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俄羅斯的武器裝備,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恐怕是暴力美學、傻大黑粗。但是實際上,具有深厚藝術底蘊的俄羅斯人往往也能設計出一些外形上給人眼前一亮的產品。2016年初公開亮相的俄軍Faikatus(一種古代鯊魚)突擊車就顛覆了人們對傳統裝甲車的認識,並憑藉着時尚犀利的造型獲得了不少軍迷朋友的喜愛,甚至連普京總統都去親自視察。

Faikatus突擊車的綽號過於小衆,很難讓人一下子就記住。不過其車首造型與電影《蝙蝠俠》裏的戰車神似,廣大軍迷更喜歡叫它“蝙蝠戰車”。這款車被俄軍內部稱爲“懲罰者”,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其定位,那就是用於反恐突擊作戰行動中。就在“蝙蝠戰車”亮相後不久,同年4月至少有兩輛參加了北高加索地區的反恐行動,打死3名恐怖分子並一舉摧毀了他們的藏匿點,深受俄軍官兵好評。

“蝙蝠戰車”戰鬥全重高達15噸,甚至比美軍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地使用的一些防雷車還要重。如果你因此認爲“蝙蝠戰車”行動遲緩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蝙蝠戰車”前置的8缸17升大功率柴油機賦予了730馬力的強勁動力,使得“蝙蝠戰車”的公路最高速度短時間內可突破200千米/時,屬於裝甲車裏的蘭博基尼!“蝙蝠戰車”借鑑了賽車的全四驅底盤設計,每個車輪都具有動力並可自由轉向,實戰中即使有一個車輪被擊毀,“蝙蝠戰車”依然能夠安全撤出陣地。不僅如此,全部4個車輪上半部分都外罩了防護裝甲,足以抵禦恐怖分子手裏的AK-47射擊。

“蝙蝠戰車”一改往日俄羅斯裝甲車輛“薄皮大餡”式設計,將防護性擺在了重要位置。全向車身都安裝了輕質附加裝甲,觀察窗採用了新型防彈玻璃,具備防護12.7mm重機槍射擊的能力。俄軍甚至打算爲“蝙蝠戰車”加掛格柵裝甲,來抵禦RPG火箭筒。爲應對日益嚴重的路邊炸彈威脅,車底採用了流行的V底防地雷設計,即使2千克TNT炸藥在車底被引爆,車內人員也會爆發無損。

大傾角式車首雖然容易引發跳彈,進而增強防護性,不過也帶來了駕駛員視線盲區大等問題。爲此俄方設計人員在車體前端加裝了全向式攝像頭,改進型號將爲駕駛員佩戴全息式頭盔,相關畫面經過處理後直接投射到面罩顯示器上,屬於典型的AR(增強現實)技術。“蝙蝠戰車”配備了一個裝有輕機槍的遙控機器人,高危環境下車內人員通過操控機器人即可進行作戰。根據任務需要乘員還可以將機器人搭載的輕機槍換成光電傳感器,非常適合在狹小空間內執行偵察任務。

“蝙蝠戰車”的車組成員包括駕駛員和車長,車體內最多可以容納10名全副武裝的特戰隊員。其中駕駛員和車長通過前方兩側車門登車,其餘10名乘員由後方側向車門和車尾車門進入,車頂還有一座旋轉艙門,可安裝一挺7.62mm機槍。兩側的4座車門分別對置開啓,人員一下車就被車門掩蓋了兩側,防止被恐怖分子偷襲側翼的可能。一旦下車時遭遇敵方火力,乘員還可以憑藉車門射擊孔予以還擊。

雖然“蝙蝠戰車”內部空間足夠大,但俄軍繼承了蘇聯時期車載步兵搭乘車頂的傳統,偏向於坐在“蝙蝠戰車”的頂部,以便更加快速地離車作戰。針對這個特點,俄軍反恐部隊提出一種獨特的戰術:車頂人員分爲三排兩列,第一排手持防彈盾牌保衛後方人員,第二排和第三排分別觀察兩側和後方情況。實戰中這種戰術展示了獨特的實用性,非常適合殲滅盤踞在樓房中的恐怖分子。“蝙蝠戰車”逐漸成爲俄軍反恐部隊的主力裝備,或許還會出口到其他國家。(作者署名:雷姐的機械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