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二季度全国政府网站抽查结果昨日公布。结果显示,今年二季度,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办信息公开办”)随机人工抽查各地区和国务院部门政府网站441个,总体合格率96%。(8月7日《新京报》)

政府网站的设立有助于提高政府办公的透明度,有助于提升群众的办事效率,有助于促进干群关系密切度。政府网站是新时代互联网思维催生出的一个方便、快捷、高效的互动平台。但是“僵尸网站”不断被披露,网站回复“雷人雷语”时有发生,好好的网络资源就这样被闲置确实是一种浪费。很显然这样一种浪费已经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从报道中可以得知全国各大政府网站正在处于“瘦身”进行时,而结果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政府新媒体是政府网站的一种变形,它的出现是基于手机APP盛行的顺势而为。其实本质上与政府网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于政府新媒体是种新生事物,技术上也同在一定的问题,很多政府网站所遇到的问题也同样引申到了政府新媒体上面。总而言之,无论是政府新媒体还是网页都仍存在网站不更新、互动栏“零互动”、违规运行等等不足之处。因此政府网站不仅仅要“瘦身”,还应该着眼于“塑形”。

那么“塑形”,自然是要有“专业人员”的指导。目前政府网站中缺乏的是两种人,第一种就是关于互联网技术的专业人员,政府部门人才济济,但是“术业有专攻”,真正精通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可谓寥寥。目前政府部门人员结构还处于“新老”过渡期,熟悉互联网运用的青年一代仍旧占据一小部分,而且很多仅仅是皮毛。政府网站的设计以及应用都应该由专业的人员用心设计、“化繁为简”、修复漏洞,对其使用起来更高效、更便捷、更人性化。第二种人就是专门负责网站日常管理的人。这些人要经过专业培训,让具有服务精神及敬业精神的人员胜任。政府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上传下达”内部运行体制,通过这些专人专管,让政务网络平台上政务公开的各项办事流程及其他相关内容得以及时更新,把互动平台上群众反映的问题与相关部门紧密对接、及时回复。这样形成良性循环才能真正让政务网络平台“塑形”成功,让其充分发挥效用,不但“瘦”还有“力量”。

政府网站是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这条桥通畅不通畅直接影响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公信力。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要以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心态,去用心对待向百姓敞开的政府网络大门,让互联网更好的造福于我们的国家与百姓。

文/刘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