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195年(南宋慶元元年)-1207開禧三年),福建漳州狀元太守蕭國樑次孫蕭洵,在廣東潮陽連任四屆知縣,鄉民竟然興建生祠褒獎,顏其名“四序”喻含着與天地同德、與日月同光、與君子同仁、與四時同序之意蘊,也即是文化、道德、倫理、氣質諸方面的型範英才。從而成爲廣東潮陽蕭氏始祖歷傳三十代有餘,播衍海內外裔孫約四十多萬;並開啓了潮陽蕭氏和“蕭、葉、鍾”同爲蕭氏血脈的八百多年的不老傳奇。

“四序堂”是南粵迄今在古建築方面,建築保留最完美、修復傳承最合理、工藝發揚最細緻,集宋代平面佈局、明清結構風格於一體的珍貴古祠,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

特輯潮陽四序堂先進蕭秉豪宗長編列的四序堂大事記,雖有年代斷缺,仍不失爲一份厚重的蘭陵家史,從中華民國肇始分界,按2集刊載,以利我蕭氏宗親砥礪自勉!

1912年

民國1年

邑人蕭鑼建“澹園”竣工。澹園位於廣東潮陽棉城中心、察院巷中段,是一座書齋式與園林相銜接的建築。園的南端是假山,由假山石壘成。園林中段是花圃。其後便是書齋。整個園林約2畝地,假山和書齋佔一半左右。晚清狀元夏同和爲“澹園”題匾:“海濱鄒魯,城市山林”

清末民初,廣東潮陽建有澹園西園、耐軒(磊園)、林園等私家花園多處,歷經百餘年的變遷,現存比較完整的僅有西園(上圖)

1919年

民國八年

蕭德宣(1897-1973),諱學梅,乳名登波,名亮開,字寒松。

民國8年(1919):德宣於北京大學求學時,積極參加“五·四”運動,後深深認識到如不振興教育,國家難以富強。於是北大畢業後,即返原籍任潮陽縣立中學校長(址在東山)。任職期間,銳意興革,親往南洋募捐,建築校舍大樓,開闢運動場,復建“望仙橋”及構造“水仙宮”,以爲校園景點。在校五年,績效斐然。

民國16年(1927):德宣應汕頭市市長蕭冠英之聘任市府祕書。民國20年德宣赴上海,任上海潮州同鄉會救國委員會交際主任兼編輯主任,襄助十九路軍抗戰。

民國21年(1932):德宣襄理福建詔安縣二世祖昭元公墓遷葬事。後應潮陽縣長方瑞麟之力聘,出任潮陽縣立師範學校校長(校址東山)兼任東山興建中山公園總務主任。民國25年,再任汕頭市政府教育科長,民國27年,出任潮陽縣立第一中學校長。日軍攻佔潮城,帶第一中學遷入貴嶼。後攜眷住兩英圩。

民國34年(1945):日軍投降,德宣率眷回潮城修理蕭氏始祖祠,二房祖祠及修整住宅。民國36年,出任潮陽縣教育會理事長及縣參議員。

民國38年(1949)德宣隻身轉道興寧至廣州達香港,於香港任教文化中學。越二年,赴臺於基隆高級水產學校任教,直至退休。1973年逝,享壽77。

1923-1925年

民國12年至14年

蕭錫三,別名韻庭,縣廓都人。蕭錫三在法國里昂大學留學,周恩來任共產黨留法總支部書記,蕭錫三任總支部執監委員,同時任國民黨里昂大學支部委員。

民國18年(1929年)回國,歷任民國政府廣東省建設廳高級技正、中山大學教授、中山大學代理校長等職。民國20年被選爲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曾任國民政府西南政務委員會專門委員、廣東省參議會參議員。

1952年由中山大學調往華南師範學院(後改爲華南師範大學)任化學系教授,一度代理化學系系主任。1978年10月離休,1985年逝世,享壽88歲。

1924年

民國13年

蕭英出生於泰國黃魂,祖籍廣東峽山東溝。少跟隨其父經商,後自營地產業務及印務業,是扶輪貿易有限公司及燦華麗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歷任泰國蕭葉鍾氏宗親總會永遠名譽會長、泰國蕭氏宗親總會理事長、永遠名譽理事長、泰國潮陽同鄉會名譽顧問,泰國黃魂學校校董會永遠名譽會長。

1927年

民國16年

廣東潮安縣龍湖鄉院巷人蕭可亭南渡新加坡當店員。幾年後,自創商業。後又與許崇德合資在印尼巨港經營橡膠生意。旋改行經營木材,曾任巨港木材公司及木材出口公司董事長。1999年逝世,享年89歲。

1929年

民國18年

蕭吉珊生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廣東黃隴都東溝(今屬峽山)人,父日初,是暹羅僑商。

是年蕭吉珊被任命爲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祕書長、當選爲國民黨南京特別黨部執行委員兼黨務委員。民國20年,任國民政府僑務委員會常委、當選國民黨“四大”候補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海外委員會委員。民國21年任宣慰華僑專員。民國24年,當選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民國27年任國民黨中央海外部副部長兼南洋研究所所長,曾赴美洲發動華僑捐抗日軍餉。

民國34年當選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民國35年、37年先後當選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9年後曾任臺灣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1956年由泰國赴柬埔寨時因車禍去世,享壽64歲。

蕭開周出生廣東棉城新宮鄉。1943年投身革命,參加過遼瀋戰役、淮海戰役、華北戰役、武漢渡江戰役、解放廣州。1951年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1953年停戰後,回國。爾後在中南局、湖南省工作,累官至副省級離休。

1931年

民國20年

蕭漢龍出生於廣東汕頭。累任汕頭市金沙區區長、區委副書記,汕頭市綜治辦副總指揮。

1933年

民國22年

位於福建詔安深橋鎮的蕭葉鍾始祖、潮陽二世祖蕭昭元墓因汾水關拓寬道路,將原墓按原型、規格、分金,上移修建。1983年對墓周圍進行修繕。2000年因汾漳高速公路從墓後經過,原有“棉陽亭”被拆毀。昭元公墓歷經宋、元、明、清各個朝代,現墓保存清代維修後的原狀。2004年3月,海內外蕭、葉、鍾氏裔孫雲集於此,拜謁蕭昭元墓。2005年2月,福建省詔安縣人民政府列其爲文物保護單位。

1941年

民國30年

蕭毓材任廣東潮陽海岸警備指揮及潮陽海門區區長。率地方團隊奮勇抗擊日軍海、陸空軍登陸海門港口,戰績昭著,獲國民政府頒發光華乙種一等勳章一座及獎狀,廣東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陳克華,爲之記文。

是年蕭建波出生於暹羅,祖籍廣東普寧梅塘石鳥村。幼時家境清貧,奮發圖強。最初於水門地區創立泰祥興大金行,繼創辦探瑪洛波匿建築有限公司,其房地產事業如日中天。他不忘回報社會,被譽爲“泰華救濟貧苦大慈善家”。歷任泰國蕭氏宗親總會理事長、天華醫院副董事長、大光佛教社理事長等職。在祖籍捐資興建石鳥華僑學校,爲潮陽 “四序堂”徙建捐資10萬元。

1946年

民國35年

蕭炎坤出生廣東潮陽達濠,幼隨父定居香港。取得臺灣、美國學位。歷任大中華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大中華證券有限公司主席、宏安集團有限公司獨立董事、變靚D控股有限公司獨立董事等。有光華公益基金會主席、香港跆拳道協會主席、世界華人協會副會長等多項社會兼職。先後榮獲相關政府機構頒發獎狀及桂林市、吉安市、南寧市、寶雞市榮譽市民稱號,英國聖約翰五級勳銜,世界傑出華人獎及香港公益金最高榮譽獎。

是年 曾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海外部副部長、制憲、行憲國大代表蕭吉珊,於蕭氏吉珊家族興建的永祚堂(建於民國時期,祠旁及祠後建有7座“大夫第”四點金厝),爲95歲高齡的其母親舉行“百歲”壽誕大慶。是日,廣東省政府及潮汕各縣市要員,士紳、名流暨蕭氏族親應邀參加大慶。送賀聯、賀詞的有國民黨黨、政、軍要員蔣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孫科、陳誠、顧祝同、胡宗南、陳布雷、邵力子、胡適等。

1948年

民國37年

蕭立聲從廣東潮安縣龍湖鄉移居香港,專攻潑墨畫。1962年受聘香港中文大學新亞藝術系導師。曾出版《國畫梯格一、二集》、《蕭立聲畫集》,多次在香港及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和臺灣地區舉辦畫展。1979年到美國21所大學(學院)巡迴講學。1980年4月,應中國中央美術院邀請,作學術交流。1983年12月逝世,享壽70歲。

是年 廣東潮陽縣廓都人蕭遙天徙香港。1953年定居馬來亞檳城。曾任馬來亞聯邦教育部課程委員、馬來亞師範學院講師、鍾靈中學華文部主任。20世紀60年代創辦《教與學》(月刊),舉辦過3次馬來西亞全國小說比賽,編輯出版《馬來西亞短篇小說比賽精品特輯》、《馬來西亞第二次全國短篇小說比賽特輯》,著有《潮州戲劇音樂志》、《潮州語言聲韻之研究》、《潮州文化叢談》和《潮州先賢與民間傳說》4部著作,有長篇小說《冬蟲夏草》、中篇小說《夜鶯曲》、短篇小說《春雷》、散文集《東西談》、詩集《食風樓詩存》、評論集《讀藝錄》、研究考據集《中國姓氏的研究》等600萬言,集“文、詩、書、畫”一身的學者。有《蕭遙天全集》40卷行世。1990年卒於寫作中,享壽78歲。

是年 廣東銅盂宅美人蕭明華,女中共黨員,北平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後,即由組織派往臺灣師範學院任助教、《國語時報》社編輯。1950年2月被捕,同年11月8日於臺北市馬場町英勇就義,年僅29歲。被授予革命烈士稱號。今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革命紀念館《無名的豐碑》、延北中共中央社會部舊址展出她的簡要事蹟。

1949年

(民國38年)

聶榮臻元帥派人挽留蕭棣信於廣州,後任廣東省參事室參事。蕭棣信生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廣東棉城塗庫人。曾任國民黨軍上海空軍站少將站長。抗日戰爭時期,參加武漢空戰,率機隊英勇抗擊日軍戰機。日本侵略者投降後,代表國民黨空軍於上海接受日空軍投降,是受降者之一。晚年移居香港。1998年逝世。

是年 蕭承忠出生於廣東潮陽棉城。五歲隨父母移居香港。經數十年來在商界拼搏,事業有成。歷任中藥港有限公司主席、恆基兆榮顧問、香港蕭氏宗親會主席、香港籃球協會副會長。1993年3月主持召開第一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任大會主席。

1952年

廣東潮陽四序堂學校收歸公辦,改名爲鎮五小學。越10年改爲貿易貨棧,後改爲南門餐室。進而把祠前的大池塘“開化池”填平開闢爲南門市場,祠前的木製華表亭(該亭寬面與四序堂寬面同)也被拆毀。

是年 蕭振國出生於廣東潮陽棉城。現任汕頭市建安總公司第十分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所承建國家、地方重點建築工程多次被評爲省、部級建築工程優良質量獎。2002年獻巨資修建潮陽蕭氏四序堂教學樓和蕭氏肇基祖祠“四序堂”。

1954年6月

蕭俊銘畢業於華南農學院,留校教學,後任副教授及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廣州市學聯副主席、中國農業機械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廣東農機學會常務理事、教育與普及委員會主任。1990年退休。發表過專業論文36篇,其中2篇分別獲國家農業部優秀成果三等獎和省科協的優秀計策獎。

1955年

廣東潮安知名的古建築設計師蕭唯忠獲廣東省先進工作者稱號。1956年獲廣東省建築業勞動模範稱號。蕭唯忠,潮州磷溪頂厝州人。1958年5月,被任命爲潮州市第一位八級建築工程師。曾任潮安縣水利電力局副局長、潮安縣建工局副局長、任潮安縣科技人員技術職稱考評委員會主任、科協副主席。

是年 蕭宏宇出生於廣東潮陽棉城。現任廣州市房產開發第四建築公司工程隊董事長、總經理。其開發及承建地方、國家工程項目多次榮獲省、部級建築工程優良質量獎,其中承建廣州市廣匯大廈榮獲國家建設部“魯班獎”。曾爲故鄉興建蕭氏四序教學樓和蕭氏肇基祖祠“四序堂”的徙建閤家獻巨資。

1956年

蕭培山出生於廣東潮陽棉城。後旅居澳大利亞,在澳大利亞開拓國際貿易,事業一帆風順。被聘任汕頭市政法委“見義勇爲基金會”副會長。2002年獻巨資參與興建蕭氏四序教學樓和徙建蕭氏肇基祖祠“四序堂”。

1957年

泰國蕭智生,祖籍廣東沙隴珠埕。蕭智生創辦欽和發機器股份有限公司,代理歐洲及美、日各國名廠機械設備。1977年續創欽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曾任泰國中華總商會會董、泰國潮州會館執委、三山慈善院副董事長、新聲劇藝研究會副董事長、同心善堂名譽董事長、泰國蕭氏宗親總會副理事長等職。曾榮獲泰皇御剛白象大綬勳章。2002年逝世,享年68歲。

1958年7月

蕭作聲畢業於唐山鐵道學院(現爲西南交通大學)工程機械專業被分配到鐵道兵第一軍獨立橋樑團從事技術管理工作,直接參與“包蘭線”、“杭長線”、“向樂線”、“成昆線”、“襄渝線”、“沙通線”等新線建設。至1976年,曾獲三級先進工作者一次、三等功七次。1980年主編《國外施工機械選編》(上、下冊);1984年獲得國家專利局頒發的“液壓起撥道器”實用新型專利(第一發明人);1998年參編《高速鐵路土木工程》一書。2000年參編國家行業標準《Tblo02-2001—J338-2004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1996年退休。

是年 廣東省潮陽縣農業局農藝師蕭增達獲“廣東省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享受省人民政府榮譽津貼。1988年被選爲汕頭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96年以《潮陽縣農業綜合開發後備資源規劃》第一完成人項目,獲國家農業部資源區劃科學技術成果三等獎。

1971年

蕭增效,民國19年(1930年)出生於廣東潮陽棉城。1948年參加廣州地下黨祕密刊物《廣州文摘》的油印和派送工作。蕭增效從一機部信陽“五七”幹校調到一機部從北京搬遷到桂林的電器科學研究所任黨委副書記兼副所長。1980年調回北京,任國家儀器儀表工業總局處長。1983年,任機械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先後兼任振華機械技術諮詢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機械工業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副祕書長。1991年離休。

是年 廣東潮陽教育界知名人士蕭子云逝世,享壽72歲。他在民國時期曾歷任潮陽縣二小學、棉城四序學校、和平養元學校、銅盂溪西、勝前學校、峽山華橋學校等多所小學校長,是教育界推選的縣參議員。抗戰期間極力宣傳抗日,受日、僞懸相通緝。日本投降後,又用話劇揭露國民黨政權貪污腐敗醜惡行徑,深受市民讚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參加潮陽縣第一屆軍烈屬代表會議。

1973年

少將蕭亮開(又名蕭克勒茲,廣東潮陽人)逝世。他出生於清代(1807年),僑居新加坡。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陸軍大學第六期畢業。1940年任國民政府軍運輸總司令部川滇線區曲靖車站司令、陸軍輜重兵汽車第五團中校團副。1944年任輜重兵汽車第八團副團長、第十四團少將團長。1949年任聯勤總司令部運輸署汽車一級保養廠廠長。

1974年9月

旅居泰國蕭氏宗親蕭漢清、蕭偉民、蕭華山等組團回祖居地尋根謁祖,此是泰國蕭氏宗親總會成立前首次回祖國尋根,是時政治環境嚴肅,宗親聯誼未能實現,僅憑一顆海外赤子之心回鄉觀光。

1975年5月

廣東潮陽棉城人蕭鎮江被選爲汕頭市全國勞模、省勞模協會副會長。他在20世紀70年代曾連續幾年被評爲省勞動模範。

1976年

新加坡蕭炳欽,祖籍廣東潮陽,1935年出生,於2006年逝世。蕭炳欽任新加坡蕭氏總會會長,歷10年,後受委爲新加坡蕭氏總會永遠名譽會長兼會務顧問。

1978年

泰國蕭漢清生於民國5年(1916年),祖籍廣東潮陽。蕭漢清於佛曆2522年(公元1978)發起籌組泰國蕭氏宗親總會並出任籌備委員會主席。翌年,宗親會經政府批准成立後,任第一、二屆理事長,永遠名譽理事長。數十年來,從事商業金融的拓展,成爲泰華金融界的知名人士。曾任泰國中華總商會顧問,是潮州會館建館發起人之一。

是年 廣東潮陽已高中畢業4年的蕭智川與應屆高中畢業的弟弟蕭智遠一起參加高考並同時考上大學,轟動潮陽,有人將其美譽爲“一門雙進士”。

1979年

蕭戈,民國4年(1915年)出生於縣廓都。1935年初,南渡馬來亞投奔姐夫姐姐。1936年10月,迴歸祖國直奔革命聖地延安。1938年進抗日軍政大學。1940年3月被分配到八路軍總醫院任院部祕書。曾任吉林省伊通縣人民政府縣長兼公安局長。參加過遼瀋、平津兩大戰役。渡江戰役勝利後,任四十三軍一五六師四六八團副政治委員、重炮二十五團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人事處處長。1960年,任鐵道兵團第十師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1966年,任鐵道兵團第五師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長沙鐵道兵學院任政治委員。1985年被批准離休,享受正軍級和老紅軍待遇。

是年 北京鋼鐵學院系黨總支副書記蕭植道調國家冶金工業部任冶金部幹部司處長,累任副司長,高級工程師,研究員。1997年退休。

1979-1983年

泰國蕭俊傑,1936年出生於暹羅,祖籍廣東揭陽登崗蕭畔。碩士學位。早期協助雙親創辦蕭紹發顏料行,繼之開設華商法律事務所,幾年後擴組泰京企業有限公司,代理歐美各國電器,與友人組步華聯財務企業有限公司、康泰建築置業有限公司。歷任暹羅揭陽會館副理事長、泰國蕭葉鍾氏宗親總會名譽理事長、泰國蕭氏宗親總會永遠名譽理事長、泰國瑤寶亭唸佛社理事長、泰國法律會計會副理事長、泰國孔堤碧龍宮互助社副理事長、國際昭拍耶獅子會會長、泰國國家童子軍副總巡。

蕭俊傑榮獲泰皇御賜五等皇冠、四等白象、三等皇冠勳章。2003年榮獲泰皇授予泰國國家模範父親稱號。

1980年

蕭亮智,1936年出生於暹羅,祖籍中國廣東峽山東溝。蕭亮智1961年開始創辦企業,創辦泰國第一家引進國際高科技及先進設備的大福化學有限公司和大信堆棧有限公司,爲泰國發展化學工業開闢新前景。1990年開始與臺灣“聲寶”合作,創辦新寶電子有限公司,其中黑白電視機銷量佔全泰國總銷量30%。歷任泰國蕭氏宗親總會副理事長、光華佛教社副理事長等職,他對泰國的社會繁榮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榮獲泰皇御賜皇冠勳章。

是年 國家一級美術師蕭映川從總政治部解放軍文藝社美術編輯轉業到廣東汕頭畫院爲專業畫師。其作品曾獲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銀獎、第十二屆全國版畫展覽銀獎、廣東省慶祝建國45週年美展金獎。歷任汕頭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潮汕版畫會會長、汕頭畫院副院長。

是年 蕭和松從部隊復員回鄉從事建築行業。現任廣州市潤鏵投資有限公司、廣東省雲浮浩鑫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2002年曾爲故鄉徙建蕭氏肇基祖祠“四序堂”及舉辦環球七屆懇親會獻巨資。

是年 蕭英豪任廣東惠州市市長。1984年由廣東省派駐香港粵海公司任主要負責人。蕭英豪,民國19年(1930年)出生於潮陽棉城,1952年8月參加工作。1992年退休。

1981年

蕭灼基,民國22年(1933年)出生於廣東潮陽棉城。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蕭灼基發表《關於改革經濟管理體制的若干設想》,在國內學術界最早提出國有企業所有權與使用權(經營權)兩權分離的理論。1989年,在《商品經濟是我國改革與發展的基本思路》等文稿中,提出了“有計劃商品經濟本質上是商品經濟”,“必須突破勞動力和國有企業不是商品”的理論。1991年,提出了《商品經濟就是市場經濟》,並對市場經濟的特徵、功能作了詳盡的論述。爲此他榮獲首屆孫冶方經濟學獎、全國改革與發展“金三角”獎、北京市改革十年優秀論文獎等。是中央政治局經濟決策專家之一。

1982年4月

蕭漢欽1937年出生於馬來亞檳威省,祖籍廣東潮陽。蕭漢欽當選爲馬來西亞檳城大山區國會議員。歷任檳馬華聯委會華聯社聯誼理事會主席、北馬汽車司機公會名譽主席、檳榔嶼韓江校友會名譽主席。

是年 6月,蕭洽龍獲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學士學位並分配到廣東省博物館工作。現任廣東省博物館館長、研究員。

1983年5月

泰國蕭氏宗親總會在蕭漢清會長率領下,第二次組團回國謁祖並獻資參與修繕列祖墓園,此是1980年後潮陽蕭氏裔孫開始修繕列祖墓園,期間組團回鄉謁祖。當時,祕書長爲蕭華山

是年 蕭明禮任廣東省肇慶林產化工廠廠長、高級工程師。其後經奮力拼搏,企業經濟效益居全國同行業之首,曾獲廣東省特等勞動模範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是年 蕭漢強任中國出席“亞洲及遠東近海礦產資源聯合勘查協調委員會”(CCOP)政府代表團副代表,出席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召開的第20屆年會。1984年任地礦部石油地質海洋地質局地質處處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和毗連區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兩個海洋國家基本法起草小組成員。1984-1997年,連續14年受地礦部委派,以中國政府代表團顧問或代表身份,出席聯合國國際海底管理局籌委會和國際海底管理局共14屆年會。

1990年任地礦部海洋地質辦公室副主任,兼任中國海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海洋分會副祕書長。在組織開展南沙羣島附近海域地質勘查、中國大陸架地質地球物理調查、太平洋國際海底多金屬結核資源勘探和南極及南大洋地質科學考察中,有多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委自然科學一等獎或地質礦產部找礦獎。1998年退休。現爲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局名譽研究員。

1984年

蕭灼基,民國22年(1933年)出生於廣東潮陽棉城。北京大學授予蕭灼基爲“首屆優秀教師”稱號。1985年8月晉升爲教授。1986年7月被國家學位委批准爲博士研究生導師。1959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研究生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大學經濟系任教。是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教授。先後兼任北京市、雲南省、吉林省、成都市、武漢市等省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諮詢委員。1994-1998年,擔任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副主席。現任中國經濟社會研究會第二屆常務理事,十屆全國政協常委。

是年 1975年出生於廣東潮陽穀饒溪美村的蕭芬琪旅居香港。後獲香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藝術學系哲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藝苑集團有限公司副行政總裁、國際藝術有限公司藝術總監、中國藝苑研究學會副主席,並被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委任爲“公共事務論壇”成員。著有《王一亭》、《孫星閣》、《形採風流》(合著)。

是年蕭適濃逝世,棉城新宮人,生於1903年,適濃出身貧寒,卻胸懷大志,奮發學習,喜歡賦詩吟詠,有詩作多篇,曾參加潮州八景詩吟詠賽,獲冠軍,詩作曾在《嶺東民國日報》上刊登。

蕭適濃師德高尚,在逆境中奮力拼搏,終於成長爲一個知識淵博,誨人不倦的知名老師,歷任潮陽四序小學、中華小學、滋德學校等十多所學校的老師或校長,數十年辛勤耕耘,門下桃李芬芳。

是年 畫家、廣東省潮陽人蕭暉榮旅居香港。其作品曾入選第六至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2003年4月應邀爲釣魚臺國賓館作畫,12月出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六屆全國代表大會。歷任香港中國藝苑集團董事長、香港藝苑出版社社長、中國藝苑研究學會主席、香港書畫文玩學會主席。

1985年3月

蕭穆,原名蕭宏志,祖籍潮陽銅盂宅美村。民國18年(1929年)出生於浙江省嘉興縣。1930年隨父母遷居河南省開封市。1949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事政治大學文藝新聞大隊。1952年7月調中央軍委總政治部解放軍電影製片廠籌備處,歷任“八一電影製片廠”生產科副科長等職。曾獲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西南榮譽紀念章。1981年榮立三等功一次。

蕭穆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主持籌劃《巍巍崑崙》和《大決戰》(含《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上部8集軍事歷史巨片的攝製工作,該片分別獲得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獎。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7年當選爲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92年9月離休,任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華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會副理事長、中國之友研究基金會副主席,獲中央軍委頒發的勝利功勳榮譽章。

蕭如琴,女,筆名陶濤,民國6年(1917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潮陽和平。是年 國防科工委、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國家科委聯合授予蕭如琴“國防軍工協作先進個人”稱號。1990年化工部頒發“爲化工事業作出貢獻的老專家”榮譽證書。1936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學化學系。1940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畢業,12月到蘇北參加新四軍。曾任山東省人民政府財政廳任會計科長、中南軍政委員會工業部計劃處副處長兼兵工局計劃處處長。

1954年赴蘇聯,先後任烏克蘭魯別什諾也染料廠和莫斯科染料廠實習生產副廠長。1955年回國,任蘇聯援建的吉林染料廠副廠長。1956年任化學工業部有機化學工業局副局長、生產司副局長。1961年曾作爲中國政府經濟代表團團員,參加中蘇經濟科學技術協作項目的談判,還被派往阿爾巴尼亞任中國化工專家組組長,負責援阿項目的談判及選廠工作。1975年任石油化學工業部副部長。1978年任化學工業部副部長。1982年退居二線,任化工部技術委員會主任、常務委員。1994年離休。是第三屆、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主編《當代中國的化學工業》一書。

是年 上海蕭成基任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先後擔任國家科委化學工程學科組成員、中國化工專業學會副理事長、化學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化學工程設計技術中心站主任、顧問等。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一項(1985)、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1985)、化工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一項(1992)、化工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二項(1993-1997)。1992年享受有突出貢獻的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退休。編寫有《化工單元操作設計資料》、《化工基礎數據》、《蒸餾》、《氣液傳質設備設計》等書;主持編寫《化學工程手冊》;主編《化工單元操作設計手冊》;發表專業論文30多篇。

1986年10月

泰國蕭氏宗親總會第三次組團回國謁祖,併到已修復列祖墓園進行祭祖儀式。潮陽蕭氏宗親、族老給予熱情接待。

1987年

蕭喜榮任廣東省惠來縣人民政府縣長,後任縣委書記。1993年任汕頭市經委主任。

是年 蕭作賢,1934年出生於潮陽棉城,洵公二十四世孫。1940年因戰亂和災荒,輾轉到山東省青島市。同年入學,1952年在北京高中畢業。畢業後回青島在青聯工作。1953年至1956年春,參與組建青島市市南青年中學,任總務主任兼教師。1956年至1964年春,調青島紡織機械學校,擔任教學工作。

1987年1月任青島出版社外宣旅遊編輯部主任。1993年經山東省出版專業職務高評委評審爲教授級副編審。1994年3月爲中國老教授協會會員。1994年10月退休。在青島出版社工作期間,擔任責任編輯,出版的圖書有20餘種在全國和省級以上圖書評比中獲獎。

退休後,繼續參與社會工作,任青島海外聯誼會理事,青島潮人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兼祕書長。

1988年5月

廣東潮陽棉城小鹽巷人、潮州市建築設計院副院長蕭南槐被廣東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其26萬字專著《大系統論》獲1991年全國優秀學術著作獎,被譽爲“三論”(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的後續研究所取得的一項重大進展。

是年 廣州蕭曦應美國紐約某證券公司之聘,赴美國任電腦工程師,並舉家遷美國。蕭曦,1962年9月生於廣州,祖籍潮陽棉城。20歲於中國科技大學自動控制系畢業後。考取華南工學院自動控制專業研究生;22歲畢業後分配華南師院微電子研究所工作。1986年以“可關電腦系統設計”一文爲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錄取,攻讀博士學位;後轉墨爾本大學攻讀自動控制專業博士學位。畢業後,爲墨爾本某公司聘爲電腦工程師。

1989年

馬來西亞蕭楚釵榮獲雪蘭莪州蘇丹封賜PJK。2000年再獲雪蘭莪州蘇丹封賜拿督DSSA勳銜。蕭楚釵,1947年出生於馬來西亞,祖籍廣東銅盂宅美村。現任巴生中路五里馬華支會主席和加埔馬革區會的委員。20世紀70年代創辦車行,80年代涉足建築業,公司集團已興建數以萬計的房屋、公寓和商店。

蕭楚釵現任馬來西亞蕭氏總會榮譽會長,第五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主席,房屋發展商公會(HDA)巴生/沙亞南分會副會長、馬來西亞德教聯合總會長、巴生濱海德教會紫生閣副閣長、巴生濱海潮州會館副會長、巴生中華小學副董事長、巴生中華獨中副董事長兼副財政、巴生中華國中副董事長兼建校委員會主席等職。

1990年11月

廣東江門市郊區區委、區政府辦公室主任蕭祥初(潮陽棉城五響鄉人)被中共廣東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廣東省第一個五年普法教育先進個人”稱號。1993年任江門市蓬江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2007年被廣東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授予“廣東省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稱號。

1992年7月

暨南大學中國書畫副教授、廣州五山詩社社長蕭思齊受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委派,赴加拿大多倫多等四城市作中國書畫講學,並在溫哥華出席第五屆加拿大華文教育會議上宣讀論文《中國畫與書法的關係》。其作品爲美、英、日、德、印尼、泰國等十幾個國家友好人士收藏。著有《中國書畫ABC》。

是年 廣東普寧旅居泰國裔孫蕭建波捐資在普寧梅塘興建“石烏華僑學校”竣工。有教學樓三幢、禮堂一座,分別以二至三層鋼筋混凝土構建,佔地面積8000多平方米,構建資金400多萬元。就讀學生1000多人。禮堂以建波故考甲賢命名“甲賢堂”。

是年 10月16日泰國蕭氏宗親總會蕭亮智理事長率領回國謁祖團,受到潮陽宗親熱情接待。

1993年3月28日

香港舉辦第一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主席蕭承忠,廣東潮陽棉城人,潮陽蕭氏宗親多人前往參加。

1994年3月

廣東潮陽金浦鎮黨政辦副主蕭立永在是年首次全國第三產業普查工作中被評爲省級、國家級第三產業普查“先進工作者”,榮獲國務院頒發的榮譽證書,晉升工資一級。

是年 春季廣東普寧旅居泰國裔孫蕭連發等捐資在普寧大壩興建“仙耘華僑學校”落成。學校分金戌辰兼乾巽。佔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設有大禮堂一個、校務室二個、教師房20間、教室22間,配套體育室,大操場,食堂等設施。1992年秋動工興建。1994年春竣工落成交付使用。

是年 6月9日旅臺同胞蕭俠生暨海外宗親等,向中共廣東省潮陽市委書記林桂清、潮陽市人民政府市長許慈生髮出“要求復修四序堂的申請信”。信中闡明蕭洵等列祖愛國愛民青史,在蕭洵墓列爲文物保護單位的同時,將四序堂定爲國家文物保護重點,請求准予復修自宋至今七百多年曆史古建築物,作爲海外赤子及海峽兩岸宗親聯誼樞紐,並表示自籌資金復修。

同年9月2日,潮陽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批函:同意“四序堂”進行改建,由蕭氏宗親自行解決資金、基建問題,修建計劃、設計圖紙,報市審批:新修的“四序堂”應作爲華僑、港澳臺胞回鄉聯誼的中心,作爲老人文化活動場所。

是年 10月16日泰國蕭氏宗親總會蕭英會長率領回國謁祖觀光團。此是第四次組團謁祖,受到蕭氏四序堂隆重接待,組織儀仗隊、英歌隊、大鑼鼓隊予以熱烈歡迎。

是年 11月16日接待以蕭衍良爲團長的新加坡蕭氏總會回國謁祖觀光團。四序堂組織英歌隊、鼓樂隊、彩旗隊迎接嘉賓,盛況空前。

是年 11月20日以相同迎接規模,接待香港蕭氏宗親總會回潮謁祖觀光團。

是年 12月潮陽蕭氏四序堂組織世鴻、鑑湖、梓銘、錫水、慶宇五位宗親出訪香港,承蒙香港蕭氏宗親總會主席承忠、名譽會長仕達等宗親熱情接待,增進宗誼。

是年 旅港宗親蕭長庚捐資人民幣250多萬元,在廣東潮安江東柚杭興建“世英學校”,1995年落成。學校佔地八畝八分,建築面積1800多平方米。

是年 廣東省潮陽市人民法院副院長蕭漢雄獲最高人民法院“先進工作者”稱號,1996年再獲此稱號。2001年獲中共廣東委、省人民政府此稱號。

是年 1971年出生於廣州的蕭真(女)赴美國留學。2002年獲美國生物醫學博士學位,2004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博士後出站,被該院聘爲二級科學家。主要研究成果有前列腺癌蛋白質表達、純化與複製,癌症早期檢測,相關研究成果被認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2001年和2003年獲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優秀青年學者獎。

1995年4月11日

廣東潮陽旅泰僑胞、泰國蕭氏宗親總會會長蕭偉民及僑胞蕭銀水蕭和興蕭光揚、蕭俊英、蕭金波等捐資615萬元,在潮陽建成“沙隴珠埕華僑學校”一所。工程於1993年11月9日奠基興建。全校佔地面積1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560平方米。學校建築格局分主樓、附樓和後樓構建,主樓命名“俊英樓”、附樓“銀水樓”、“和興樓”,後樓命名“蕭馬賽銀樓”、“師長樓”。

是年6月25日 蕭氏四序堂宗親聯誼總會組成以蕭熹枬爲團長,鑑湖、宋仁、錫水、梓銘、慶宇、慈武等一行,應邀參加在泰國曼谷舉辦的第二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與來自世界各地區的宗親暢談聚會。

是年 蕭熹枬倡導成立廣東潮陽蕭氏四序堂宗親聯誼總會,被推選爲首任會長。蕭熹枬,民國24年(1935年)出生於潮陽棉城定襄縣大廳。後旅居香港。於20世紀90年代,力主收回蕭氏始祖祠“四序堂”業權,並申辦爲文物保護單位。在四序堂重建期間,多次往返香港,通聯海內外廣大宗親,共成大事。

1995年

蕭灼基主持“七五”國家社會科學重點研究課題《股份經濟研究》和“八五”國家社會科學重點研究課題《證券市場研究》的研究,主編《股份經濟學》,是我國最早介紹股份經濟的著作之一。主編的《中國證券全書》(500萬字),是迄今爲止有關證券市場最全面、最系統的工具書。1999年初《證券法》公佈後,他又組織一批專家主編《中國證券法實務指南》(370萬字)。

是年 廣東省潮陽市棉城鎮六小學生蕭一凡,獲國家教委、中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全國生物百科項目探索獎”。

1996年

香港青年實業家蕭輝文在廣東潮陽投資3億港元,創辦金城科技有限公司,潮陽市人民政府授予“潮陽市榮譽市民”稱號。其前的1993年被邀請爲潮陽市政協委員。2002年獻巨資修建潮陽蕭氏肇基祖祠“四序堂”及參與蕭氏四序教學樓的興建。

是年 蕭吉潘,1946年3月生於廣東汕頭市,書畫藝術名家。是當代書畫藝術家聯誼會會員、中國江南書畫院成員、1996年9月被吉林省辰星文化藝術中心美術學院聘請爲客座教授。

蕭吉潘自幼酷愛書畫藝術,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大賽展出,榮獲金、銀、銅獎,並被收藏。作品入編《銅城杯書畫藝術大觀》、《中外當代書畫藝術家作品集》、《當代書畫家福壽作品大觀》,《中華古今書畫家吉祥福壽作品大典》、《東方書畫長城巨卷》、《2000年世界華人藝術展獲獎作品集》等多部大辭典。

是年 蕭誠源出任新加坡蕭氏宗親總會1996年至99年四十一屆會長。蕭誠源出生1946年,廣東潮安溪底人,從事產業發展。自幼家境清貧,卻自強不息,終於成爲白手起家的實業家。本人歷來熱心宗親事務,敬祖睦族。

1995年與蕭炳欽會長組織出資興建潮陽六世祖蕭德俊墓之景陵亭。因爲他很早在社會上謀事,往來於大中華地區,建立起廣泛的人際關係網,爲新加坡總會與東南亞各地宗親會的交往起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1991年在馬來西亞發起組織成立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並在香港舉行第一屆懇親會。1996年出任新加坡總會會長後,於當年6月30日成功舉辦第三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現任新加坡蕭氏宗親會永遠名譽會長,並任新加坡總會產業信託人。

是年 6月30日在新加坡聖淘沙新加坡蕭氏總會主辦第三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及總會成立五十週年之慶。潮陽蕭氏四序堂以蕭熹枬爲團長等一行前往參加,會後“杯定由四序堂”主辦第四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但因當時大陸政治環境未成熟及諸多原因,故未能承辦,轉由臺灣蕭氏宗親總會舉辦。

1997年8月16日

廣東潮陽旅泰鄉親蕭金波、蕭鴻洽、蕭毓僑、蕭媽全等叔侄捐資人民幣70多萬元,在潮陽建成“沙隴珠埕師長幼兒園”一所。佔地1100平方米,於1997年2月14日奠基,同年8月16日落成。爲紀念其先祖師長公,命名“師長幼兒園”。

是年 10月廣東潮陽棉城人、深圳市教學研究室小學組組長蕭桂林(特級教師)的研究成果《多媒體組合指導小學生作文》推廣至省內外和港澳地區,被評爲廣東省首屆普通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香港《明報》、《鏡報》均有其相關成果的報道。

1998年1月

旅港蕭洵裔孫蕭輝文獨資100多萬元人民幣,在廣東棉城潮海路新宮建“新輝園”。建築格式以鋼筋混凝土構建,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主體建築共四層1280平方米,園內配套有音樂、圖書、活動、健身等居室,是老年人活動、居住的優越場所。蕭輝文熱愛桑梓,是該市政協委員。

是年 10月1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潮陽市委員會召開有關單位協調會議,將蕭氏“四序堂”使用權交還蕭氏四序堂宗親聯誼總會。決定由蕭氏“四序堂”宗親聯誼總會籌款人民幣80萬元,其中60萬元歸市房管局易地購買房產,解決市飲服公司屬下“四序堂”餐室經營場地問題,餘下20萬元作爲市飲服公司購房、搬遷的補償金。款項金額到位之日起15日內,市房管局向蕭氏“四序堂”宗親聯誼總會發出“四序堂”房產證,市飲服公司屬下“四序堂”餐室完成搬遷工作,由蕭氏“四序堂”宗親聯誼總會履行“四序堂”使用權。

“四序堂”作爲學堂,歷數百年,會議希望蕭氏“四序堂”海內外宗親,弘揚先賢愛國愛鄉、興學育才的優良傳統,籌資改建鎮五學校。學校建設用地由城南街道辦事處負責落實,建設資金首期500萬元由蕭氏“四序堂”宗親聯誼總會負責籌集。

是年 10月26日廣東省潮陽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批准“四序堂”爲該市文物保護單位。通知說,經城南街道辦事處申報,市文管辦調查、考證,於1996年1月12日市文管會批准爲文物保護單位,由該文物所在地城南街道辦事處實施保護。

是年 蕭成財榮獲香港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2004年獲頒發榮譽勳章。蕭成財,祖籍廣東潮陽棉城。身兼樂聲牌專賣店連鎖集團董事長、八度空間Cyber8集團主席、新華聯產業顧問公司董事長及香港商業商會會董、香港蕭氏宗親總會副會長等職務。

是年 著名古箏音樂家蕭韻閣逝世,享壽94歲。蕭韻閣,原名蕭棣萼,生於天津市,祖籍潮陽。畢業於廣東大學數學系。從小嗜好古箏、琵琶。20世紀40年代被上海“韓江絲竹社”聘爲音樂指導,並參加上海市“絲竹國樂社”,被人譽之爲“南國箏王”。

1961年應邀到潮陽蒐集整理古曲,寫成《潮陽箏套古樂》和《說五聲調》及宮廷古樂近百首。同年被大埔縣漢劇團聘爲音樂顧問。1963年又任廣東汕頭戲校音樂顧問。1979年夏以80高齡被聘到廣州音樂學院爲客座教授,是中國音樂家協會廣東分會會員。蒐集整理稀有古譜《拍舟操》、《和秋月》、《音樂什俎》、《問聲知情》;著有名曲《雨打芭蕉》等流傳國內外。

是年 蕭桂宣當選中共廣東省潮陽市第二次黨代會代表、中共汕頭市第七次黨代會代表、汕頭市第十屆人大代表。1998年被國家人事部、新聞出版總署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1999年9月

廣東潮陽蕭寅光捐巨資興建“致和園”落成。園址在棉城平東八公池東側,佔地2200平方米。園內主要建築有立德樓、雅音臺、流芳亭等,園中廣植花木,蝶舞花香,清新寧靜。流芳亭石碑刻《致和園記》。原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吳南生題寫“致和園”匾額。

2000年4月18日

廣東省潮陽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公佈,廣東潮陽蕭氏六世祖蕭德俊墓列爲潮陽市城南街道文物保護單位。蕭德俊生於元大德十年(1306年),授程鄉縣教諭,卒於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墓址在新宮三角埠(今潮陽城南街道),俗稱“風吹羅帶”。墓身立有庫錢石八面,別具匠心的古墓葬。1995年,旅居新加坡、香港裔孫回鄉謁祖,在墓兩側建景陵亭、仰祖亭。

是年蕭永嶽任中國石化集團屬下一職工醫院院長。1993年有《巰甲丙脯酸與硝苯吡啶聯合應用治療原發性高血壓194例療效觀察》(《天津藥學》1993年第二期)被評爲衛生部優秀論文。

是年 國家計生委授予蕭漢義“全國村(居)委會優秀計劃生育工作者”榮譽稱號。蕭漢義1958年生,普寧大壩鎮仙耘村人,洵公二十六世孫。現任村黨總支書記。原仙耘村經濟、交通落後,凝聚力差。1990年蕭漢義任職以來,團結廣大鄉親,清廉執政,以身作則,勇於開拓,凝聚各方力量,爭取上級政府部門及海內外宗親獻資支持村政建設。相繼興建華僑學校、村委辦公樓,建成仙耘大橋、仙耘水泥村道,興建水利設施與發展工業園,使原來落後鄉村舊貌換了新顏,取得顯著政績,歷年來多次受到各級政府嘉獎。

2001年

爲配合四序堂騰退之用,蕭氏宗親集資興建蕭氏四序堂教學樓一座

2001年10月

廣東潮陽棉城人蕭祥雄任廣東省韶關市高新技術開發區黨委書記。曾任廣東省始興縣副縣長,縣委副書記、縣長。

2002年2月19日

廣東潮陽舉行新建“蕭氏四序教學樓”落成暨開學典禮。參加慶典的有香港蕭承忠會長率領之香港蕭氏宗親總會代表團、廣州蕭戈將軍、潮陽市政協主席連少如、副市長郭爲民以及當地鎮政府、居委會領導等2000多人。四序堂始建於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原爲鄉民感時爲潮陽縣縣令蕭洵德政所建的生祠,而蕭洵將其作爲培育學子的學堂。

1949年江山變色,潮陽“四序堂”連同祠右之蕭氏長房祠一直被作爲校舍之用,校名改爲“棉城鎮第五小學”。2000年,“四序堂”以保存較爲完好的宋代校舍獲准列爲文物保護單位,但因舊城改造,需要整座後移重建。2001年10月由旅港裔孫蕭輝文、旅澳大利亞裔孫蕭培山以及蕭振國、蕭宏宇、蕭寅光捐資340萬元人民幣先興建蕭氏四序教學樓。該樓以鋼筋混凝土構建,建築面積六層4500平方米,擁有教室36間,配套有語音教室等教學設備,可容納2000多名學生就讀。環球蕭氏宗親懇親總會、旅居泰國、新加坡、香港、美國、菲律賓、臺灣、加拿大、印尼、澳洲、馬來西亞等宗親會致賀匾“蘭陵之光”。

是年 3月 蕭亮平被廣東省石油企業集團公司任命爲南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蕭亮平,1963年出生於廣東潮陽棉城,1984年從部隊轉業,2005年進清華大學卓越企業CE0(總裁)高級研修班進修。2005年公司經營量從2001年的6.3萬噸增加到230萬噸,銷售額從1.1億元增加到66億元。在珠三角地區建立10個區域銷售中心,建成10座水上加油站。併成功地構建了綜合性的國際資源網絡平臺,實現從單一性國內渠道向國內外全方位複合型網絡的轉變。

與阿聯酋國家石油公司、科威特國家石油公司、韓國鮮京、韓國韓華、韓國三星、韓國雙龍、VITAL、三井物產和GLENCORE新加坡公司第一批實力雄厚的跨國石化公司建立了穩固的產品供應關係。組建起並控股的聯營公司和子公司共10家,組建“華創石化運輸公司”,成立“南方石化新加坡有限公司”,把南方石化品牌推向世界。

是年 3月4日,廣東潮陽蕭氏“四序堂”全面修建。其前於2001年2月21日興建蕭氏四序堂教學樓一座。此次徙建祖祠,爲適舊城改造乃將原相鄰長房祠拆合爲一。在有關部門及文物專家的指導下,主堂按原規格、造型、分金方向全座以三壁聯、三進廳、宮殿廟堂式、配龍虎天井二個、前天井一個,左右廂包各具廳房,通連穿堂格式建築,保留宋代建築風貌,把現存歷代石刻、石構件全部按原部位安裝,按原建築風格裝飾,使“四序堂”內雕樑畫棟風貌依舊。

今祠總面積2000餘平方米,堂廣且崇,海內外集資2000多萬元,其中有蕭輝文、蕭振國、蕭培山、蕭寅光、蕭亮平5人爲徙建祖祠“四序堂”各捐資160萬元。蕭師賢、蕭宏智、蕭宏宇、蕭寅欽合捐160萬元。歷4年竣工,於2006年歲次丙戌菊月列祖神位升龕。這是潮陽唯一主體建築保存較完好、十分珍貴的宋代古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被有關部門列爲潮陽文物保護單位。原堂址作爲蕭氏宗親聯誼總會及四序堂文物保護管理處辦公地址。現“四序堂”被批爲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進一步晉級爲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是年 4月任廣東潮陽蕭氏肇基祖祠“四序堂”徙建工程總指揮。歷三年多竣工,深受社會各界好評。蕭僅明,1952年出生於潮陽棉城,建築工程師,從事房產開發建築,事業有成。

同月被騁爲四序堂永遠名譽會長。“四序堂”徙建成功後,受廣大宗親信任、推舉主持“四序堂”重光慶典隆重儀式,享譽海內外。在任期間,主持對潮陽蕭氏列祖墓園定爲文物保護單位。同時,爲“四序堂”晉級爲省文物單位。克盡職責,於2009年6月9日選舉爲第七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籌委會主席。

是年 4月蕭智輝擔任四序堂徙建工程總工程師,擔任全程現場施工,直至竣工。蕭智輝生於1954年,廣東潮陽棉城人,就職於潮陽建築工程第二總公司。40多年來,從製作傳統傢俱、木雕工藝、大木作業、樓房、橋樑等工程作業的施工。對設計、佈局、製作安裝各種傳統古民居、祠堂、廟宇建築工程的形體結構,有獨特的專長。成爲古建築設計師和首席大司頭。

多年來,協助東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臺灣等地古建築專家、學者、博士研究生,對古建築的研究提供實踐工作經驗並給予幫助。1982年被評爲工程技術員、1993年被評爲建築施工員、2004年被評爲工程師、2008年被評爲建築工程、園林工程高級工程師,同年,被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授予“中國民族建築事業優秀人物”稱號並頒發證書。2009年7月在中國營造學社民族建築、營造技術的保護更新學術論壇上,經專家評審,授予“中國營造木作技術名師稱號”並頒發證書。

是年 6月19日廣東省潮陽市人民政府批覆2002年5月20日城南“四序堂”文物管理處《關於城南“四序堂”後移修建的請示》,同意“四序堂”後移修建。請示報告稱,鑑於舊城改造,路面拓寬,造成四序堂低於路面1.5米,嚴重影響交通和市容整體規劃,要求在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前提下,主堂向東後移18.3米,向北移動5.9米進行遷移復建。市政府批覆要求按規定清理國有房產關係、“四序堂”面前道路及配套設施一併列入施工、按規定辦理基建手續。

是年 12月16日泰國蕭氏宗親總會永遠名譽會長蕭英、會長蕭俊傑、理事長蕭建波率團回國謁祖,對徙建中的四序堂進行考察、獻資,併到蕭洵公墓園進行祭祀,和四序堂部分理事合影留念。

是年 蕭輝盛,1966年出生於沙隴鎮敦竈村。1981年考入中山醫科大學醫學系。1987年7月大學本科畢業留校工作,被分配到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2002年改名爲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內科,完成在職研究生學習,獲得醫學碩士學位並繼續深造。現爲中華醫學會會員、內分泌教授。

蕭輝盛在專業雜誌上發表過多篇文章,1998年到北京參加中華醫學會舉辦的骨質疏鬆學習班,期間先後到過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香港、澳門和國內的北京、上海、杭州、廈門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和講學。在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肥胖症及骨質疏鬆等內分泌疾病方面有豐富的臨牀經驗,同時參與國家第十個五年計劃醫科攻關項目《2型糖尿病併發症的預警及干預》的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2003年

汕大醫學院分子影像研究中心主任、碩士生導師蕭壯偉所主持研究的國家級科研項目《人類和恆河猴海洛因成癮的FMRI研究》和《恆河猴海洛因成癮腦功能區的FMRI定位和病理研究》分別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80萬元資助和霍英東教育基金1.5萬美元的資助,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醫學影像唯一獲得立項的課題。

蕭壯偉潛心研究海洛因的成癮機制和根治辦法,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引起國內外同行的關注、支持與合作。他曾獲汕頭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及“汕頭市十佳青年科技帶頭人”等稱號。

是年 9月14日,福建省漳州市蕭氏宗親於龍文區書都村“追遠堂”成立漳州市蕭氏宗親聯誼總會,會長蕭德發。潮陽蕭氏四序堂宗親聯誼總會由祕書蕭秉豪組團30多人前往祝賀。體現兩地同是狀元國樑公裔孫的深厚情誼。

是年 12月泰國蕭、葉、鍾氏宗親總會會長,泰中友好協會副會長,中華總商會主席鍾源泉率領蕭、葉、鍾氏回國謁祖觀光團。到四序堂祭祖訪問。受到蕭氏四序堂宗親總會及當地黨政有關領導的熱烈歡迎,併合影留念。同時到蕭洵公墓園詔安昭元公墓葉氏祖母墓進行祭祀。

2004年2月28日

第四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因某種意想不到的因素,加上臺灣大地震及“非典”時期的影響,懇親大會的舉辦數度延緩,歷時八年,終於在臺灣高雄召開。潮陽蕭氏四序堂宗親總會蕭熹枬爲團長,團員蕭錫水、蕭僅明、蕭秉豪、蕭智輝、蕭開祥、蕭植鴻、蕭李美照八人組團參加。

是年 11月蕭輝林榮獲“全國優秀農業期刊主編金牛獎”。蕭輝林,1984年7月畢業於華南農學院獲學士學位,2000年6月在中山大學哲學系科學技術哲學專業攻讀研究生獲碩士學位,2003年9月考取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生態學博士。長期擔任廣東省生態環境研究所《生態環境》學術期刊常務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2002年6月被評爲“第三屆全國優秀農業期刊工作者”。

是年 12月冬至日恢復了中斷半個世紀祭祀“漳潮祖墳”即國樑公墓的祭祀活動。由於歷史的原因,古墓曾被掩埋,面目皆非,改革開放後,經漳潮蕭氏廣大裔孫的努力,向市政府、市文管辦呈書修復蕭狀元墓報告。於1998年被市政府列爲“首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立碑保護。期間,爲保護狀元墓,臺北蕭良松宗親竭盡全力,身體力行。修復後的狀元墓,墓祭日定爲每年冬至前一個星期六。是日,閩、粵兩地狀元公裔孫雲集墓前進行祭祀。

是年 馬來西亞檳威(即檳榔嶼州)蕭耿樹,祖籍潮陽棉城人。出任檳威州蕭氏宗親會會長。2004年組團參加臺灣第四屆懇親會。2006年組團參加四序堂重光慶典及後多次組團回國謁祖。

2005年2月2日

福建省詔安縣人民政府公佈“蕭昭元墓”爲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類別:古墓葬;地址:詔安縣深橋鎮(靠汾水關)324線國道邊:年代:清;保護範圍:墓址所屬範圍。

是年 2月蕭智遠任廣東省農業幹部管理學院副院長、黨委副書記。曾任廣東省家禽科學研究所所長,兼任廣東省經濟動物科技協會副理事長等職。參加有10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得獎科研活動,其中1991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6年獲國家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002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4年獲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2005年獲國家農業部豐收獎二等獎。

是年 5月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蕭鵬,被選爲廣東省生理學會副理事長。並先後選爲中國生理學會理事、中國心理學會生理心理學專業委員、廣東省神經科學學會理事。

是年 9月18日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的蕭洪達在北京逝世,享年87年。中共黨和國家領導人爲其舉行隆重追悼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前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等前往致祭。

蕭洪達,廣東潮陽人。民國27年(1938年)參加共產革命,歷任東北軍政幹校祕書科長、東北民主聯軍總政治部民運科長、四野政治部民運科長、祕書處長、組織部副部長等職,參加了天津戰役。1955年,任軍委副主席葉劍英辦公室主任。轉業後,曾任瀋陽112廠黨委副書記、中南局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兼軍工局長、廣東省常委兼辦公廳主任。1975年,任中央軍委辦公廳副主任、主任、軍委辦公會議成員。1985年,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常委、副書記(正兵團職)。

是年 10月香港錄像太奇青年藝術家、二維動畫課程導師、博士蕭子文(廣東潮陽棉城人)的錄像短片《溜·紅綠藍》送波蘭WRO媒體藝術中心主辦的WRO國際媒體藝術雙年展。在46個國家(地區)1200多件參賽作品中,被評審團評爲9件優秀之作之一而獲獎。另有創意作品短片《建設》,於2002年奪得第八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的優異獎。

是年 10月廣東清遠市人民醫院(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五院)呼吸科主任、主任醫師蕭偉民(潮陽棉城人)任副院長。在治療呼吸道疾病有專長並對預防呼吸道感染傳播病毒取得很大成果,備受接受推廣。

是年 11月蕭再雄,潮陽棉城人,1967年生,任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二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長期以來對治療糖尿病積累了豐富臨牀經驗,取得了突出成績,是糖尿病治療專家。其治療糖尿病及腎科治療成果學術論文多次獲得評審專家的肯定和推介。

2006年3月18日

香港蕭氏宗親總會蕭承忠主席率領謁祖觀光團到四序堂祭祖,並與四序堂理事領導班子合影留念。

是年 6月10日第五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潮陽蕭氏四序堂宗親聯誼總會暨汕頭市蕭氏宗親聯誼會組團前往參加,團長蕭熹枬和祕書長蕭秉豪等40多人。會後,於6月12日前往新加坡參加60週年慶典。

是年 8月18日廣東潮陽蕭氏肇基祖蕭洵墓列爲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其前於1986年恢復爲潮陽縣文物保護單位。墓園址在西臚鎮內巖前村春臼林山,清光緒甲申《潮陽縣誌》有載。洵公墓建築格局宏偉壯觀,既威嚴開闊又樸素大方。歷經宋、元、明、清、民國至今800多年,雖幾經修繕,仍保留原來歷史風貌。尤其是石刻祭牀和墓道碑石更具時代特色。墓葬建築面積大約250平方米,連同周邊延伸附屬範圍約1000平方米。

是日 廣東潮陽蕭氏三世祖蕭規墓列爲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蕭規是潮陽蕭姓始祖、知縣蕭洵之孫。生於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鹹淳丁卯(1267年)舉解元進士,授迪功郎容州文學。卒於南宋鹹淳十年甲戌(1274年),葬於舉練都鼎蓋山白石牛角坑,即今金浦梅西村前隴貓山。墓的構築氣勢壯觀、明亮開闊,三連拜埕、墓臺高築,面積達600多平方米,連同周邊管理範圍約佔地2400平方米。歷經宋、元、明、清、民國至今近800年,仍保留原來的歷史風貌,尤其是二進拜埕兩側的柱手,是潮陽僅有的宋墓建築特有制色。墓臺祭牀和拜石保存完好。

是日 廣東潮陽蕭氏五世蕭東海墓列爲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蕭東海(諱唐福、字堯甫)是潮陽知縣蕭洵的第五代孫,生於南宋鹹淳十年甲戌(1274年),卒於元至正元年辛巳(1341年),葬於三角埠,俗稱“二龍爭珠”,時梅州知州鄭時中爲其撰寫墓誌,後遷葬於棉城西巖鳳髻山。東海墓結構嚴緊,玲瓏沉肅,建築面積240平方米,連同周邊管理範圍近800平方米。

是年 10月廣東潮陽蕭氏四序堂宗親聯誼總會整理出《四序堂家訓》,收在其《蕭氏族譜》中。文曰:

巍巍中華,歷史悠久;文明昌盛,可愛祖國;

地大物博,和諧繁榮;愛我中華,建設祖國;

宗廟祖祠,先靈所居;保護祖祠,人人有責;

供奉祖靈,永享蒸嘗;祚胤之責,聚族合祀;

定時不迭,百世不遷;祖苧兆域,先祖歸骸;

一草一木,寸土寸泥,切莫荒湮,定時掃祭;

勤加修葺,有利祭燔;以寄永思,家乘譜牒;

一姓之史,繼世傳承;明序昭穆,衍派有源;

祖德宗功,先列勳業;世代科甲,宜範宜式;

修身齊家,孝悌先行;尊尊親親,長幼有序;

奉養父母,既虔且誠;夫倡婦隨,家道必興;

兄弟手足,骨肉至親;妯娌姐妹,互助互敬;

敬老尊賢,睦族和鄰;子孫雖愚,詩書必讀;

教育子女,學海唯勤;刻苦攻讀,成材成人;

待人接物,謙虛謹慎;助人爲樂,見義必行;

除暴安良,扶貧濟困;士農工商,業精於勤;

助學興教,培育精英;婚喪喜慶,刪繁就簡;

戒怠戒懶,禁賭禁淫;國家法紀,模範執行;

稅賦規費,及時完成;宦海仕途,清正廉明;

爲惡莫作,唯善是行;防火防盜,確保安寧;

相信科學,提倡文明;講究衛生,振奮精神;

社會公德,恪守不違;移風易俗,與時俱進;

遵規守訓,百世其昌。

是年 10月廣東潮陽蕭氏宗親聯誼總會編纂《蕭氏族譜》150萬多萬字(上中下冊),天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始啓動於2004年初夏,以明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續修的譜爲基礎,其中縣城部分從十四世續起;銅盂宅美、浦溪東、峽山東溪、揭陽蕭畔均從七世續起;洵公裔孫聚居的其他鎮、村(居),以現行的行政建置續譜(或修譜)。先後調查省內外100多個鎮、村(居),現場考察(祖居跡地、祖祠、墓碑),蒐集到大量第一手資料。經去僞存真,形成初稿,上下反覆覈實後付梓。

主編蕭秉豪、副主編蕭增沐、蕭永聲、蕭志遠、蕭智輝;名譽顧問蕭紹興等11人;顧問蕭文豹等15人;編委蕭熹枬、蕭僅明、蕭錫水等48人。原中共中央紀委副書記蕭洪達、原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沙鐵道兵學院政委蕭戈、原國家化工部副部長蕭如琴、北京大學教授全國政協常委蕭灼基、原臺灣行政院院長蕭萬長、原臺灣法務部長蕭天贊、泰中友好協會副主席鍾源泉、泰國蕭葉鍾氏宗親總會名譽主席葉炎鴻、泰國蕭氏宗親總會永遠名譽理事長蕭英、蕭俊傑、蕭亮智、泰國蕭氏宗親總會理事長蕭建波、香港蕭氏宗親總會會長蕭百成、香港蕭氏宗親會有限公司主席蕭承忠、新加坡蕭氏總會永遠名譽會長蕭炳欽、新加坡蕭氏總會會長蕭永煌、新加坡蕭氏總會名譽會長蕭誠源、馬來西亞蕭氏總會會長拿督蕭楚釵、臺灣蕭氏宗親總會理事長蕭添枝、蕭家彥、原國家機械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蕭增效、原潮陽縣縣長吳至銳等題辭。

2007年3月10日

第五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主席、拿督蕭楚釵致函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暨僑務辦公室,要求妥善保護好福建省漳州市九龍公園狀元蕭國樑公墓。此前,潮陽蕭氏四序堂宗親聯誼總會永遠名譽會長蕭僅明帶隊協助漳州蕭氏宗親聯誼總會保護國樑公墓,並出資修復狀元墓。蕭氏四序堂祕書長蕭秉豪等宗親爲保護狀元墓多次往返漳州。

是年 12月12日福建省詔安縣寶橋葉氏家廟“追遠堂”,原奉祀葉氏始初祖母牌位,自史以來,蕭、葉、鍾氏裔孫每年進行祭祀。因政治歷史原因,中止祭祀半個多世紀。2006年列爲詔安縣文物保護單位,同時進行修繕。2007年8月竣工。12月12日重光慶典。蕭氏四序堂應邀組團前往慶賀,並贈錦旗:“宗誼永篤”以作永久留念。慶典儀式中,蕭秉豪代表蕭氏四序堂致詞。

2008年3月25日

第六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在中國福建省晉江市舉辦。潮陽蕭氏四序堂宗親聯誼總會由永遠名譽會長蕭僅明、副會長蕭錫水、祕書長蕭秉豪帶隊,全團40多人,宗賢蕭宏宇、蕭亮雄在百忙中前往參加。

是年 3月27日廣東潮陽“四序堂”蕭氏宗親會,按照懇親大會國際慣例,從福建晉江恭迎蕭何金身駐蹕“四序堂”。何公金身登乘八抬神轎,香爐移上橫抬大。前有花水火朝牌、執事牌列隊開道,八音笛套鑼鼓隊相迎,環球蕭氏宗親懇親會會旗和第七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由廣東潮陽四序堂舉辦等旗幟高高舉起,80名族老身着禮服護駕相隨。到祖祠時,鳴炮三響,何公駐蹕,祭過門神,參拜當地洵公列祖之後,族老擁何公金身進祠,扶往龍畔後廳登殿,同時進行隆重祭祀儀式。及後一直奉祀至2010年第七屆懇親會召開。

是年 5月10日汕頭日報載,廣東汕頭知名畫家蕭若雄國畫作品《紅珠》在北京舉辦的奧林匹克之旅書畫藝術展獲金獎。蕭若雄現爲中國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北京奧林匹克書畫院榮譽院長、中國名家書畫院名譽院長、國際IS09000A書畫藝術家資格認證中心副主席。

是年 5月24日,四川省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後,第七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主辦單位,廣東潮陽四序堂廣大宗親的心情難以平靜。他們深知,在不幸罹難的數萬民衆中,肯定有我們蕭氏族親,大家不僅以極其悲切之情,向包括吾宗親在內的遇難者致以哀悼,向親屬表示慰問,還慷慨獻資,爲國分憂。連日來,在幫助災民族親早日重建家園中盡綿薄之力,共捐資52250元。其中,蕭氏四序堂宗親聯誼總會率先捐資3萬元,潮陽棉城南門和西門兩個蕭氏福利會各捐資5000元,四序堂全體工作人員也捐資12250元,僅蕭錦彬宗親一人就捐資5000元。當地民政局慈善機構收款後立即在電視臺公佈,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是年 6月9日廣東潮陽四序堂成立第七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籌備委員會,籌委會主席蕭明,下設財務組、特刊組、祭典組、文娛組、接待組、後勤組、會場組、保安組8個理事機構;推選出第七屆懇親大會主席蕭錫水,祕書長蕭秉豪

蕭錫水1949年生,原任潮陽棉城桃園社區領導工作,同時從事建築產業,取得一定成效。後任蕭氏四序堂宗親聯誼總會副會長。歷來熱心公益及宗族事務。1980後,爲修復潮陽蕭氏列祖墓園,保護、參與“四序堂”徙建領導工作。在申辦爲文保單位工作中,盡責盡力,爲宗親總會事務身體力行,獲得崇高聲譽。

是年 6月蕭哲應邀前往德國講學。蕭哲,祖籍潮陽棉城,1962年生。醫學博士。醫學造詣高深,專長腦和脊腫瘤及創傷,腦出血,腦積水,腰椎間盤突出等手術。多次應邀前往歐、美等國考察、講學。現是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權威專家教授,主責附屬一醫院外八區主任醫師。是廣東省創傷學會學組委員;是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廣東腦病醫療中心客座教授;是《廣東醫學》特藥審稿專家;《中華顯微外科雜誌》特約編委。

是年 9月22日臺灣蕭氏宗親總會祕書長蕭茂榮暨夫人、深圳蕭植政律師、中華蕭氏報一行五人前來蕭氏四序堂觀光聯誼,瞭解七屆懇親會籌備情況。受到蕭氏四序堂宗親總會永遠名譽會長蕭僅明等盛情宴請併合影留念。此前9月17日,福建省南平市《華夏蕭氏志》總編蕭志善一行前來蕭氏四序堂觀光,聯繫事務,受到蕭氏四序堂的熱情接待。

是年 11月福建省長樂縣漳港鎮蕭氏娛樂中心大禮堂落成剪綵,蕭氏四序堂蕭增沐、蕭志遠、蕭永聲、蕭智輝、蕭秉豪應邀前往參加,蕭秉豪參加剪彩儀式。會後與各地及漳州族親合影留念。

是年 12月蕭氏四序堂應邀組團前往福建省韶安縣西潭鎮鍾氏美營村參加“南捷大橋通車”、“以御西天越王大廟”落成典禮,會上蕭秉豪代表蕭氏四序堂致祝賀詞,體現蕭、葉、鍾一家親。

2009年1月28日

是日 爲農曆正月初三日,四序堂按例舉行春節團拜茶會,來自創居粵東各縣市鄉村的蕭氏裔孫代表800多人歡聚蕭氏四序堂。會議由永遠名譽會長蕭僅明作一年來的工作報告,副會長蕭錫水佈置新年工作任務,祕書長蕭秉豪主持會議。自2002年新春團拜茶會開始,已舉辦八次聚會。八次聚會見證了蕭氏四序堂舊貌換新顏,一年一個進步。見證了蕭氏四序堂子孫的興旺發達。

是年 2月9日,是日正月十五日蕭氏四序堂自2006年重光慶典後,於元宵節前後五天連續三年舉辦大型元宵燈會及煙火晚會。晚會盛況空前,觀賞者人山人海。潮陽自史以來未曾有過此盛會,汕頭電視臺“視線欄目組”予以連續報道。三年盛會由蕭寅光宗賢閤家出資舉辦。

7月23日至26日,由泰國各姓宗親總會聯合會和泰國國家旅遊局主辦的東南亞國家和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簡爲東盟加四各姓氏宗聯首長宗親代表聯誼大會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400多人,泰國本地64個姓氏宗親機構代表360多人,特邀代表200多人共有近千人歡聚一堂。

中國大陸代表團由廣東潮汕(14姓氏26人)和江蘇常州市(12姓氏12人)組成,潮陽蕭氏四序堂宗親聯誼總會副會長蕭錫水和3名理事加入潮汕團隊,是唯一參加會議的中國蕭氏宗親會。

23日晚,會議在泰國潮州會館設歡迎宴。24日,大會在五星級湄南大酒店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泰國各姓氏宗親聯合會主席黃漢良主持大會,泰國旅遊體育部部長春蓬·信拉巴阿差致歡迎詞。泰國國務院總理阿披實·域差棲哇,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泰王國特命全權大使管木,東盟祕書長素輦·匹素旺先後在大會上講話,並同與會代表合影留念。

他們的講話,闡述了泰華兩國人民有着深遠的血緣關係和經濟文化交流,兩國人民一直互相尊重,互相支持,關係密切,十分友好,華裔泰民在繁榮泰國經濟,推動國家建設方面做出卓越貢獻,備受世人稱讚。但願大家充分利用宗親聯誼活動這一平臺,爲增進友好,攜手克服金融危機帶來的種種困難,實現東盟各國和地區的經濟合作目標而共同努力。

會議還就進一步發展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各姓氏宗親聯誼存在問題展開討論,成立了祕書聯絡處,暫時設在泰華各姓氏宗親聯合會內,並決定2010年東南亞國家地區各姓氏宗親聯誼大會在印度尼西亞由印尼百家姓宗親協會主辦。

大會期間,還由國家旅遊局安排參觀“玫瑰園”,觀看了泰國民俗文化表演,登上游艇遊覽湄南河市區段的燦爛夜景,汕頭金鳳青少年藝術團也應邀爲本次聯誼大會獻演。

2010年4月22日

潮陽四序堂主辦第七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 地點:汕頭帝豪大酒店

第七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於2010年4月21-22日在潮陽舉行,來自全球各地的蕭氏宗親共2000多人出席。

21日晚,在汕頭帝豪大酒店舉行隆重歡迎晚宴。

22日上午,在潮陽四序堂舉行隆重的祭奠蕭氏始祖蕭何公及潮陽蕭氏祖。

22日下午,在帝豪大酒店舉行學術研討會,主要內容有:

1,密切兩岸蕭氏宗親聯繫,推動海峽兩岸經濟共同發展;

2,認真貫徹國家實施推廣標準簡化漢字的通知,蕭姓不能簡作“肖”的問題;

3,關於中華蕭氏統譜相關問題;

4,齊梁文化與蕭氏家族的關係。

整個會議隆重而熱烈。

“四序堂”作爲潮陽洵公支派始祖祠,八百多年來,蕭族祚胤,承祖宗德業,弘光前徽,爲梓里及蕭族造就大批俊秀之才,譽滿潮邑。洵公裔孫分衍汕頭、潮洲、揭陽、汕尾四市各區縣一百多個蕭氏鄉村及東南亞各地,現國內外有三十多萬裔孫。

“四序堂”歷代人才輩出,自宋、元、明、清有五貢、舉人、進士、仕宦、職官不下幾百人,近代民國時期出有民國政府中央委員、各級職官等等人才,現代有中央委員、部、廳、處級領導多人,教授、博士等高級職稱人才不勝枚舉。

環球蕭氏懇親大會舉辦以來,就有七屆主席(第一屆香港承忠、二屆泰國蕭英、三屆新加坡誠源、五屆馬來西亞楚釵、七屆廣東潮陽錫水、九屆泰國漢銘、十一屆印尼肇炫)出自洵公一脈。從中足以印證,蕭氏四序堂的興旺發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