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張鐵林的書法,其實很多的網友會提出一個疑問:是不是所有練書法的愛好者到了晚年都會這樣子,不好好練字,隨着自己的心情寫。張鐵林近年的書法給大家的感覺就是如此,他所寫的字還是有一定的功底,但論其形式,完全就是步入了亂書,醜書的後塵。

首先來講書法的結構是肯定被破壞了,而且隨心情寫的字雖然看着飄逸,但細看卻是給人一種不正經的感受。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張鐵林的書法還不至於到了亂書的那種狀態,不過看樣子應該是快了。

身爲學院的院長,又身兼我個教授的職位,張鐵林按理說是有着不一樣的文化底子,爲什麼他的書法卻是不耐看呢?說到底還是因爲他也走了藝術市場這一條路,而且近幾年看下來,他是完全受到了所謂的市場大師們的影響。

早前邵巖所創辦的個人書法展上面,張鐵林就現身了,並且和邵巖進行了書法藝術的交流。很多人對於他與邵巖走到一塊表示了疑似,邵巖不僅是射書大師,之後又自創了漁網書法,在醜書的道路上是已經越行越遠。但奈何張鐵林也喜歡上了這一種藝術形式,原因也很簡單,主要有二點。

其一就是近年來張鐵林的書法深受藝術市場的影響,說他是書法大師其實是不夠的,但在二流的交流市場之中,靠着自己的名人效應,張鐵林題一個字也可以賣到近2萬元。其二就是張鐵林書法已經拋棄了傳統的章程,尋求創新也是他內心的想法,在創新的路上漸行漸遠也就成了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好的書法是越寫越精神,比如啓功的字不管什麼時候寫出來就非常有力道。但細看張鐵林的字是越寫越有江湖味,而且讓人感覺非常的油膩,尋根究底的原因在哪裏,還是他們這些創新大師拋棄掉了傳統的字體結構,創新沒有用到實處,書法作品就自然出現了問題。

很多網友發現,市場上所謂的大師們一個比一個名氣大,但真正拿得出作品的人卻是沒有幾個。他們的存在打亂了傳統書法市場,尤其是在名人效應的影響下,像張鐵林這種打着藝術的名號,做着自己的醜書大師大有存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