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庞大的研发队伍和高额的研发投入给德赛西威带来大量专利成果,据统计,该公司拥有拥有超过600项专利,掌握车载电子操作系统设计技术、单芯片多系统处理技术、车载显示屏光学技术等多种技术,具备强大的汽车领域的软件开发能力。德赛西威一直从事汽车电子制造,当前,该公司聚焦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业务群,是全球多家整车厂的供应商。

原标题:乘用车市场加速下滑,惠州德赛西威去年营收和利润下降

近日,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赛西威”)公布了2019年年报。

2019年,德赛西威营收为53.37亿元,同比下降1.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2亿元,下降29.79%。

作为汽车电子行业的佼佼者,德赛西威近年来发展迅速,为何去年营收和利润都下降?

原因:乘用车市场加速下滑

德赛西威一直从事汽车电子制造,当前,该公司聚焦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业务群,是全球多家整车厂的供应商。

根据年报,2019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加速下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乘用车产量和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9.2%和9.6%。汽车行业整合速度加快,导致竞争更加激烈。

从德赛西威去年的表现来看,前三个季度的营收分别是10.03亿元、12.68亿元、12.74亿元,直到第四季度才大增到17.92亿元。2019年下半年,随着该公司新项目、新产品的量产及规模化,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快速回升,下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净利润同比增长47%。尤其是第四季度增长迅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净利润同比增长92%。但由于上半年增长乏力,导致全年营收和利润同比均呈下降趋势。

布局:瞄准未来智能驾驶市场

即便如此,从大趋势来看,汽车行业还是向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德赛西威近年来大力布局智能制造和智能汽车。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获悉,早在2015年开始,德赛西威就携手西门子公司,启动了信息化工厂项目,计划持续投入大量资金打造数字化智能工厂。目前,该公司的数字智能工厂、智能仓储系统已投入使用,汽车电子移动互联技术集成产业化建设项目正在建设中。

在智能驾驶领域,德赛西威动作频频。该公司与富奥、一汽投资设立了合资公司,与一汽集团、天际汽车、奇瑞雄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多个领域进行合作。同时,该公司还与四维图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自动驾驶地图及智能网联等领域进行合作。并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建立网络安全实验室,并购了德国先进天线公司ATBB公司,参股相关智能驾驶优秀创业公司,围绕智能驾驶领域进行合作。

根据年报,该公司有多种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已实现规模化量产,2019年ADAS产品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100%,另有一些产品或研究获得相关技术认定或奖项。德赛西威还获得了新加坡M1自动驾驶牌照,其测试车获得在新加坡特殊区域公共道路行驶的资格。

记者从仲恺高新区惠南科技园了解到,位于园区的德赛科技小镇将布局智能驾驶产业基地等项目,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建设。

创新:研发人员比例高达41%

无论是信息化工厂建设还是进军智能驾驶领域,德赛西威都需要大量研发人员从事创新活动。

早在1992年,该公司就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在新加坡、 欧洲、中国南京、成都等地有研发分部。2019年,该公司有1868名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41%。研发投入为 6.56亿元,占销售额的比重为12.29%。

庞大的研发队伍和高额的研发投入给德赛西威带来大量专利成果,据统计,该公司拥有拥有超过600项专利,掌握车载电子操作系统设计技术、单芯片多系统处理技术、车载显示屏光学技术等多种技术,具备强大的汽车领域的软件开发能力。与此同时,该公司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湖南大学等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为研发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记者】刘光明宝

编辑 谢志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