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不可能每个孩子都一定会出现问题,但是呢,如果家长总是让孩子憋住哭声,不让孩子哭,一定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哭其实是正常的情绪表达,比如我们成年人也会有很丧的时候,偶尔也会掉眼泪,孩子还小,不能正确去处理自己的情绪,当他遇到不开心的事儿,不如意的事儿总是会用哭来表达,那么你就让他哭好了,不要急于告诉孩子“哭是没有用的。

文丨木棉妈妈

上高中的时候很喜欢潘玮柏,以及那他的那首《我想更懂你》,妈妈试图了解孩子的内心,而孩子却是拒绝的,其实造成这种局面不是一天两天的,而是长时间错误的沟通方式造成的。

现在很多人都提倡不要打骂孩子,其实呢,孩子偶尔特别调皮,偶尔打一下也无所谓,真正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是“不许哭”!“不许哭”背后是我们的不理解

“我一听见孩子哭就烦,好想把嘴巴给他堵上!”

这是一个崩溃了的宝妈说过的话,因为家里是男孩儿,而他认为男孩子应该更坚强一些,于是每次孩子哭,宝妈都会很生气,甚至会情绪失控,大声呵斥孩子:不许哭!

然后呢,正在哭的那个小小人儿就会立即停止大哭,变成小声啜泣。

我们把时间往前推,想一下宝宝刚出生时,他总是用哭来唤起大人的注意,用哭来告诉爸爸妈妈:我饿了!

我渴了!

我拉了!

我尿了!

我需要人陪!

我想让抱!

每一个哭声背后都有原因,如果我们能够及时给孩子安抚,那么情况就会得到缓解。

而孩子长大后亦是如此,孩童时期的他们还不懂的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想要用彩泥捏东西捏不好会哭,搭积木搭不好会哭。

那我们所要做的其实就是好好理解孩子,给孩子同理心,不要总是呵斥孩子“不许哭”。不要禁止孩子情绪的表达。

“不许哭”扼杀孩子的情绪表达

还记得“哭声免疫法”的创始人华生吗?那个曾经风靡一时的人物如今被评选为美国“最不受欢迎的人”。

哭声免疫法听起来很有诱惑力,孩子不哭的时候抱起来,哭的时候不要抱,这样你就能培养出一个不哭的孩子,看起来似乎很省心。

可是这个哭声免疫法创始人华生自己的家庭都深受其害,他的大儿子在三十多岁时自杀,女儿也多次自杀,小儿子流浪在外,外孙女酒精成瘾。

而那些使用哭声免疫法的美国家庭也陆续出现问题,这些孩子长大后由于缺乏情感关照,轻则睡眠障碍,严重则出现自闭和精神分裂。

当家长总是呵斥孩子不许哭时,那么孩子的正常情绪得不到表达,总是处于个被压抑的状态,长大后也很容易有心理问题。

虽然不可能每个孩子都一定会出现问题,但是呢,如果家长总是让孩子憋住哭声,不让孩子哭,一定会影响孩子的情绪。

哭其实是正常的情绪表达,比如我们成年人也会有很丧的时候,偶尔也会掉眼泪,孩子还小,不能正确去处理自己的情绪,当他遇到不开心的事儿,不如意的事儿总是会用哭来表达,那么你就让他哭好了,不要急于告诉孩子“哭是没有用的!”哭可以缓解孩子的心情,哭过之后,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往往会表现的更好。

一分钟认识我:木棉妈妈,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在这里我们一起讨论育儿经验、分析孩子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如果你喜欢,请关注我,棉妈会继续努力输出更好的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