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棉妈妈

总是忍不住吼孩子,怎么办?

我也不想,可是真的忍不住!

孙俪也调侃,自己会忍不住吼孩子,连摄影师都夸奖自己嗓门变大了。

现在很多教育专家都在提倡不要吼孩子,不要发脾气,不要情绪失控,这对孩子不好,可是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妈妈吗?

那个时候很喜欢看《蜡笔小新》,每次看小新和妈妈之间打打闹闹,美伢总是吼小新,还会用手敲小新的脑袋,可是吼过之后想,小新依然会对美伢撒娇。

小新有个同学叫妮妮,妮妮的妈妈似乎是人人都羡慕的好脾气妈妈,好像从来没有发过脾气,有一次小新和同学们去妮妮家做客,面对几个淘气的“小鬼”,妮妮妈妈需要平复情绪,然后一个人躲到厨房,拿着玩具娃娃,用拳头一拳一拳打上去,正好被去厨房拿东西的妮妮看到,吓哭了妮妮了。

其实不是妮妮妈妈好脾气,而是妮妮一直在隐忍自己,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发泄,但是一旦情绪崩溃了,遭殃的还是孩子。情绪的管理者or情绪的隐忍者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很多专家都对妈妈提出了各种要求:你要做个好榜样!

你不能随意发脾气!

你不能这样!

你不能那样!

结果会怎样呢?去年在追剧《小欢喜》,里面三个妈妈各有自己的性格特点,童文杰是那种大大咧咧,说话很随意的妈妈,她会冲儿子大吼大叫,喊着:别喊我妈,我不是你妈!

但是呢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方一凡并没有因此情绪失控,而是一个积极乐观的孩子。

反观乔英子一家,英子妈妈宋倩一直在努力做个好妈妈,总是努力去理解英子的一些情绪和行为,然后每次到绷不住的时候就会爆发一次,而这样也导致了英子最终患上抑郁症。

季杨杨一家牺牲最多的是妈妈,随着丈夫去不同的地方任职,有了坏情绪都自己消化,甚至得了癌症也独自面对,自己去做检查,长期的隐忍让这个妈妈病倒了。

如果做不到情绪管理者,那么也不要做情绪隐忍者,一直隐忍自己的情绪,不知道哪天情绪就会爆发、失控,到时候伤害还是家人和自己。不完美才是妈妈

你是全职妈妈,经济不独立,伸手要钱没尊严!

你是妈妈,要给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应该这样教育!

似乎不断有人在向妈妈提出一些要求,总是要求妈妈做得更好,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是完美的,更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生气的时候吼孩子几句又有什么不妥?谁都有情绪失落的时候,谁都有生气的时候,与其你隐忍着,不如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孩子。

吼完孩子,内心很后悔,你可以告诉孩子:对不起,刚才是妈妈不好,妈妈没有控制好情绪,可以原谅妈妈吗?

孩子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脆弱,反而我们越是小心翼翼,害怕这个,害怕那个,才会导致孩子内心脆弱。

别再隐忍自己的情绪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且努力向上,努力做个情绪管理者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分钟认识我:木棉妈妈,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在这里我们一起讨论育儿经验、分析孩子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如果你喜欢,请关注我,棉妈会继续努力输出更好的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