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在华山湖畔,一路过来,放眼望去,皆是波光粼粼,均是两岸青葱,美不胜收。隔湖远眺,华山如出水芙蓉一般,挺拔秀美。

如此美景,却不是自古以来,这里“水”曾只有“臭”。两条“臭水沟”——华山大沟、山头店沟盘踞在此,河道沿线污水直排、水质黑臭、垃圾成堆,是一条标准的黑臭水体。

图1:治理前的华山大沟

图2:治理之后的华山湖文化湿地公园

高端规划——山、水、林、城浑然一体

济南市以山、河、湖、泉、城整体规划为基础,以保护自然、改善生态、弘扬文化、保障民生为原则出发,将华山大沟、山头店沟黑臭水体治理同华山片区综合开发、沿黄湿地风貌区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提升结合起来,坚持“显山露水”理念,规划建设了占地6.25平方公里生态湿地公园,其中华山湖水面面积约2.5平方公里。在“齐烟九点”和“鹊华烟雨”涅槃重生同时,也搭起了从济西湿地到白云湖湿地的沿黄湿地系统框架。

科学治水——片区污水全收集、零排放

华山片区整体按照雨污分流的理念进行设计,敷设10余公里雨水管网,根据片区竖向高程,科学划分5个雨水分区,其出口分别为二环东路、华山沟、山头店沟、华山湖。在规划区内敷设12公里污水管网,保证了片区污水全收集、零排放。采用污水集中处理的方式,投资1.6亿元建设日处理规模3万吨的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服务人口15万人,出水标准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华山片区生态用水需要。

生态修复——水体自洁能力得提升

通过深水区、浅水区和缓坡区的合理布置和水量的适宜调度,种植芦苇、蒲草、荷花等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营养成分,为鱼虾、树林、野生动物和湿地农作物提供营养,恢复湿地生态系统。通过增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沉淀和排除水体的毒物和杂质,加上湿地内多种植物根部的吸附净化,有效去除总氮、总磷,提升水质指标。

以人为本——打造人水和谐生态治理示范工程

面对19个村整体拆迁、3.7万人异地安置,济南市采取先安置后拆迁的方式,先期新建安置和保障用房约260万平方米,是济南市目前为止最大的单个建设项目,确保了拆迁安置的顺利进行。过渡安置期的群众子女转学借读等事项,政府统一考虑办理,片区水、电、暖、气、消防、医疗卫生、基础教育、文化体育、污水处置、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一次配套建设到位,摸索出了济南片区开发“华山模式”,成就了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群众支持、成果共享的生态治理示范工程。

昔日山头店大沟和华山大沟两处黑臭水体,现如今已经“蜕变”成一处有山、有水、有美景的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花园式的生活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全方位的社会保障,让华山人依山为伴、依湖而居,享受着生态治理成果,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来源:生态环境部

编辑:田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新闻微信、中国环境新闻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10-67172392 

侵权举报联系电话:010-67112822

中国环境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