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丙宏回憶,2月5號,東院被指定爲“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集中收治醫院”,並要求“3小時內轉移輕症患者、完成病區準備工作”。先後兩次緊急擴增牀位、陸續被定爲重症定點醫院和重症集中收治醫院、從最初的忙亂到後期的井井有條,張丙宏帶領團隊在武大人民醫院東院打造新冠肺炎重症救治“超級醫院”的故事,是武漢各類定點醫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縮影。

  “兩天後,武大人民東院援鄂醫療隊中,將再集中撤走11支近1500人。剛剛忙完他們撤離後本院醫務人員的交接安排。”3月29日下午15:00,一邊走進醫院指揮部會議室,張丙宏一邊笑着說,對比最初開院時的局面,如今“輕鬆”了許多。

  張丙宏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在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初,58歲的他臨危受命,出任醫院東院新冠肺炎救治指揮部指揮長。除東院1000多名醫務人員外,他還同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以及華西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等21家援鄂“明星”醫療隊、2801名援鄂醫務人員,管理着有800張病牀的國家衛健委指定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定點救治醫院,堅守至今。

  先後兩次緊急擴增牀位、陸續被定爲重症定點醫院和重症集中收治醫院、從最初的忙亂到後期的井井有條,張丙宏帶領團隊在武大人民醫院東院打造新冠肺炎重症救治“超級醫院”的故事,是武漢各類定點醫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縮影。

  

“戰時超級醫院”,會堅守到最後一刻

圖爲武大人民東院疫情防控指揮長張丙宏


  “借”工人與兩次緊急收治

  1月26日,大年初一,武大人民醫院黨委常委會上,宣讀了一份武漢市衛健委的通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以下簡稱“東院”)被指定爲第三批新冠肺炎患者定點醫療機構,1月31日前必須收治患者。

  此時的武漢市,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已有549例,死亡患者24例,治癒31例,日均新增確診病例數量增幅一度超過50%。讓確診患者儘快得到收治,已迫在眉睫,需要加速擴增定點醫院的病牀數量。

  “誰去掌舵?”經過一番討論,張丙宏成爲不二人選。因爲,7年間,東院從開始籌建到正式運營,張丙宏一直參與其間。

  東院位於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新六路17號,2007年底奠基籌建,覈定牀位數量2300張,於2014年8月17日正式投入運營。疫情發生前,東院日均門診接待量2000人次左右,開放的1700張牀位,經常住得滿滿當當。

  但東院定位是綜合性醫院,而不是一家傳染病專科醫院,傳染科也是在2019年下半年才投入使用。要接收新冠肺炎患者,要轉移患者騰出病牀、進行“三區兩通道”的病房改造。

  春節期間的武漢市,新冠疫情蔓延,東院還有800多位普通住院病人需要疏散轉移,這是個大難題。東院對患者的總動員:能出院的儘量動員出院;無法出院的,請上級協調就近轉移到市三醫院、中醫院光谷院區等,還有部分患者被轉移到本院區。

  極少數無法轉走的患者,張丙宏爲他們保留了單獨的一層樓。而這層樓從最初至今,一直由本院醫務人員堅守。

  爭分奪秒轉移完普通患者,張丙宏帶着團隊加緊改造病區。按照當年醫療區、教學科研區、生活區分區佈局,東院的醫療區獨立成區,且門診樓、兩棟醫技樓和兩棟病房依次對稱佈局,使其具備改造的基本條件。但工程量並不小:整體建築需用硬質封閉方式,在院內形成院中院;住院區內部需用模板等建築材料分割出污染區、緩衝區、清潔區,並對所有區域分割位置進行氣密性處理。

  “我們估算,至少需300個工人才能在4天內完成這些工程量。”但大年初一的武漢,已全面封城,絕大部分工人已回老家。張丙宏急了,找各種渠道推薦工人。

  工人的工價,從常規的每日200-300元上漲至1000元,“但還是招不到足夠的人”,張丙宏說。更爲難的是,招來的工人有的聽說醫院收治了新冠病人,扔下幹了一半的活就走了;還有人說工作風險大,現場要求加價,工價一度上漲到6000元/天,仍解決不了問題。無奈之下,張丙宏通過中建三局,從當時已經基本建成的火神山“借”了一批工人,終於基本完成全院和28個病區的改造。

  改造工程的最後一刻,東院接到集中收治病人的緊急指令。餘下的的工人因擔心感染,留下了少數半拉子工程。東院副指揮長熊勇又帶着後勤人員,逐一將改造工作完成。

  1月30日,400張新冠肺炎隔離病牀向病房改造到位,並在幾天內迅速收滿。“萬萬沒想到,任務再次加碼。”張丙宏回憶,2月5號,東院被指定爲“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集中收治醫院”,並要求“3小時內轉移輕症患者、完成病區準備工作”。

  “這是最累也是最驚心動魄的一天”。張丙宏回憶,所有的醫生、護士、後勤人員全部緊急上崗。後勤人員穿着防護服將清潔區的牀和儀器搬回污染區病房,按要求完成擴增400張牀位的任務。

  當天夜裏11點多下起大雨。救護車排着長隊駛來,快速放下重症新冠肺炎病人後,繼續執行下一趟轉運。 “那天全院戰鬥10多個小時,都被雨淋透了”。既要培訓醫護、改造病房、接收病人,又要協調物資、保障後勤供應,張丙宏接打了300多個電話,直到手機和2個充電寶的電量全部耗盡。

  “王曉雪昨晚來加班拖牀到半夜,盧玉芝拖牀到半夜,周欣拖牀暈倒,萬慧趕來加班,楊文雅穿防護服工作12小時,又幫忙拖牀到半夜……”東院新冠肺炎7病區(原血管外科病區)主任鄧宏平,在朋友圈如此記錄這一夜。

  不到一天的時間,所有病牀全部收滿。無力感經常包裹着張丙宏, “要牀位的人太多了,完全無法兼顧。”張丙宏告訴記者,只能主動給省市指揮部建議,加快擴充牀位,加大收治力度,“這也是當時我能做的。”


  連軸10小時解決“救命氣”

  救治全面展開後,此時的新冠病毒似乎變得更加狡猾。在臨牀表現上,除常規的發熱37.3度以上、乾咳等已知特徵外,有患者被發現消化道反應;在傳播方式上,除飛沫和接觸傳播外,開始出現糞口傳播的案例,這些都給臨牀救治帶來極大挑戰。

  此時武漢市多數醫療機構,都遇到物資匱乏難題。“口罩、防護服、護目鏡、呼吸機、有氧呼吸機等所有物質都很匱乏,”張丙宏記得。

  沒有特效藥,針對重症患者最有效的救治方式就是支持療法,包括通過鼻間吸氧、氧氣面罩、高流量給氧,以及無創、有創呼吸機甚至使用ECMO等。“但當時院內的無創和有創呼吸機總共不到30臺,且大部分供應給ICU,每個病區只能保證有一臺無創呼吸機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張丙宏加緊申請物資,而這些,是提高救治率的最重要措施。

  2月14日下午,冷空氣來襲,武漢市颳起7到9級大風,雷電雨交加,氣溫斷崖式下降。一直困擾東院的供氧問題拉響警報。

  東院的800張病牀,收治的均是重症患者,實際用氧需求達到600 m/h,但東院日常中心供氧能力是按照300m/h設計,缺口巨大。此前,張丙宏調集總院總務處,補充氧氣瓶缺口的同時,提高中心供氧供應流量,他們緊急採購450個氧氣瓶。但此舉治標不治本,當病人使用無創呼吸機時,一個氧氣瓶只能用4小時左右,總務處隨後迅速採購2臺400m的汽化器。

  夜間溫度下降爲零下3℃後,汽化器超負荷結冰覆蓋,導致液氧氣化率嚴重下降,擴大病區氧氣供應不足。“所有的病房供氧都在報警。我們想過用熱水加溫管道提高轉化率,但這容易導致爆炸,”張丙宏說,基建處增加氧氣汽化器與原有汽化器並聯,並增加工業風扇與暖風機同步使用,以更加有效打散冷氣凝結霜,減少結冰。全體中心吸氧班組成員齊上陣,連夜新增兩個400m的氧氣汽化器,並安裝到位。

  液氧站氧氣出口壓力爲0.59兆帕,但到病房後變成0.2兆帕,還是無法滿足重症病人吸氧要求。中心供氧班組成員緊急拆卸本部病區備用調壓部件26套,連夜送至廠家定做應急大流量直通管,加工完後迅速送達東院,再進行安裝調試。

  連軸轉了10小時,終於徹底解決了東院中心供氧的缺口問題。“供氧能力至少提高了10倍,重症病人的‘救命氣’不缺了。”張丙宏說,這是近兩個月來,最讓他高興的事。這爲後來東院治癒率的提升和病亡率的下降,創造了極佳的條件。


  “1+N戰時醫院”的洪荒之力

  2月20日前後,醫療物資的缺口開始逐步填補,防護物資、各類呼吸機器陸續調配到位,“如今已有300多臺無創呼吸機、100多臺有創呼吸機,10臺ECMO,還有一些氧氣面罩,”張丙宏說,物資保障再也不愁了。

  此時,中央指導組調派全國各省市組成的援鄂醫療隊共計4萬餘人分批次抵達武漢,進駐各家醫院。進駐東院的醫療隊先後達到21支,增補人員2801人。其中包括浙江李蘭娟院士團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療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醫療隊、西安交大一附院醫療隊等組成的“明星”醫療隊陣容,大大充實了東院整體救治力量。

  這些醫療隊如何與東院醫護人員融合?這是擺在張丙宏面前的又一個難題。更讓張丙宏備感壓力的是,此前他接觸過兒科傳染病,也曾參與SARS等傳染類疾病的部分工作,“但面對按甲類管理的乙類傳染病,確實沒正面交手過,”張丙宏坦言。

  但張丙將各類文件、診療方案、各類政策等喫透,確保自己在決策中不會盲從。逐步探索出“1+N”的“戰時醫院”管理模式。所謂“1”就是指本院主導力量,“N”是各類支援力量。“不能放棄‘主權’,否則20多個醫療隊各行其是,‘一個師傅一個法’,東院就亂了。”張丙宏解釋,比如在病房管理上,本院指派2位醫生和2位護士代表本院,擔任行政主任和行政護理護士長,參與專業討論,也參與值班,以全面協助醫療隊的行政管理,即本院+醫療隊模式。在後勤保障上,以東院供應爲主,同時統一調配社會保障團隊,“確保醫務人員喫穿不愁,防護物資到位,讓大家放心上戰場”。

  在最重症患者救治上,高度發揮“戰時醫院”整體管理效應。

  收治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後,最初幾乎每天有3-4例病亡,2月9日甚至單日病亡15人。張丙宏帶領管理團隊,迅速組建戰時醫務處、聯合護理部,建立醫療隊聯席會制度,成立聯合救治專家小組、降低病亡率專家小組。此外,按照“統一指揮、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流程與技術規範”的方式,在國家發佈各版診療標準時,東院也跟隨設定詳盡的院內診療規範。

  在臨牀專家管理上抓“頭羊”,各病區設立專家組組長,組長挑選骨幹;實施組長負責制,對院領導負責,並予以相關指標考覈,確保在統一的管理下運行。戰時醫務處每日與各援鄂醫療隊有針對性開展病例討論,優化工作流程,探索防治措施等。多種措施下,各方之間的融合度不斷提高。

  同時,針對不同病人的救治需求,整合各醫療隊力量,混編組建包括氣管插管小分隊、血淨小分隊、氣切小分隊、中醫藥小組等專業小組,運用人工肺(ECMO)、人工肝、血漿置換等各種適宜尖端技術,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實施“一人一策”的精準救治。

  “沒過多久,病亡率開始下降,”張丙宏說,各醫療隊的融合度也達到最佳狀態。2月24日開始,東院也迎來了出院高峯。“‘戰時醫院’的管理舉措,外省的‘大咖們’都覺得可行,所有人擰成了一股繩。”

  堅守到最後一刻

  3月31日,中央指導組武漢新聞發佈會上公佈,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介紹,當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轉歸爲治癒的比例已經從14%提高到88%。進入3月份以來,每天都有100到150例重症患者轉爲輕症患者。截至3月30日,武漢市重症患者已從最高峯時的9000多例下降到現在的493例。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也對外公佈,剩餘在院患者全部集中到高水平救治醫院,其中就包括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截至3月31日,東院已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585人,治癒出院1217人。在院患者232人,其中重症64人,危重18人。

  張丙宏因勢利導,迅速合併病區,3天內將東院原本25個新冠肺炎病區合併爲10個,集中分類收治病人,將專家組力量集中到重症、危重症救治上。針對已經符合新冠肺炎出院標準,卻又因爲其它基礎疾病暫時不能出院的患者,專門開設了2個康復病區,單間隔離針對基礎疾病積極救治。對東院收治的在其它醫院轉陰出院但又復陽的患者,及治療時間大於6周後仍未轉陰患者,積極開展專門治療和臨牀研究工作。

  “最後的往往是最難的,”張丙宏也說,現在東院還剩2支國家隊和本院團隊一起堅守,繼續全力救治,“我們會堅守到最後一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