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6 16:4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劉慧

他把江南草蓆畫了30年 黃鳴油畫作品展瀰漫大沉香

素茶一杯,坐觀花開花落,欣賞黃鳴的畫,會不由自主地給人展現出一種通透澄淨之感,平凡的主題、樸素的表現手法,卻賦予畫面沉鬱溫婉之感,並給人感覺到一種源遠流長、舒緩持久的張力。

4月26日,由南京藝術學院、浙江油畫家協會主辦,浙江賽麗美術館、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杭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承辦,中國油畫協會、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學術支持的"大沉香——黃鳴油畫作品展"在浙江賽麗美術館開幕。

他把江南草蓆畫了30年 黃鳴油畫作品展瀰漫大沉香

畫家黃鳴

黃鳴是一位寫實繪畫中的高手,他在30年的時間裏面始終表現一種東西,那便是草蓆,以及古舊書籍,他在如此漫長的時空中依然保持一種極其平靜的心態,弗論酷暑嚴寒,如同殉道者一般始終堅守一個主題或理念,這種專注精神也便賦予了他的畫面一種獨特的氣質,無論色彩與肌理語言,均顯得非常之典雅,同時給人一種高級的感覺。

黃鳴長期學習工作於杭州,自古江南多才情,那個人文環境是崇尚精緻而文雅的氣質,黃鳴把江南獨有的這種席子作爲一個主要的表現媒介,這證明他細緻入微地關注了生活,這種象徵着江南風情的符號被他表達得非常雅緻,在席子的細節中灌注了時光的情緒,我們似乎可以感觸到它的呼吸、聞到它的味道。

黃鳴能夠堅持把江南草蓆畫三十年,證明他對自己認可的某種東西從來不會改變,並付諸長期藝術實踐,這也是我們很多成功藝術家共同的秉性。

很多藝術大師在創作出一種風格的同時,也終結了一條路。於是,黃鳴自己的策略出爐了:你求簡,我趨繁;你弄虛,我做實。這樣,在語言和方法上雖有云泥之別,但精神卻在同一個尺度,就可以後印象主義的批評和修正最初也是從技術入手的那樣,塞尚就曾批評印象主義的繪畫缺少結構感和秩序感,有時候藝術史的書寫就是那麼簡單。

他把江南草蓆畫了30年 黃鳴油畫作品展瀰漫大沉香

因此,黃鳴的油畫創作就像在推演一道數學題,他試圖用最繁複的運算求得最爲簡約的得數,就像哥德巴赫猜想中的那個最終得數1+1那樣,目標簡潔明確,過程卻無以復加。黃鳴試圖在圖式和空間上做着減法,力圖使畫面更加簡潔,這符合他的審美價值和審美追求。在語言上他做着加法,不斷加強語言的厚度,力度和持久性,這也最能彰顯他的能力和自信。

黃鳴也是用這種方法把自己作品的時間刻度從現在時回溯到了過去時。如果說他的《棋聖》還能讓我們感受到現實陽光的溫度,那麼他的《大沉香》就已經走進了歷史的深處。

展覽現場,觀衆們看見,草蓆是黃鳴繪畫中的一個重要母題,它不僅成爲一個"規定物象",幾乎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從未缺席,而且也成爲他的作品的一個符號。這個符號究竟承載着什麼樣的意義和信息,有很多批評家對它進行了深入解讀。

你可以說它卑微、平俗、逆襲,或者是經驗和記憶的凝結,觀衆不反對圖像在文化意義上的闡釋,但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劉偉冬認爲,草蓆之於黃鴨更多的還是出於技術上的考量。很多時候總是先有語言、技術和形式,然後纔會有經驗、信息和意義的附會。

黃鳴的草蓆,那些看似單調、統一、重複的描摹其實正暗合了黃鳴的心性、功底和耐力,這也是他無人可比的優勢所在。因此、黃鳴的超寫實的方法在別人看來也許是一種"愚蠢的奮鬥",但對他卻是智慧的選擇。在這個意義上,他打開了一扇門,卻也永久地關上了一扇門。

他把江南草蓆畫了30年 黃鳴油畫作品展瀰漫大沉香

浙江賽麗美術館創辦人夏賽麗說,美術館收藏黃鳴作品時,還不認識畫家本人,但這次引進黃鳴畫展來到杭州,看到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創新,一種文化——一個時代的記憶。

夏賽麗介紹,在"大沉香"開展的同時,還在美術館對面的"麗寶堂"同步展出"花兒沙龍——黃鳴色粉畫觀摩展"。

黃鳴畫花兒純屬偶然,自網購包年的花卉之始,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品種,不同的香氣,從大自然中走進家門,這也算是我與花兒結了緣,日久生情是遲早的事。

花兒在繪畫中是常見的題材,但它在西方繪畫中卻有着特定的含義,早期花卉畫經歷了宗教的象徵物、植物學意義的功能與演變以及純粹繪畫語言的存在,而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的花鳥畫是作爲一個獨立的形式存在,宋人院體折枝工筆花卉的高古華貴,明清文人畫中梅蘭竹菊中不同的意向與精神寄託,都是花兒作爲一種繪畫意向的呈現。

在西方大師中間有太多的畫花兒的高手,博斯哈爾特與老布魯蓋爾是該題材中兩塊不朽的豐碑,他們筆下的鬱金香成爲早期靜物畫的典範之作。後來的馬奈、雷諾阿、塞尚、梵高、德朗、雷東、莫蘭迪……真是多了去了。

他把江南草蓆畫了30年 黃鳴油畫作品展瀰漫大沉香

黃鳴記得第一次在荷蘭國家美術館看到荷蘭小畫派的靜物花卉時,覺得他們的手頭功夫不可思議,沒有相機的年代也能畫得如此毫髮畢現。每次去洛杉磯的蓋蒂中心都會去塞尚的花卉靜物前膜拜一下。莫蘭迪喜歡畫乾花和假花,他的筆下已是"花非花",花兒只是他傾訴的對象,他想要做的是將繪畫語言植入面前這個安靜的"戀愛"對象。

黃嗚非常像油畫領域的馬拉松選手,畫畫從來不設定完成的時間,有時候畫幾筆才換上一口氣,畫的順時還挺愜意,不順時就別提了。後來通過讀詩寫詩來平衡與調劑自己,有時候靈感來了,幾句話就把想表達的感覺宣泄出來,好壞不論,自我欣賞,不求人誇。

這批色粉花卉就像是詩中的絕句,也算自己是近年來審美的思考與記錄,練眼練手,紙上春秋,每每相對,如撫琴品茗,月下獨坐。

花前月下,每個人都會有心中的知己。

不是嗎?

【浙江新聞+】

黃鳴,1963年生於湖北黃石。1983年畢業於湖北黃石工藝美術學校,1989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2007年—2008年中央美術學院訪問學者,現爲南京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油畫家協會常務理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