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是对疫情防控和企业管理能力的考验,根据部署,龙门县各企业将严格落实企业复工防疫要求,落实好企业主体责任,全面、及时、准确摸清员工底数,坚决杜绝因复工复产导致疫情发生。

在此前出台“共渡难关龙十条”的基础上,龙门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保障,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复工复产和日常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精准服务、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早日步入正常生产轨道,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胜利”,从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龙门县多措并举帮助企业解决复产后的用工难题。龙融心 摄

七大领域55个项目全部复工

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怎么样?还有哪些实际困难?疫情对企业造成哪些影响?

近日,龙门县委书记陈伟良带着问题,实地察看县内部分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情况,并详细了解企业在岗人数、应急预案、物资储备、生产经营、市场销售等情况以及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他鼓励企业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在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做到“一手抓防疫不放松、一手抓发展不动摇”,加大技术创新,积极拓宽市场,扎实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为缓解县城小学学位紧缺问题,今年龙门县大力推进龙城第六小学迁建工程建设。据工程项目经理傅家琦介绍,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在2月28日项目建设就已正式复工。

“根据县里要求,我们采取一系列防疫措施。例如饭堂、宿舍定期消毒,食堂分时段就餐,还有加强安保系统,每天测量工人的体温等一系列措施,全力确保防控与复工复产双胜利。”傅家琦介绍,龙城第六小学迁建工程教学楼分成A至G区,原计划在4月10日浇筑到四层楼板,4月底教学楼全面封顶。虽然受疫情影响,工期有所延缓,目前施工方正加紧进度,争取学校在9月份顺利开学。

除了龙城第六小学迁建工程,龙门县内S244线白沙大桥拆除重建工程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目前已进行桥墩钻探施工,接下来会加快新桥的桥墩和桥面建设。据施工方介绍,白沙大桥左半桥有望今年10月初建成通车。

“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我们2月份进场施工,现在已经全面复工,有5台钻机在进行钻地施工。我们争取在国庆前完成左半桥的建设,在春节前全面完工通车。”白沙桥项目生产副经理陈庭胜说道。

据了解,截至3月底,龙门县交通、城建、水利、公共建筑等七大领域的55个建设项目已全部复工。

产业园区开展“以工招工”活动

目前,龙门县工贸制造行业用工需求量较大,尤其是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内的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企业稳定用工和求职者应聘需求,龙门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全面推进线上就业服务和岗位开发对接等工作,依托惠州人力资源网举办网络招聘会,实现“线上招聘不停歇,就业服务不打烊”。

“受疫情影响,我们原定的现场招聘会暂时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招聘会,让企业和应聘者由‘面对面’改为‘云相见’。”据龙门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刘细平介绍,该县在今年2月和3月连续举办网络招聘会,涵盖电子科技、营销策划、酒店服务等热门行业,平均每场有50多家企业提供1000多个岗位,不少企业还提供工作餐、住宿条件,以及“五险”、带薪假期、员工体检等福利。目前已成功举办6场,其中一场是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企业用工专场。

“通过线上招聘的方式,给我们公司带来极大便利,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搭建公司与应聘者之间的桥梁,为公司招揽优秀员工拓宽了途径。”美律电子(惠州)有限公司人事部负责人房女士表示,自复工以来,该公司通过网络招聘会顺利招募了100多名员工,解决了疫情期间用工难的问题。

此外,龙门县结合实际,还开展“村(社区)干部招工”“以工招工”活动,积极做好惠州产业园区企业招工工作。经人才资源(劳务派遣)公司、村(社区)委干部推荐求职人员到园区企业就业成功,并稳定就业满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的,由县人社部门奖励100元;连续稳定就业满3个月以上的再奖励200元。在惠州产业园企业就业的员工,每推荐1人在园区企业就业成功,并连续稳定就业满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的,由园区管委会奖励100元;连续稳定就业满3个月以上的再奖励200元。

来源:南方+

【记者】林文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