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時尤延之,謂此公無恙時,索者填門,不勝厭苦,往往令門下士代作,親識元暉字於後,嘗自言過遇合作處渾然天成,薦爲之不復相似”。明代名家墨跡精品選《文徵明題仿米雲山圖》,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冬十一月書,故宮博物院藏。

明代名家墨跡精品選《文徵明題仿米雲山圖》,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冬十一月書,故宮博物院藏。

明嘉靖十二年(1533)春,文徵明開始仿繪米雲山圖,歷時三年,於乙未年冬繪完縱二十四點六釐米,長達五米之多的晝卷。爾後,他在長卷後寫下長篇跋。有方家評論,這件題跋,筆法蒼勁清秀,骨肉停勻,是其中晚年行書佳作。

文徵明66歲行書佳作《題仿米雲山圖》

文徵明66歲行書佳作《題仿米雲山圖》

文徵明66歲行書佳作《題仿米雲山圖》

文徵明66歲行書佳作《題仿米雲山圖》

文徵明66歲行書佳作《題仿米雲山圖》

文徵明66歲行書佳作《題仿米雲山圖》

文徵明66歲行書佳作《題仿米雲山圖》

文徵明66歲行書佳作《題仿米雲山圖》

文徵明66歲行書佳作《題仿米雲山圖》

文徵明66歲行書佳作《題仿米雲山圖》

釋文:徵明於畫獨喜二米,平生所見南宮特少,惟敷文之際屢屢見之。所謂《瀟湘圖》《大姚山圖》《湖山煙雨》《海嶽庵》《苕溪春曉》,皆妙絕可喜,《苕溪》尤秀潤,舊題爲元暉,而沈石田先生獨以爲南宮之跡,大要父子無甚相遠。餘所喜者,以能脫略畫家意匠,得天然之趣耳。元章品題諸家,謂皆未離筆墨畦徑,晚乃出新意寫林巒間煙雲霧雨陰晴之變,自謂高出古人。元暉亦云:“漢與六朝作山水者不復見於世,惟王摩詰古今獨步。既自悟丹青妙處,觀其筆意但付一笑耳。”且謂“百世之下方有公論”;又云“世人知餘喜畫,觀欲得之,鮮有曉餘所以爲畫者,非具頂門上慧眼者,不足以視,要不可以古今畫家者流畫求之。當時尤延之,謂此公無恙時,索者填門,不勝厭苦,往往令門下士代作,親識元暉字於後,嘗自言過遇合作處渾然天成,薦爲之不復相似”。其言雖涉誇詡,要亦自有所得也。餘暇日漫寫此卷,自癸巳之春抵今乙未冬始成,中間屢作屢轟,曾無數日之功,亦坐得意之時少也。然人品庸下,行墨拙劣,不能於二公爲役,觀者以畦徑求之,正可發笑耳。乙未冬十一月晦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