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債權人稱上海競集公司曾多次以報銷、招待費、辦公室傢俱、工資等名義向徐某、奔馳女主薛某、薛某母親,也就是法人黃某轉賬。15,“錢款跑路”事件之後,薛某接受媒體採訪,稱商戶可以訴諸法律,“合理合法維權”,似乎這和她自己坐奔馳引擎蓋維權的方式相背離。

奔馳女坐引擎蓋維權成功之後,網上卻爆出了她夥同家人開皮包公司、欠錢跑路、轉頭買奔馳的新聞......

奔馳女反轉被維權

先說結論:

一碼歸一碼,奔馳女維權是正確的,奔馳的做法是令人不齒的,4S店亂收費更是該打該罵!

然而,奔馳女如果真的也損害了他人的權益,開皮包公司,捲款跑路,那麼她也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別提什麼奔馳的水軍了,針對奔馳女的餐飲行業維權事件,和奔馳一點關係也沒有!

奔馳女坐引擎蓋PK奔馳和4S店的事件,不用零野多做介紹了吧。這裏重點捋一捋針對奔馳女疑似捲款跑路的維權事件。

反轉?開皮包公司,卷錢跑路,坑小商戶,奔馳維權女陷入欠債風波

許多人現在還一頭霧水,沒搞清楚情況就大罵是奔馳水軍要搞臭女主,仔細看完以下材料,就自有判斷。

零野給大家梳理一下事件:

1,奔馳維權女“王倩”真名薛某,媒體已經曝光。其丈夫或者男友,真名是徐某。事件名稱爲“上海競集守藝人美食廣場維權事件”。

2,上海競集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競集)是涉事的核心公司。該公司法人爲黃某,是薛某的母親,而薛某是該公司的監事。

反轉?開皮包公司,卷錢跑路,坑小商戶,奔馳維權女陷入欠債風波

上面的關聯圖譜比較複雜,總而言之,上海競集的法人雖然是薛某的母親,但是佔有75%的大股東就是徐某(薛某男友或丈夫,目前未知),薛某母親黃某僅僅佔股10%。

反轉?開皮包公司,卷錢跑路,坑小商戶,奔馳維權女陷入欠債風波

這裏的公司股權設置劃重點,以後要考。

3,上海競集在2018年中招募商戶入駐位於上海愛琴海購物中心內的美食廣場“上海競集守藝人美食廣場”。

愛琴海商場2018年初左右開業,是一個新的大型購物商場。因爲商場還比較新,所以實際上人流量不是特別大。

反轉?開皮包公司,卷錢跑路,坑小商戶,奔馳維權女陷入欠債風波

4,競集守藝人美食廣場類似於“食堂檔口”,就是由競集公司統一租賃、裝修,招募小餐飲商戶入駐,類似於一個一個餐飲檔口。這麼做,可以很好地豐富業態,增加美食廣場的吸引力。

而這類美食廣場的特點是統一收款再回款,就是“先由上海競集統一收款,再由上海競集扣除抽成,再次月回款給小商戶”。

這種模式,會使得商戶的資金都沉澱在上海競集的賬戶上,如果上海競集不回款而跑路,商戶將會白乾一個月,甚至更久。且物業如果沒收到租金,則會直接封掉商戶,無法營業。

5,競集守藝人美食廣場在2018年6月15開業。商戶們卻發現在8月17號薛某和徐某就失聯了,沒有任何解釋。

在媒體爆料的一份《付款通知書》上顯示,“競集守藝人”美食廣場面積共2555平方米,從2017年12月16日到2018年8月31日,該美食廣場共拖欠新華紅星國際廣場物業管理處物業管理費合計27萬餘元。

反轉?開皮包公司,卷錢跑路,坑小商戶,奔馳維權女陷入欠債風波

6,因爲小商戶們的收款碼都是競集公司的,第三個月營業返款都沒收到,因此繼續做一單就是賠一單,不可能繼續用競集的收款碼,肯定是要停止營業的。

7,商戶們找不到上海競集,第三個月的回款都沒收到,白做一個月,且固定資產投資打水漂了。

8,除了拖欠小商戶的回款,上海競集還拖欠美食廣場的洗碗工工資和店鋪裝修施工方的工程款。

9,債權人們初步合計,計算出上海競集拖欠小商戶和其他供應商575萬元。

10,債權人稱上海競集公司曾多次以報銷、招待費、辦公室傢俱、工資等名義向徐某、奔馳女主薛某、薛某母親,也就是法人黃某轉賬。

11,轉賬中其中最大一筆是2018年11月29日,徐某以報銷名義從公司賬戶提取10萬。

12,此時商戶已找不到薛某和徐某,有媒體報道,商戶曾找到薛某的母親黃某,對方表示沒錢還。

13,根據公司法,公司一般以其註冊資本對其債務負責。那麼我們看看,上海競集的註冊資本是多少呢?僅僅爲10萬!

14,也就是說,將近600萬的外債,上海競集如果破產或者技術性破產(就是沒錢還),那麼上海競集僅需要支付10萬元,所有債權人分這10萬人,而薛某的母親,因爲僅僅佔股10%,僅需支付1萬元!

15,“錢款跑路”事件之後,薛某接受媒體採訪,稱商戶可以訴諸法律,“合理合法維權”,似乎這和她自己坐奔馳引擎蓋維權的方式相背離?她似乎也可以選擇找個律師告奔馳啊?維權上不應該雙標。

維權背後

其實薛某、徐某最聰明的一點就是,自己雖然涉嫌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之一,卻僅僅擔任公司的監事,而讓其母擔任法人。

監事其實是一個虛職,不對公司債務負責,不是股東!

反轉?開皮包公司,卷錢跑路,坑小商戶,奔馳維權女陷入欠債風波

這麼做,令人思考,這是否就是“皮包公司”的慣用伎倆呢?

皮包公司喜歡找一個年紀較大,信用價值不高的親屬或者“手套”做公司法人,一旦公司經營出問題,法人反正是個一無所有的老年人,你能怎麼辦?

這也是所謂“合理合法”維權在這件事中的難點。因爲上海競集公司註冊資本很低,僅僅10萬,卻拿到了一個接近1000萬的美食城項目,這其中又是否有什麼小伎倆呢?

據悉,薛某已經聘請律師,據說還要起訴“造謠的自媒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