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不能是我這種人,他們有什麼特別之處,是因爲他們的出生?我盡力拼搏,不讓自己淪落到社會底層,如果,如果我更加努力呢?我現在離那層膜很近,觸手可及。”

“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我得做出選擇。我可以爲自己尋找各種藉口對生活低頭,也可以迫使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

“我很聰明,我可以改變我現在的生活,改變我的一生。我需要的只是這個機會。我爲什麼覺得可憐,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謝它,它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往前走。我沒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我怕爲什麼不能做到?”

這些觸動我的語句,來自於2003年於美國上映的影片《風雨哈佛路》主人公的經典旁白。該片由Peter Levi執導,索拉·伯奇(Thora Birch)、邁克·裏雷(Michael Riley)等主演,於2003年4月7日在美國上映。講述了一個平民窟女孩通過自己努力,擺脫原生家庭的魔咒,改變自己人生,走進最高學府的勵志故事。

朱光潛先生曾在《談文學》一書中提到,“最上乘的文章是自言自語”,這一觀點同樣適用於電影的藝術表現手法。影片中穿插了主人公的多次旁白,將自己的內心與環境的痛苦表現出來,其效果高於表演展示。

影片改編自美國勵志演說家莉絲·默裏暢銷全球的自傳體小說《Breaking Night》。小說作者莉絲1980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市布朗克斯區,父母無業,15歲時便無家可歸,居無定所、流浪街頭,她用兩年時間完成了高中四年的學業,以全優的成績考入哈佛大學,並獲得“《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

後來,她還獲得多次大獎,而且被評爲“美國當代傑出年輕女性”,受到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接見。

2003年,莉絲的故事被改成劇本搬上電影屏幕,且一度引起轟動,曾獲得第55屆艾美獎三項提名;目前豆瓣評分顯示8.1分。

影片在藝術加工的同時,更多的基於人物原型展開,麗思父母可以說是集所有糟糕父母特點於一身,酗酒+吸毒,患有艾滋病,她的好友也是一個同樣問題家庭出身(幼年被自己的父親強姦)的朋友,15歲時倆人一起流浪且在17歲以前幾乎沒有接受過正規學校教育,這些情節安排幾乎是對真實人物及事件的再現。而導演也很巧妙的用穿插主人公的內心旁白的方式,來表達在困境和不幸,更加深刻的表現出主人公渴求想要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的健康心態。

影片一開場就用牆上的塗鴉、枯黃的落葉、吸毒過後隨意丟棄的折了頭的針管、睡在臺階下的流浪者來橫掃美國着貧民窟的一切。

母親姬恩爲了搶奪家裏用來購買食品的錢去買毒品和兩個女兒劇烈爭鬥的場面。當姬恩最後如願以償從女兒手上拿到錢,她瘋一樣地衝向門外,不放心母親的麗思拉起只顧專注於電視上智力答題的父親一起去找母親。找到母親之後,父親和母親乾脆結伴去買毒品,留下麗絲一個人在垃圾桶裏找東西填飽肚子。此時的麗思,8歲。

熱愛閱讀的麗思即使長期不去學校上課,但是依然輕鬆拿到100分,她不願去上學,因爲在同學眼中,她是一個“有味道”的人,因爲“她的家庭不是那種走出來像個正常人的地方”。

終於,在學校一次又一次的電話投訴後,警察和社會救濟部門把麗絲送進了孤兒院,和一羣問題少女生活在一起。

直到15歲,麗絲從孤兒院出來。她來到外公的公寓,此時的母親已經時日無多,卻依然戒不掉毒癮,父親則不知所蹤,她們的公寓被政府強制收回,她和母親還有姐姐只能寄居在外公家裏。

不知該幹什麼的麗思只好重新回到學校,可惜也只是一段短暫的時光,在一次因留宿好朋友克利斯被外公拒絕並趕出門之後,她和家庭環境相似的克利斯開始了流浪閒逛的生活。

母親的去世是麗思人生改變的轉折點。她的母親死了,父親進了收容所,對她來說,她再無牽掛,她終於可以爲自己而活了。爲了爭取一個進學校的機會,她撕開自己的內心,而這些在她小學的時候無論老師怎麼問她爲什麼不來學校她都閉口不言。她知道以她的聰明只要有這次機會,她的人生一定會改變,最後她成功的進入了學校。

她想要讀大學,但是隻有《紐約時報》的獎學金才能支付她的學費,她再次抓住機會,利用四個月的時間寫出文章,並拿到面試機會,在朋友來找她時,她堅定地說她要去面試,她要去哈佛上大學。最後她成功了,她終於擺脫了最底層的生活,不再顛沛流離。

回到電影本身來看,“風雨”意味着很慘,“哈佛”預示着逆襲。影片中傳達這一種精神,只有自己努力廢都抓住機會,才能改變命運。

正如女主的心裏對白“我花那麼多時間去回想往事,現在我很想知道,如果我堅定不移地致力於一個目標,每天清晨一醒來就爲之奮鬥,我是不是就能夠改變我的人生”所言,重返校園的她爲自己定下了“取得全A的成績來掌握未來的主動權”的目標。

影片的結尾麗思取得紐約時報獎學金並進入哈佛學習。她不在顛沛流離,擁有來自己的公寓,他的人生軌跡從此而改變。字幕部分顯示在2003年麗思離開哈佛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電影專業。

沒有人能選擇自己的出生,也沒有人能支配自己的命運,但你可以改變這一切,逆轉自己的人生軌跡,漫漫人生路,每個人都是人生的過客,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驚喜、感傷、困苦,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在勇敢地前行。

東野圭吾說: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我們沒辦法選擇出生,但是我們可以選擇過怎樣的人生。

第一,不迴避傷痛,直接面對。

影片中女主有過這樣一段內心獨白“我從來不問事情爲什麼是這樣,爲什麼是那樣。我知道爲什麼。很多時候這讓我感到很難過,但我總是能勇於接受事實。”

人之所以會困在傷痛中走不出來,一種是因爲逃避,不想出來;另一種是潛意識中,把自己定位在“悲情角色”,覺得楚楚可人。而人生需要不斷前行,告別了過去才能遇到新生。

第二,抓住改變機會,不放棄。

就像她說的“我非常幸運是因爲我心中所有的安全感被從身體中抽去,所以我被迫向前看,沒有能後退的路”,於是她帶着勇氣逃離環境所帶來的禁錮並試圖爬出出生的那個環境。

傑克倫敦在《馬丁伊登》中寫到:一個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它的環境。

沒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中國偉大詩人李白曾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沒有好的開始,不代表沒有好的結局,故事怎麼書寫,你是那個掌握主動權的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