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如果醫療機構(被告)拿不出具有合理說服力、足以使人信賴並符合法定要求的證據,證明不了其醫療行爲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及不存在醫療過錯,人民法院就會依照法律的規定推定醫療機構(被告)的醫療行爲存在過錯,並推定其醫療行爲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係,醫療機構(被告)就要承擔敗訴的結果。技巧二:熟悉並掌握哪些人承擔醫療事故的賠償責任。

現如今因爲醫療糾紛的不斷出現,從而導致醫患關係依舊很緊張,面對醫療糾紛索賠時,大部分人卻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也不知道如何要求賠償。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關於醫療糾紛索賠的技巧?

醫療糾紛索賠的技巧 | 醫療事故如何舉證?醫療事故賠償計算標準

一、醫療糾紛索賠的技巧

技巧一:態度冷靜,明確能否按醫療事故索賠。

技巧二:熟悉並掌握哪些人承擔醫療事故的賠償責任。

技巧三: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患者不用太過主動。

技巧四:掌握索賠的三大途徑。

技巧五:索賠關鍵,證據爲首。

技巧六:學會撰寫相關法律文書。

技巧七:充分利用免費法律幫助。

醫療糾紛索賠的技巧 | 醫療事故如何舉證?醫療事故賠償計算標準

二、醫療事故賠償計算標準及公式

1、醫療費賠償金額=已發生醫療費用(不含原發病醫療費用)+預期醫療費用。

2、誤工費賠償金額=誤工時間×收入標準(患者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

3、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時間×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

4、陪護費賠償金額=陪護天數×陪護人數×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

5、傷殘生活補助費賠償=傷殘等級×醫療事故發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賠償期限。

6、殘疾用具費賠償金額=普及型器具的費用。

7、喪葬費賠償金額=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8、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被撫養人的人數×當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撫養年限。

9、交通費賠償金額=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單據數額之和。

10、住宿費賠償金額=住宿天數×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

11、精神損害撫卹金賠償金額=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年限(死亡最長不超過6年,殘疾最長不超過3年。

三、醫療糾紛如何舉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第2款第8項規定:“因醫療行爲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爲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即舉證責任倒置。對此,應作以下幾個方面的理解。

1、患者(原告)應當承擔初步舉證責任。患者(原告)應當首先證明其與醫療機構間存在醫療服務合同關係,接受過被告醫療機構的診斷、治療,並因此受到損害。如果患者(原告)不能對上述問題提供證據予以證明,其請求權是不能得到人民法院支持的。上述問題,患者(原告)用門診或者住院病歷、檢查診療報告單、診斷結論或者診斷證明等就足可以證明。故發生醫療糾紛後,患者在第一時間及時向醫方要求複印病歷、保存第一手資料尤爲重要。

2、醫療機構(被告)應當證明其醫療行爲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並證明其醫療行爲不存在過錯。這種證明不能是隻有言語的抗辯,必須拿出確鑿的證據證明。

3、如果醫療機構(被告)拿不出具有合理說服力、足以使人信賴並符合法定要求的證據,證明不了其醫療行爲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及不存在醫療過錯,人民法院就會依照法律的規定推定醫療機構(被告)的醫療行爲存在過錯,並推定其醫療行爲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係,醫療機構(被告)就要承擔敗訴的結果。所以,一般情況下,通過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鑑定來獲得證明,便是對醫療機構較爲有利的選擇;而作爲患者(原告)一方的代理律師,一般都不會主動申請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鑑定。

由此可知,在面對醫療糾紛時,不能太沖動,要冷靜找專業人士介入和分析,爭取做到收集對自己比較有利的證據。以上信息由萬邦法務小編整理編輯。如果您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諮詢我們萬邦法務的律師。

醫療糾紛索賠的技巧 | 醫療事故如何舉證?醫療事故賠償計算標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