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不是經常看到

這樣的新聞

許多網友都疑惑

爲什麼年年體檢

這些疾病依然無法檢查出來呢?

近日,“體檢巨頭”

愛康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

曝出體檢行業驚天醜聞

“有些同行

用護士假冒醫生檢查B超”

也有一些同行

“抽了血做都不做

把血倒掉,直接出結果”

因爲

“錯誤率只有千分之三”

體檢是假的?

醫生是假的?

血檢報告也是假的?

此話一出

網友炸鍋了!

據國家癌症中心《2017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在中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達429萬,佔全球新發病例的20%,死亡281萬例。也就是說,全國每天約1萬人確診癌症。

大多數人在40歲之後癌症發病率快速提升,80歲達到高峯;肺癌爲發病率、死亡率雙率第一;甲狀腺癌快速上升;死亡率排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和消化系統癌症。

爲什麼癌症發現都是晚期?因爲很多中國人都在“假裝查癌其實壓根沒做對!

爲什麼癌症不能早查出來?

首先是技術限制問題,其次是技術水平問題。

以死亡率最高的肺癌爲例,現實中,我國很多地區檢查肺癌還在用X光片。

要知道,X光片檢出早期肺癌概率只有0~15%,非常低。通常,X光片所發現的肺癌基本已經屬於中晚期了。

而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拍個正片就走人了。這就是爲什麼很多上班族每年都有單位體檢,卻依然無法發現癌症的原因。

不同年齡階段該查什麼?

20歲:查傳染病

項目:肝功五項、血常規、胸部x光

20來歲,身體各項功能包括抵抗力最佳,不用體檢?並不是!

出生的時候會注射多種疫苗,這些常規疫苗大多並非終身免疫。到了20多歲,人體內抗體很可能已經低於正常防禦水平。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及時補種疫苗,身體就會處於無保護的危險狀態。

此外,20多歲的年輕人剛畢業走上社會,開始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各種肝炎、消化道感染的幾率就增加,再加上年輕人處於性活躍期,所以感染性病等各種傳染病的機會也就大了。

專家建議:

建議20多歲的年輕人體檢時,要注意傳染病的篩查,比如肝功五項和血常規;還要注重胸部X光的檢查,因爲肺結核在年輕人中也很多見。

30歲查血糖

項目:餐後血糖、糖耐量試驗、糖化血紅蛋白

30歲關注血糖是不是有點早了?

不早!現在人相比從前普遍“喫得多、動得少”,加上忙於事業,應酬多,壓力大,糖尿病的發病年齡普遍提前,人在30幾歲發病也不在少數,尤其是糖尿病前期人羣檢出率很高。

專家建議:

建議30歲以上的人羣至少一年做一次血糖檢查,而且不僅限於查一次空腹血糖,因爲50%左右的糖尿病人空腹血糖不一定升高,但餐後血糖會明顯升高。

大部分年輕人體檢空腹時測血糖沒問題,但餐後血糖卻很高。所以應該同時查一次餐後血糖,或做一次糖耐量試驗。

有條件的人也可以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更加準確。

40歲查心臟

項目:心電圖、血脂、血壓、心臟檢查、心血管檢查

以前人們認爲到了五六十歲再關注心臟健康也來得及,現在40歲就得開始關注心臟。

心腦血管病年輕化,40來歲的人英年早逝早已不是新聞。如果心臟問題不能早發現早診治,突然出現急性心梗、冠心病時,其猝死率反而比習慣了防範未然的老年人更高。

專家建議:

人在四五十歲時,心臟和血管都會有一個明顯的老化,彈性大不如前,特別是對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來說,定期檢查很有必要。

建議該年齡段人羣每年定期檢查心血管健康,記好血脂、血壓等指標。

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向量圖檢查、冠脈造影等具體篩查項目要根據不同病情來決定,可諮詢專科醫生。

50歲查骨和腸

項目:骨密度檢查、大便常規、腸鏡、胃鏡

到了50歲,女性一般剛剛絕經,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鈣流失增加,因此患骨質疏鬆的女性要遠遠多於男性。50歲的人,如果出現渾身疼痛、易骨折等症狀,就該考慮患有骨質疏鬆症了。

除了骨骼,50歲的人還應關注腸道健康。在做腸道體檢時,要更加註意腸息肉、慢性潰瘍等病變,防止這些小的病變發展成腫瘤。

專家建議:

這個年齡段的人一般都或多或少出現骨質疏鬆,建議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

普通人應該每年進行一次大便常規檢查,每兩到三年做一次腸鏡和胃鏡檢查;

而有既往病史等的高風險人羣,則應該每年都進行一次胃鏡和腸鏡檢查。

60歲以上全面查

項目:除以上外,查聽力、查眼底

60歲是老年生活的開始,這個年齡的老人,應該展開全面體檢,而不再是有所側重的檢查。

另外,老人由於血管老化脆弱,出現暴聾、暴盲的情況也很多見,多與耳和眼的供血血管突然栓塞有關。

專家建議:

除了心腦血管、糖尿病、惡性腫瘤、腎損害、甲狀腺慢性疾病等大病的檢查,老年人還應該注意聽力和眼底病變的預防。

查眼底,能及早發現老年性白內障、原發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查眼底,還可以反映腦動脈是否硬化。

把這份體檢重點

轉給你最關心的人,

又快到年底

希望每個人的體檢單都是滿分!

(編輯整理自上觀新聞、新聞晨報、北京晚報等,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處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