方第一次聯手合作的“雙11“後,阿里通過執行反攤薄權,以2160萬美元追認2478萬股股份,保持了在寶寶樹9.9%的持股比例,從第四大股東晉升爲第三大股東。IPO進程中股東執行反攤薄權說明了阿里並不急於短期套現獲利,而是看準了寶寶樹在中長期的發展走勢。外界亦有猜測,此舉是在雙方落實合作的第一個“雙11“之後, 可見雙方從這一節點的合作成果相當認可。

阿里引領的新零售風暴正在迎來全面消費升級,“二孩”時代的到來讓母嬰行業正迎來井噴式增長。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新生人口數量已由2012年的1635萬人增至2017年的1723萬人,出生率由12.1%增至12.43%。據艾瑞諮詢預測,截至2018年底,中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並且將以每年新增300億元的規模高速推進,商業空間足夠大到讓阿里這樣的巨頭來重點佈局。從這一點看來,沒有比寶寶樹這個母嬰年輕家庭流量入口級平臺更合適的戰略合作伙伴了。佔領了母嬰人羣的消費流量,不僅因爲母嬰消費市場還是一座金礦,更是通過佈局在大衆消費生命週期的最前端,從母嬰輻射到泛家庭、再到全人羣的中長線消費的用戶培養。

“阿寶組合”如何真正實現業務協同與賦能

寶寶樹對於阿里在新零售板塊佈局的重要戰略意義不言而喻,阿里的強背書也勢必能夠幫助寶寶樹在資本市場有向好的表現。但如不真正實現業務協同與賦能,雙方的合作就僅是個資本故事。而寶寶樹的招股書披露了寶寶樹與阿里在業務端戰略合作的不少細節——除了股權投資,寶寶樹與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間接附屬公司)訂立戰略合作協議,這是一份雙方在電商、廣告、C2M、知識付費及其他潛在業務領域開展深入合作的框架協議。該協議五年爲期,阿里同意根據戰略合作協議做出若干承諾。

從短期來看,電商無疑將成爲雙方合作的第一受益業務形態。寶寶樹CEO王懷南指出:“寶寶樹和阿里的合作基本就是人、貨、場的結合。”的確,寶寶樹的優勢在於“人”,而阿里則在於“貨”和“場”。寶寶樹電商業務在阿里的戰略賦能後,獲得包括運營、技術、物流、供應鏈等在內的電商整體解決方案,這將充分釋放寶寶樹的社區流量優勢,從而進一步釋放其生態系統的商業潛力,以及未來幾年的盈利可見性。

從長遠來看,阿里還打算將母嬰生意與人工智能、金融相結合,推出智能早教機器人、智能手錶以及媽媽理財、寶寶保險等相關產品。寶寶樹作爲以MAU計中國最大、最活躍的母嬰社區平臺,聚集了平均月活用戶近2億的年輕家庭羣體,構建了“社區-廣告-電商”的完整生態閉環。有助於阿里鞏固其在以母嬰爲核心的年輕家庭生活消費圈中的用戶心智,這便是阿里長期看好,並從資本與業務雙向支持寶寶樹未來發展的核心出發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