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1日至25日,我参加单位举行的“老山精神”“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奔赴老山。老山,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一座英雄化身的山脉。

一首《我爱老山兰》,拉开了学习的序幕。紧接着《十五的月亮》《热血送》《血染的风采》等一首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响彻学习的会堂。老师们用质朴无华的语言从每一首歌的创作背景、情感表达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讲解;用优美动听、饱含深情的歌声现场激情演绎,更用感人至深、鲜活生动的英雄故事给我们娓娓道来,一下子把我们带入那个曾经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惊心动魄的往昔岁月,带我们步入那个充满家国情怀、无畏无惧、誓死守卫的场景,让在座的每一个人真切感受着战火下英雄们历经炮与火、血与泪、生与死考验之下铮铮铁骨的风采。

穿过岁月长河,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英雄儿女,背着炸药包,手持钢枪,穿梭在枪林弹雨之中,誓死保家卫国,直至献出年轻生命的一幕幕场景。张大权,某部队五连副连长,在收复老山战斗中带领突击部队从正面向老山主峰发起进攻,腹部中弹,肠子露出来,鲜血淋漓,他强忍着剧痛,把肠子塞进腹部,简单包扎,继续英勇向前冲,最终第一个冲上主峰,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李海欣,某团8连3排代理排长,率领十四名战士,克服重重困难,坚守142号高地55昼夜。特别是在1984年7月12日的防御战斗中,指挥十四名战士,与十倍之多的敌军浴血奋战。战斗中,李海欣身负重伤后,仍坚持不下火线,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再看素有当代“杨家将”之称的满门忠烈刘家将士,用身躯扫除一切障碍的滚雷英雄,生命定格在青春年华的无数勇士......

太多太多的英雄事迹,太多太多的感人故事,听得我泪流满面,心绪难平。那一夜,我彻夜难眠。我可亲可敬可爱的战士啊,无尽的语言无法表达对你们的崇敬之情。

带着沉重的心情,怀着对英雄的敬畏,开始进入学习第二站。授旗仪式后,集体整装待发,即将奔赴老山进行现场教学,如不惧生死,穿越雷区;老山主峰百米徒步行军;赡仰张大权烈士塑像;参观主坑道等战场遗址;瞻仰烈士陵园等。

当我站在老山主峰制高点,放眼望去,一览祖国河山;忆往昔,炮火纷飞、伤痕累累。现如今,层林叠嶂、郁郁葱葱,一片宁静,怎不让人感怀今天的和平是多么来之不易,怎不让人铭记长眠于山脉下的无数英烈。

当我轻轻走近烈士陵园,站在纪念碑前,瞻仰英烈,举目四望,感慨万千。复杂的情愫无言以表,唯有静默。

36名学员肃立在英雄纪念碑前,向英雄们献挽联、鞠躬、缅怀、敬酒,全场肃穆庄严,表达对英雄的敬畏。随后音乐缓缓升起,合着深情朗诵《妈妈,我等了您20年》

妈妈,20年了

我等您——

等了很久,很久……

妈妈,我多想对您说,

我倒下的时候,

我的枪刺,

指向敌人阵地的那边,

妈妈,我多想向您证明,

我,作为一个军人,

没有给祖国丢脸。

一声“烈士”已经足够

我只求下一个清明

还能看到我的妈妈

哪怕是您迈着蹒跚的脚步

能够再来抚摸儿子的墓碑

妈妈,为了千万个另外的妈妈

为了共和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我们不惜血染战旗

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字字句句沁入所有人的心田,眼泪像决堤般流啊流,在我的脑海里,镌刻出这样一幅画面,瞳孔里看到这样一幕场景:20年后,一位年迈的母亲,步履蹒跚、磕磕碰碰的来到儿子墓碑前,不停地拍打着儿子的墓碑,与儿子隔空无声倾诉,想起20个春夏的苦苦期盼,20个秋冬的无尽思念,7300个望眼欲穿的等待,而今,妈妈满头霜鬓,儿子却长眠不醒,妈妈在这头,儿子却在那头,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永远不能相见,不禁老泪纵横。儿子看着老母亲一行行流不完的清泪,听着一句句没有止尽的倾诉,合着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唤,感到满脸心酸无奈,却不能前来抚慰历经苦难的母亲,不禁想起苏轼梦见已故妻子时的诗句“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此情此景,天下人无不为之怜惜,无不为之动容,无不为之悲戚。

聆听这场震撼灵魂的对话,望着眼前960位烈士的忠骨,我按捺不住失声痛哭,心里如万箭穿心般,任凭泪水直流。这一幕,将成为我永不磨灭的记忆。

一句句老山战士生前留言回荡在我的脑海:“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我的毕业文凭凝结着烈士的鲜血。我想我并不脱俗,也不是什么英雄,但我有理想,生愿做岳飞式的志士,死愿做国歌中的音符”“活着,我们就站在主峰上,死了,也要躺在主峰上”等等,可谓倒下的是身躯,挺起的是中国脊梁。他们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诠释了老山精神;一个个壮举,践行了老山精神。老山精神,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英雄主义精神,是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甘愿吃亏的无私奉献主义精神,是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不畏一切艰难困苦的乐观主义精神。

三天老山行,一生老山情,老山精神入心,老山之魂入髓,它将使我前行的步伐更加铿锵,未来的方向更加明确。老山精神万岁,老山之魂永驻!

云南政协报投稿邮箱

基层政协稿件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检、法、行政司法相关稿件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史、文学、鉴赏等副刊类稿件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媒体部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识别关注我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